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如何教第一次上學的寶寶緩解分離焦慮症!

孩子到了要上幼稚園的年齡了, 那麼如何與孩子度過剛入幼稚園期間的分離焦慮呢?爸媽們來看吧!

幼兒入園適應為什麼困難? 

讓我們先從3歲兒童的眼裡體會一下他遇到了什麼環境變化?什麼讓他焦慮和害怕?

1.入園前孩子天天和照料者(可能是父母/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 以下假定為媽媽)在一起, 今天他們送到幼稚園門口就走了不見了, 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回來?(他們說下午來接, 但下午還要多久??好像等不到頭?)還不知道會不會來?!

2.不少幼稚園規定家長只能送孩子到園門口。 有些小朋友不願意進去,

Advertisiment
是被老師或阿姨強行抱進去的, 我目睹過好幾次孩子被抱著一路掙扎哭喊的場景, 真是讓人心顫。 有些家長沒有和孩子正式告別, 他們往往趁孩子剛進幼稚園新鮮好奇四處張望時, 趕緊離開, 以為"長痛不如短痛", 會讓孩子更快適應環境。 沒想到孩子回頭找不到媽媽, 仿佛被騙來幼稚園不要他了一樣, 哭的厲害, "以後再也不相信"媽媽了。

3.午睡是孩子另一個脆弱時刻。 孩子平時在自己熟悉的床上, 聽媽媽講故事唱兒歌, 抱著小玩偶入睡。 現在躺在陌生的小床上, 身邊是不熟悉的小朋友和老師, 感到有些害怕和脆弱, 特別容易想媽媽。

4.孩子剛入園還不熟悉班級的幼稚園老師, 也不熟悉身邊的小朋友。 有需要時不知道如何表達,

Advertisiment
容易有受挫感。

5.孩子剛入園不熟悉環境, 有些園內設施和家裡不同(如幼稚園衛生間有些是蹲式的, 和家裡不同), 不知道怎麼用?也不知道怎麼請求幫助?有時會急的哭。

6.入園時身旁有的小朋友哭聲喊媽媽聲此起彼伏, 容易被感染, 聯想到媽媽離開, 更容易覺得無助。

怎麼幫助孩子入園 

瞭解了孩子入園適應困難在哪裡, 可以通過如下方式來説明孩子渡過入園適應:

1.孩子無法預估照料者什麼時候回來, 因為他們還沒有清晰的時間概念(不知道下午4點還有多遠?但眼前媽媽的確不在!), 缺少掌控感。 如果幼稚園允許家長在入園適應期間適當陪伴和過渡(如一周), 建議家長陪伴孩子一段時間, 但要逐步增加分離時間,

Advertisiment
例如對孩子說:"媽媽要去外面買點東西, 離開20分鐘好嗎?"離開一會兒後按約定時間回來, 和孩子很高興地相聚。 通過對話("媽媽是不是按時回來了?""嗯!")和相聚儀式(比如擁抱), 會增強孩子對媽媽離開後還會回來的確信。 而後媽媽可逐步增加分離的時間, 一個小時、兩個小時、半天乃至一天。

2.家長離開時要對孩子說"再見"後才離開, 也鼓勵孩子對父母說"再見"。 這能增加孩子的掌控感(他知道媽媽什麼時候離開, 而且是他和媽媽說再見的!), 促進他為自己行為負責, 更有勇氣地去面對新環境。

3.強行把孩子抱進園極不可取。 這麼做輕則讓孩子對父母和老師失去信任, 仿佛他們是合謀把他騙到園裡, 以後對上學更加警覺和抗拒;重則造成一定心理創傷,

Advertisiment
我所知的案例, 有孩子入園三個月後還一直哭喊抗拒, 持續很長時間都不願上幼稚園, 甚至影響到小學。

4.午睡時帶上孩子最喜歡抱著睡的玩偶或小毯子, 在陌生的環境下有了熟悉的玩偶和毯子陪伴, 孩子午間入睡會容易很多(我兒子第二天帶上他喜歡的小熊中午就能入睡了)。 有些家長會擔心男孩抱著玩偶不夠陽剛氣, 其實多少有些誤解, 玩偶或小毯子作為照料者不在時的替代物, 既是想像的玩伴, 又凝聚著愛(平時媽媽抱著孩子, 孩子抱著玩偶), 可以幫助孩子減輕與照料者分離時的焦慮。 我兒子所在的公立園也鼓勵家長入園時讓孩子帶自己喜愛的玩偶, 可見近年來國內幼教的觀念也有轉變。

Advertisiment

5. 如果條件許可, 家長在入園前可以帶孩子去熟悉教室的環境, 試著使用教室設施(桌椅、洗手台、衛生間等)。 家長當著孩子的面和老師"親切交談", 孩子會憑藉社會參照從而更信賴老師。 拍張媽媽和孩子在教室的照片, 放在教室的相片牆上或小床上, 也能增加孩子對陌生環境的信任。

6.平時讓孩子多表達自己感受和需求, 多和小朋友接觸和社會交往。 孩子在陌生的幼稚園環境下也會更容易適應。

7. 親子共讀相關主題的繪本佳作, 如《魔法親親》:

"故事講的是小浣熊Chester不願意去上學, 因為他不願意離開媽媽去一個陌生的環境, 媽媽向他保證, 他一定會喜歡新學校, 並告訴他一個秘密——"the kissing hand", 媽媽在小浣熊的掌心印上一個吻, 這樣每當小浣熊在學校感到孤獨的時候,把掌心輕按在臉頰,媽媽的吻就會溫暖他的心,就不會再孤獨和害怕了。"

8.親子通過遊戲扮演有助於孩子安撫分離的焦慮情緒。大家或許會注意到有趣的場景:孩子生病去醫院打針回來,有時會做些簡單的扮演,比如抱著小熊給它打針,安慰它"不痛不痛,很快就好了!"在醫生和生病的小熊兩種角色間,孩子總是希望扮演更有力量的角色(醫生),在遊戲中複現了打針的場景,在言語安撫小熊(病人)的同時其實它也是在對自己說,從而安撫了自身的焦慮情緒,內化了成人的期望表現。

依據同樣的原理,鼓勵孩子扮演家長,讓家長或玩偶扮演孩子,也有助於孩子在遊戲過程中內化扮演的角色,安撫分離時的焦慮情緒。

這樣每當小浣熊在學校感到孤獨的時候,把掌心輕按在臉頰,媽媽的吻就會溫暖他的心,就不會再孤獨和害怕了。"

8.親子通過遊戲扮演有助於孩子安撫分離的焦慮情緒。大家或許會注意到有趣的場景:孩子生病去醫院打針回來,有時會做些簡單的扮演,比如抱著小熊給它打針,安慰它"不痛不痛,很快就好了!"在醫生和生病的小熊兩種角色間,孩子總是希望扮演更有力量的角色(醫生),在遊戲中複現了打針的場景,在言語安撫小熊(病人)的同時其實它也是在對自己說,從而安撫了自身的焦慮情緒,內化了成人的期望表現。

依據同樣的原理,鼓勵孩子扮演家長,讓家長或玩偶扮演孩子,也有助於孩子在遊戲過程中內化扮演的角色,安撫分離時的焦慮情緒。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