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念並不是指正能量, 它是一種智慧, 是生活方式和態度。 正念保護我們的心, 提升我們與焦慮相處的能力, 讓我們在養育中一路感受到安寧和喜悅。
與焦慮和解的正念之旅
養育中有千千萬萬的焦慮:從孩子的身體健康到行為問題;從為孩子的前程擔憂到不知 如何分辨良莠不齊的育兒理念;從焦慮自己不是最好的父母到抱怨社會大環境……我們能否 真的不焦慮?哪怕只是減緩焦慮?清華大學人文學院教授、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教育 心理學博士尹莉老師告訴我們:可以!她為我們帶來了一種與焦慮和解的方式:擁抱正念。
Advertisiment
基於正念的焦慮剖析
正念是對當下不加評判的覺察。 從正念角度, 焦慮的成因主要有兩個:念頭和情緒。 太多父母感受到的焦慮、壓力和苦惱, 其實都緣於念頭——我們思考著過去和未來, 而未覺察當下。 比如父母擔心孩子生病影響生長發育;擔心孩子沒上成好學校而從此錯失良機……這些念頭 致使我們陷入源源不斷的焦慮之中, 無法在“當 下”與孩子一心一意、心懷喜悅地相處。 人類的大腦習慣並善於進行預測和推斷, 同時, 由於天性所致, 很多預測和推斷往往又是負向的。 念頭並非實相, 但是普通人很難時刻覺察這一點。 思考能力使人類立於察這一切, 當虛妄之苦產生時, 正念覺察它的產生;當虛妄之苦被情緒放大時,
Advertisiment
焦慮、苦惱、壓力是無處不在的, 也不可能消除, 但正念可以幫助我們提升與之相處的能力。 正念使我們變得更加智慧, 少一些念頭和情緒的左右, 把覺察心放在當下與孩子的每一刻相處, 享受當下。 沒有一種育兒理念可以告訴每一位父母、在每一件事上該如何處理, 但是正念可以能夠幫助我們形成自己獨特的智慧, 用一種溫暖、平和的方式, 應對自己養育中的各種困境。
擁有正念並非癡心妄想
覺察當下, 活在當下, 不迷失在思緒和情緒的遷移和旋渦中, 保持平靜、寧和的心態, 這並不是聖人才有的境界, 也並非癡心妄想, 而是我們普通人與生俱來的能力,
Advertisiment
父母的正念之旅
在一個家庭中, 父母的狀態就像是建築物的根基, 孩子只是上面的呈現部分。 一個焦躁不安、情緒不穩定的父母, 想自己的孩子成為“高樓大廈”, 是捨本逐末之舉。 因此, 父母可以先通過擁有正念, 更好地瞭解自己, 做到真實、平和、幸福、寧靜, 孩子就會有一個好的生態環境成長,
Advertisiment
簡單的正念練習:關注呼吸
●可以每天花幾分鐘做一些簡單的呼吸練習, 這是正念練習的錨和本壘。
●呼吸時, 不要帶著想感覺什麼的想法, 只把心念都放在一呼一吸上。
●可以用幾個“抓手”將意念放在穩定的地方,
Advertisiment
●走神的時候, 也不要有太多想法, 只要把思緒拉回來就好。
學會與念頭、情緒在一起
正念會使我們識別未識別的情緒, 也能看到自己內心的影子。 比如自卑、認為自己沒有受到公平對待等, 這些我們內在非常隱蔽的層面, 經常會變成一種莫名的情緒影響我們的行為。 對於這些念頭和情緒, 我們不是要趕走、逃避它, 而只需和它在一起、擁抱它, 就不會受制於它。
