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伴關係是年齡相同或相近的兒童之間的一種共同活動並相互協作的關係。 良好的同伴關係在兒童發展中具有獨特的價值意義, 能促進兒童的認知發展和較強的社會技能, 對兒童的性格、個性品質、行為都會產生很大的影響。 這些功能是親子關係、師生關係不可替代的。 但在交往的方向以及重要關頭上, 成人應該給予他們及時的正確的指導, 減少人際交往的失誤, 避免心理上的衝突。
首先, 正確認識兒童同伴關係的作用。 在現實生活中, 成年人往往會自覺不自覺地為兒童的同伴關係設置障礙或干擾他們的正常交往。
Advertisiment
其次, 充分瞭解孩子的同伴關係狀況。 在當代家庭中, 經常發生以親子關係掩蓋同伴關係的傾向,
Advertisiment
第三, 積極組織兒童的共同活動, 為兒童發展同伴關係創造有利條件。
允許兒童“走出去, 請進來”。 鼓勵兒童多與同伴交往, 教育兒童新生同伴, 與同伴分享遊戲中的樂趣, 有錯誤敢於承認, 盡可能原諒別人等。 對兒童之間產生的矛盾,
Advertisiment
對不同的交往兒童要分別對待。 對於“拒絕型”兒童, 家長應重點培養他們行為的友好性、技能的省效性和方式的適宜性上;對於“忽略型”兒童, 家長應注重培養他們的積極主動性, 敢於交往, 協助孩子發展起交往能力, 讓他們有種交往的成功感, 增強自信心;對於“一般型”兒童, 要鼓勵他們在交往中做出更多的友好行為, 如多考慮別人的想法, 學會分享、合作、謙讓, 對人熱情主動等, 引起大家的注意,
Advertisiment
利用雙休日或節假日, 家長和孩子一起參加各種有益的社會活動。 如少年宮、科技館、公園、圖書館、電影院等, 從而使孩子結識更多的同伴和朋友, 增長才幹、活躍思想。
第四, 尊重兒童的同伴關係。 對於年幼兒童來說, 他們的同伴關係雖然不穩定, 物件易變化, 但同伴關係作為一種需要是恒定的。 當他今天不再和李家孩子玩了, 通常一定會去找王家孩子玩。 如果一個小孩突然從任何交往中退縮出來, 一定是有了身心障礙。 因此, 家長應關心他們的交往活動, 精心保護孩子們的同伴關係。 對於孩子們的正當交往應當予以尊重, 不能橫加阻攔, 否則會導致親子之間的尖銳衝突。 這並不意味著放棄對他們的監督和指導,
Advertisiment
第五, 作為家長, 應注重自身素質和教養方式。 研究認為, 熱情、敏感和權威的家長, 培養的兒童容易形成穩定的依戀心理, 與成人和同伴都能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對人冷淡的隨意的家長, 會培養出敵意的、攻擊性的兒童, 同伴拒絕與其交往, 人際關係緊張;好支配他人的嚴厲的家長, 培養的兒童往往喜怒無常和過度焦慮,其同伴會忽視他或不願與他交往。 因此,家長在人際交往中要注意熱情待人,樂於助人,同情他人,尊重他人,民主地、寬容地處理好人際關係,為兒童做出典範。切忌兒童的教育是一套,而對待他人是另一套。
培養的兒童往往喜怒無常和過度焦慮,其同伴會忽視他或不願與他交往。 因此,家長在人際交往中要注意熱情待人,樂於助人,同情他人,尊重他人,民主地、寬容地處理好人際關係,為兒童做出典範。切忌兒童的教育是一套,而對待他人是另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