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如何教孩子科學地吃糖?

孩子的飲食中除了乳糖(母乳、牛奶)、水果以及蔬菜中的糖(我們稱之為內源性糖), 還有一些外源性的糖。 比如, 糖果、蛋糕、餅乾、果汁飲料、碳酸飲料、乳飲料等, 這些零食中都含有糖, 而且這些糖才是齲齒的罪魁禍首。 但是, 面對琳琅滿目的超市貨架還有電視裡誘人的零食廣告, 又有幾個孩子能抵禦“糖”的誘惑呢?再說, 僅僅因為害怕齲齒就不讓孩子吃糖, 是不是太殘忍了?因此, 引導孩子合理地吃糖才是科學的方法。

怎樣才是“科學”地吃糖呢?

1. 規定吃糖的次數。 研究發現, 吃糖的頻率對於齲齒的發生十分關鍵,

Advertisiment
因此要減少攝取游離糖量和頻率。 美國兒童牙醫協會制定的齲病風險評估表中, 將每天吃零食超過3次列為高患齲風險因素。

但是, 不能因為減少了次數就忽略了量, 每次吃糖的量也不能過多。

2. 什麼時候吃糖?可以在進餐時吃一些含糖的食物, 因為此時唾液分泌量較大, 可以減少糖的危害。

3. 警惕飲料的危害。 很多孩子都喜歡喝飲料, 包括果汁飲料、碳酸飲料、乳飲料。 這些飲料裡的含糖量都是非常高的。

4. 奶瓶裡只裝配方奶、牛奶或母乳。 避免使用奶瓶喂含糖的水或軟飲料。

5.避免讓孩子含著奶瓶睡覺, 鼓勵孩子在一歲以後使用杯子喝奶。 對於母乳的孩子, 應該多清潔口腔, 否則齲齒很容易出現。 研究顯示, 對於1歲以上的寶寶,

Advertisiment
每天母乳餵養次數大於7次就容易導致齲齒。

6.建立健康的飲食習慣。 要改變飲食習慣有時是有些困難, 比如有些家長會認為自己小時候就是這麼吃的不也一樣健康嗎?但是, 良好的飲食習慣對於健康的作用是顯而易見的, 並會讓孩子受益終身。

為了減少齲齒的風險, 請引導孩子科學地吃糖吧!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