帶著興趣和好奇心去觀察, 和念頭、情緒在一起, 可以幫助我們瞭解它在我們身體中的全過程:怎樣來, 怎樣走。 當你學著去觀察時, 會發現它是有一個路程的, 不會一直保持在同一個高水準, 總會降低、消失。 父母不斷的焦慮, 正是因為我們沒有學會觀察任何一種焦慮是怎麼來, 又是怎麼變化的,因此沒讓任何一種焦慮好好地走完它的全程式,慢慢積累起來,便越來越焦躁、恐懼、擔心。再好的父母也會有情緒失控、被念頭左右的時候,只要你覺察了就好,擁抱它,等它過去,再處理問題,智慧又會回到身體裡。
簡單的正念練習:天空與雲,河流與堤壩
●想像自己是天空,各種念頭或情緒都是雲。有些雲很快會飄走,有些雲則要停留一段時間。但無論怎樣,天空永遠不會改變,來來往往的只是雲。
●想像自己是堤岸,各種念頭、情緒都是水流。堤岸就定在那裡不會動,水流有時候和緩,有時候湍急,只是最終它們都會奔騰而去。
不加評判去接納
不加評判可以讓我們免受“第二支箭”的痛苦。很多時候,人們承受的不能自拔之苦更多的是來自對“第一支箭”的評判--即射向自己的“第二支箭”。就拿孩子生病來說,他生病了,也許這是“第一支箭”,可能只是讓人擔心。但一想到生病會影響孩子的生長發育,可能還會影響智力發展,就開始焦慮,這就是對第一支箭評判後的“第二支箭”。再想到孩子生病後自己的工作被耽誤、看病太難等社會問題,焦慮、痛苦就無限升級了。但如果我們只是坦然地接受“孩子生病”這個事實,把所有的精力放在一心一意地照顧他、陪伴他上,那麼焦慮就大大減輕,而實相(即當下真實的存在)也正是如此而已。
不加評判的如實接納,是父母的修行。我們承受的虛妄之苦,就是幻想孩子應該怎樣,必須怎樣。其實,他目前這個樣子,是多麼值得愛啊!每個孩子都是偉大的傑作,是多維度的、有特性的美好個體。當我們用固定的評判公式去套時,就總覺得沒套上,很失望,於是想改變他,造成了父母與孩子的雙重之苦。實際上,只要如實接納當下的一切,就會愛,就會覺察到很多幸福而不是焦慮了。
簡單的正念練習:大山與小鳥
●父母可以把自己想像為一座不動的大山。四季輪回,風景各異,但大山不會試圖去改變,也不評判四季誰更完滿,只是欣然接受。
●也可以想像,孩子就是大山中的小鳥。他本就存在,因為山的寧靜、平和、自然,又提供著豐富的食物和飛翔的空間,因此他放心大膽、自由自在地生活在山的懷抱裡。這樣的想像會讓你知道如何成為讓孩子最有安全感的父母。
覺察萬事萬物的相互依存
宇宙中萬物都不是獨立存在的,但很多時候我們未能覺察到這種相互依存。覺察到萬物的關聯和依存,能使我們更多地覺察幸福,從而有更多的珍惜和感恩。新手媽媽其實最為辛苦,既要耗費大量體力、精力照顧新生寶寶,又要協調與家人的關係,很多新手媽媽常在這個階段心力憔悴。但實際上,那個階段的很多傷害以及憤怒,都不是馬上就能解決的,甚至是根本無法解決的。此時若能擁有一點正念,多一份對你我彼此的相互依存、相互關聯之心,就能讓自己和他人少受一些虛妄之苦,多一份感恩和珍惜,在怨恨、焦慮產生前就讓它們消融掉。這份感恩和珍惜之心,不是強迫自己所想而來,而是發於心中的正念。缺少正念,痛苦只會越來越多,讓人越來越灰心。
這樣的練習不僅讓我們和孩子在吃東西時更能感覺到食物的美味,也能在做任何事時察到更多。為什麼有人面對困境時會絕望,而有些人總能看到希望?這種看待問題的方式,其實從小時候的覺察心就開始了。
簡單的正念練習:從“食之味”開始
把和孩子一起吃橘子當成遊戲:先是感受橘子拿在手裡的感覺,聞聞它的味道,看看橘皮的紋理,剝開時會發生什麼?再一瓣瓣放進嘴裡,慢慢感受橘子形態和味道的變化,體會咀嚼時的感受……
正念練習,不是讓我們甩掉育兒焦慮,或者永遠沒有焦慮,而是幫我們找到與焦慮和解的方法,活在當下,如實地、一步步去實現我們的育兒理想。
