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如何早期發現孩子腦積水

生活實例:李媽媽的寶寶自出生後不久, 頭就顯得比其他孩子大很多。 李媽媽一直認為這是孩子“聰明”的表現。 但孩子一歲後, 常常出現餵食困難, 高音調的啼哭, 眼睛一直往下看, 大運動和精細運動的發育都落後于同齡兒, 後來竟然發生了一次四肢抽搐。 李媽媽在朋友建議下帶孩子到醫院就診, 頭顱CT檢查提示:腦積水。 經手術後, 寶寶的症狀好轉得很快, 智力和運動發育逐漸跟上了同齡兒, 頭圍也變得跟其他同齡兒相似, 再也沒有出現四肢抽搐。

腦積水怎麼發生的

腦積水的“水”是指大腦組織分泌的腦脊液,

Advertisiment
正常狀態下的腦脊液對大腦的保護和生理功能的行使都有重要作用, 腦脊液的量若超過正常範圍就形成“積水”了。 任何引起腦脊液分泌過多、迴圈通路受阻、吸收障礙的病變均可引起腦積水, 進而引起腦室擴大, 腦實質相應減少, 引發一系列生理病變。 嬰幼兒腦積水又稱先天性腦積水, 發病率為0.3%~0.5%, 發病原因很多, 如畸形、蛛網膜顆粒缺損、大腦導水管阻塞或狹窄以及各種良性囊腫或者血管畸形等。

腦積水患兒的症狀

腦積水患兒最典型的表現是“頭大”, 頭髮稀疏, 頭皮薄而亮, 有時可見頭皮靜脈怒張。 患兒的頭雖然大, 但面部卻比較小, 嚴重時可出現眼球下移、鞏膜外露。 有的表現為生長發育遲緩、視力下降、餵食困難、斜視和上視困難以及特徵性的高音調啼哭。

Advertisiment
病情嚴重時, 患兒可出現精神不振、遲鈍、易激惹、抬頭困難、嗜睡、昏迷, 甚至抽搐發作, 最糟糕的可發生腦疝而死亡。

如何早期發現腦積水

家長可根據上面介紹的症狀, 通過細心觀察, 爭取早期發現問題。 也可通過測量寶寶的頭圍來發現問題。 正常新生兒的頭圍是33~35釐米, 出生後6個月, 平均每月增加1.2~1.3釐米, 後半年增加2~4釐米。 1歲時, 嬰幼兒平均頭圍為46釐米, 第2年增加2釐米, 第3~4年增加2釐米。 五歲時, 正常兒童頭圍可達50釐米。 而腦積水患兒頭圍可達同齡正常孩子頭圍值的2倍以上。 一旦懷疑孩子患有腦積水, 應帶孩子到醫院做頭部CT檢查。 對於經CT確診為腦積水的患兒, 還需再做核磁共振檢查,

Advertisiment
以明確引起腦積水的原因。

腦外科手術為首選治療方案

到目前為止, 對於先天性兒童腦積水, 手術治療仍是首選方案。 嬰幼兒腦積水手術應從創傷最小的術式做起。 手術的關鍵是根據病因選擇術式。 由中腦導水管狹窄或由蛛網膜囊腫而形成的腦積水, 建議首先選用腦室鏡下第三腦室底造瘺術或蛛網膜囊腫腦室鏡下開窗及內引流術。 對於交通性腦積水或經腦室鏡下內引流術無效的患兒, 只能通過腦室腹腔分流術以解除腦積水。 有時患兒就診時, 腦積水已非常嚴重, 導致大腦實質部分非常菲薄。 此時, 做普通的分流術風險相當大, 容易引起顱內出血而致殘, 甚至致死。 因此, 需應用可調壓分流系統進行手術,

Advertisiment
避免術後併發症。

腦積水經治療後, 患兒的神經功能會逐步恢復。 只要及時發現和治療, 絕大多數的患兒效果良好, 可達到與正常兒童一樣的智力以及生長發育。

張榮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神經外科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醫療專長:兒童中樞神經系統腫瘤與先天性畸形的診治, 對顱底腫瘤的手術也有豐富經驗。 每年手術量達500台以上。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