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如何教會孩子保護自己?

女兒3歲多一點兒, 比較膽小、內向。 上次在公園裡, 有個小男孩在蹦蹦床上把她推倒了, 她不哭, 也不說話, 只是害怕地過來找我, 搞得我很心疼。 面對這種情況, 我該如何教會孩子保護自己?

隨著年齡的增長, 3~4歲的寶貝跟同伴交往的機會越來越多, 出現磕磕絆絆是常有的事。 有些小朋友在交往中會表現得較為主動、強勢, 有些則表現得相對退縮、屈從, 這些表現的差異與孩子本身的氣質類型有關, 當然與父母的教養方式也有極大關係。

一般到兩歲左右, 孩子單獨遊戲減少, 對社會性☆禁☆遊☆禁☆戲的需求越來越多,

Advertisiment
小寶貝們會在同伴遊戲中學習和掌握相應的社會技能, 如果在這個時候缺乏與同伴交流的機會, 就可能影響後期的社交技能。 因此, 父母應該創造一定的條件, 鼓勵孩子多與他人交往, 在孩子遇到一些交往困難或受欺負現象時, 要先體諒他的心情, 教會他一些情緒詞彙來表達自己的情緒, 之後可以用講故事的形式告訴孩子遇到這種情況該怎麼辦, 將遇到的問題和解決的辦法都融入到故事中, 也可以讓寶貝幫忙來編故事, 幫助故事的主人公一起想辦法。

幼兒階段, 最主要的學習方法之一就是模仿。 家長們可以很好地利用動畫片、小故事、小遊戲來幫助孩子表達情緒, 保護自己。

tips

成人的介入有時確實能夠解決孩子受欺負的問題。

Advertisiment
但這種介入最好針對那些在孩子自己的能力範圍內解決不了的問題。 如果問題沒有那麼嚴重, 而且孩子自己認為能夠解決, 那麼成人的介入就剝奪了孩子自己解決問題的機會。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