又是怎麼變化的,因此沒讓任何一種焦慮好好地走完它的全程式,慢慢積累起來,便越來越焦躁、恐懼、擔心。再好的父母也會有情緒失控、被念頭左右的時候,只要你覺察了就好,擁抱它,等它過去,再處理問題,智慧又會回到身體裡。簡單的正念練習:天空與雲,河流與堤壩
●想像自己是天空,各種念頭或情緒都是雲。有些雲很快會飄走,有些雲則要停留一段時間。但無論怎樣,天空永遠不會改變,來來往往的只是雲。
●想像自己是堤岸,各種念頭、情緒都是水流。堤岸就定在那裡不會動,水流有時候和緩,有時候湍急,只是最終它們都會奔騰而去。
不加評判去接納
不加評判可以讓我們免受“第二支箭”的痛苦。很多時候,人們承受的不能自拔之苦更多的是來自對“第一支箭”的評判--即射向自己的“第二支箭”。就拿孩子生病來說,他生病了,也許這是“第一支箭”,可能只是讓人擔心。但一想到生病會影響孩子的生長發育,可能還會影響智力發展,就開始焦慮,這就是對第一支箭評判後的“第二支箭”。再想到孩子生病後自己的工作被耽誤、看病太難等社會問題,焦慮、痛苦就無限升級了。但如果我們只是坦然地接受“孩子生病”這個事實,把所有的精力放在一心一意地照顧他、陪伴他上,那麼焦慮就大大減輕,而實相(即當下真實的存在)也正是如此而已。
不加評判的如實接納,是父母的修行。我們承受的虛妄之苦,就是幻想孩子應該怎樣,必須怎樣。其實,他目前這個樣子,是多麼值得愛啊!每個孩子都是偉大的傑作,是多維度的、有特性的美好個體。當我們用固定的評判公式去套時,就總覺得沒套上,很失望,於是想改變他,造成了父母與孩子的雙重之苦。實際上,只要如實接納當下的一切,就會愛,就會覺察到很多幸福而不是焦慮了。
簡單的正念練習:大山與小鳥
●父母可以把自己想像為一座不動的大山。四季輪回,風景各異,但大山不會試圖去改變,也不評判四季誰更完滿,只是欣然接受。
●也可以想像,孩子就是大山中的小鳥。他本就存在,因為山的寧靜、平和、自然,又提供著豐富的食物和飛翔的空間,因此他放心大膽、自由自在地生活在山的懷抱裡。這樣的想像會讓你知道如何成為讓孩子最有安全感的父母。
覺察萬事萬物的相互依存
宇宙中萬物都不是獨立存在的,但很多時候我們未能覺察到這種相互依存。覺察到萬物的關聯和依存,能使我們更多地覺察幸福,從而有更多的珍惜和感恩。新手媽媽其實最為辛苦,既要耗費大量體力、精力照顧新生寶寶,又要協調與家人的關係,很多新手媽媽常在這個階段心力憔悴。但實際上,那個階段的很多傷害以及憤怒,都不是馬上就能解決的,甚至是根本無法解決的。此時若能擁有一點正念,多一份對你我彼此的相互依存、相互關聯之心,就能讓自己和他人少受一些虛妄之苦,多一份感恩和珍惜,在怨恨、焦慮產生前就讓它們消融掉。這份感恩和珍惜之心,不是強迫自己所想而來,而是發於心中的正念。缺少正念,痛苦只會越來越多,讓人越來越灰心。
這樣的練習不僅讓我們和孩子在吃東西時更能感覺到食物的美味,也能在做任何事時察到更多。為什麼有人面對困境時會絕望,而有些人總能看到希望?這種看待問題的方式,其實從小時候的覺察心就開始了。
簡單的正念練習:從“食之味”開始
把和孩子一起吃橘子當成遊戲:先是感受橘子拿在手裡的感覺,聞聞它的味道,看看橘皮的紋理,剝開時會發生什麼?再一瓣瓣放進嘴裡,慢慢感受橘子形態和味道的變化,體會咀嚼時的感受……
正念練習,不是讓我們甩掉育兒焦慮,或者永遠沒有焦慮,而是幫我們找到與焦慮和解的方法,活在當下,如實地、一步步去實現我們的育兒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