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如何教寶寶認識自己的身體

在寶寶6個月至1歲半大時, 父母可每天抽出幾分鐘的時間和孩子來做指認身體的活動, 這種活動不僅是親子之間的交流, 也有利於寶寶認識自己。 幫助寶寶瞭解身體構造、器官, 使寶寶感受實際身體經驗、特徵、意義及功能, 是成長中必要的課題, 而寶寶有了自我認識即可進而瞭解自己, 促進適應能力發展。 具體有以下幾個參考做法:

1、照鏡子, 識五官。

家長和寶寶對坐, 先指著自己的嘴巴說“嘴巴”, 然後把住小兒的小手指他的嘴巴說 “嘴巴”, 每天重複1-2 次。 然後和寶寶一起對著鏡子, 握住寶寶的小手指他的嘴巴,

Advertisiment
又指自己的嘴巴, 重複說“嘴巴”, 持續數天后, 當家長再說嘴巴時, 寶寶就會用小手指自己的鼻子。 此刻 一定要對孩子表示贊許和鼓勵。

小編提醒:雖然寶寶還不會說話, 但家長還是需要強調每個部位的名稱如“這是鼻子”、“這是耳朵”、“這是嘴巴”, 讓並讓寶寶與其他人比較身體, 如“這是寶寶的鼻子, 那是哥哥的鼻子, 每個人都有一個鼻子, 但每個人的鼻子都長得不一樣。 ”

2、在澡盆裡認識四肢和身體。

7個月後寶寶能自己坐在澡盆裡, 從而越來越喜歡洗澡, 喜歡在浴缸裡和塑膠玩具一起玩, 偶爾拍打, 看水花四濺, 然後哈哈大笑。 這個時候寶寶漸漸地對他身體的每一部分感興趣, 比如晃動小手, 把小腳丫舉到水面上觀察, 這些行為都是孩子開始探索自己身體的表現。

Advertisiment
這個時候家長可以用自己的大手把寶寶的小手握在掌中, 對寶寶說“媽媽的手很大, 寶寶的手很小”。 給寶寶塗完洗澡液後, 聞聞寶寶的小腳丫, 對他說“寶寶的腳香香”。 通過輕輕撫摸膝蓋、胳肢窩、乳☆禁☆房、肚臍、小雞雞, 讓他敏感得咯咯笑, 然後不失時機地告訴他各個部位的名字。 隨著年齡的增長, 再科學地逐漸告訴寶寶各個“部件”的作用。

3、身體藏貓貓。

媽媽把嘴巴用毛巾捂住說“嘴巴躲起來了”, 然後拿開毛巾說“嘴巴出來了”, 再捂住, 再拿開, 重複3次;然後牽著寶寶的小手指著他的嘴巴, 大聲念“嘴巴”, 也重複三次。 把手伸進手套, 說“手不見了”, 拿出來說“手又出來了”連續三次;把寶寶的手放進去,

Advertisiment
再拿出來, 說“手”, 重複三次。 還可以把手腳、鼻子、耳朵等想辦法“躲起來”, 然後分別讓寶寶找。 不過寶寶的注意力集中的時間有限, 可以分上午下午來完成, 每次20分鐘左右。

寶寶探索自己身體的每個部位都是階段性的, 順利經過這個階段後, 寶寶就能繼續往前發展。 幫助寶寶探索自我時, 促進寶寶的成長, 有助於寶寶縮短自我探索的時間, 把更多的注意轉向未知外部世界。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