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如何教育孩子學會感恩的方法有哪些

現如今的孩子多數是獨生子女, 在家的地位可謂是“位高權重”。 全家一切以孩子為中心, 而孩子們從小到大都是扮演被愛的角色, 我們應該怎麼樣教育孩子學會感恩呢?教會孩子並感悟到“學會感恩”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

感恩是一種美德, 一種情感, 一種生活態度和生活方式, 它來自於對生活的愛與希望。 讓孩子學會感恩, 就是讓他們懂得尊重別人, 對別人的給予心存感激。 因此, 父母應該讓孩子從知恩、懂恩開始, 學會感恩、報恩。

一個窮苦學生為了付學費, 挨家挨戶地推銷貨品。 到了晚上, 發現自己的肚子很餓,

Advertisiment
而口袋裡只剩下一個硬幣。 然而當一位年輕貌美的女孩子打開門時, 他卻失去了勇氣。 他沒敢討飯, 卻只要求一杯水喝。 女孩看出來他饑餓的樣子, 於是給他端出一大杯鮮奶來。

他不慌不忙地將它喝下。 並且問:“應付多少錢?而她的答覆卻是:“你不欠我一分錢。 母親告訴我們, 不要為善事要求回報。 於是他說:“那麼我只有由衷地謝謝了!當他離開時, 不但覺得自己的身體強壯了不少, 而且信心也增強了起來, 他原來已經陷入絕境, 準備放棄一切的。 數年後, 那個年輕女孩病情危急。 當地醫生都已束手無策。 家人終於將她送進大都市, 以便請專家來檢查她罕見的病情。

他們請到了郝武德·凱禮醫生來診斷。 當他聽說,

Advertisiment
病人是某某城的人時, 他的眼中充滿了奇特的光輝。 他立刻穿上醫生服裝, 走向醫院大廳, 進了她的病房。 醫生一眼就認出了她。 他立刻回到診斷室, 並且下定決心要盡最大的努力來挽救她的性命。 從那天起, 他特殊觀察她的病情, 經過漫長的奮鬥之後, 終於讓她起死回生, 戰勝了病魔。

最後, 計價室將出院的帳單送到醫生手中, 請他簽字。 醫生看了帳單一眼, 然後在帳單邊緣上寫了幾個字, 就將帳單轉送到她的病房裡。 她不敢打開帳單, 因為她確定, 需要她一輩子才能還清這筆醫藥費;但最後她還是打開看了, 而且帳單邊緣上的一些東西, 特別引起她的注意。 她看到了這麼一句話:“一杯鮮奶足以付清全部的醫藥費!”簽署人:郝武德·凱禮醫生。

Advertisiment

她眼中泛著淚水, 心中對郝武德·凱禮醫生充滿了感激。 “感恩”是一種對恩惠心存感激的表示, 是每一位不忘他人恩情的人縈繞心間的情感。 學會感恩, 是為了擦亮蒙塵的心靈而不致麻木, 學會感恩, 是為了將無以為報的點滴付出永銘於心。 在生活中, 如果我們每個人都不忘感恩,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會變得更加和諧、更加親切。 我們自身也會因為這種感恩心理的存在變得更加愉快和健康。 感恩一切, 內心才會時刻充滿溫暖, 活在感恩中, 人才會幸福快樂。

人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 時時接受著各種“恩賜”:父母的養育、師長的教誨、愛人的關愛、朋友的友善、大自然的慷慨賜予……然而, 對於這些恩惠, 有很多人似乎覺得這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

Advertisiment
沒有絲毫的感恩意識。 這種現象在孩子身上尤為突出。

曾聽過這樣一個故事:有一位歸國的老華僑想資助一些貧困地區的學生, 於是, 在有關部門的幫助下, 給多個有受捐助需要的學生每人寄去一本書, 隨書將自己的電話號碼、聯繫地址以及郵箱等一同寄出。 老華僑的家人很不理解老人的做法:為什麼送一本書還要留下聯繫方式?

在家人的不解中, 老人一直焦急地等待著什麼, 或是守在電話旁、或是每天幾次去看門口的信報箱、或是上網打開自己的郵箱。 直到有一天, 一位收到書的學生給老人寄來祝賀節日的卡片(也是唯一與老人聯繫的學生), 老人高興極了, 於當日給這位同學匯出了第一筆可觀的助學資金,

Advertisiment
同時毅然放棄了對那些沒有回饋消息的學生的資助。 這時家人才明白, 老人是在用他特有的方式詮釋“不懂得感恩的人不值得資助”的道理。

可見, 現在的孩子不懂得感恩, 這已經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為人父母要特別注意, 除了教孩子勤讀書、有禮貌、守秩序外, 也要培養孩子感恩的心。 因為懂得感恩的人, 才懂得愛, 而在愛中成長的孩子一定健康快樂。 所以要讓孩子學會“感恩”, 對幫助過自己的人都應該懷有感激之心。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