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早期發現新生兒皮下壞疽?

皮下壞疽是一種嚴重的皮下組織急性化膿性☆禁☆感染。 新生兒由于以下因素:①免疫功能不成熟, 抵抗致病菌能力差, 體弱兒和早產兒則更差。 ②皮膚發育尚不完善, 皮膚嬌嫩易受到損傷。 新生兒恰恰自主活動能力差, 經常被迫仰臥于床上;加之尿布摩擦及污染, 大小便浸漬和哭鬧騷動, 都增加了局部皮膚損傷而繼發感染的機會。 ③病原菌廣泛存在于周圍環境中, 特別是產房、嬰兒室更為突出, 最常見的是金黃色葡萄球菌。 使得絕大多數皮下壞疽發生在新生兒期, 成為新生兒所特有的且具代表性的急性化膿性☆禁☆感染。
Advertisiment

以下措施將對早期發現新生兒皮下壞疽有益:
(1)在寒冷的冬季、室內溫度偏低的家庭, 新生兒尤其是體弱兒(體重不足2500g, 哭聲小, 吃奶量少, 或正在患病)和早產兒, 每天至少2次在換尿布的同時要觀察寶寶的腰骶部和臀背部, 看看皮膚顏色是否發紅、有無局部發硬與觸痛, 因為寶寶仰臥時, 這些部位是容易受壓的部位(會引起該部位有缺血性改變), 也是大小便容易浸漬的部位, 正是皮下壞疽最容易發病的部位。 當然, 身體其他部位如枕部、頸部、大腿等也要注意查看。
(2)寶寶出現發熱或體溫低(測體溫, 低于35C)、哭鬧、拒奶、嗜睡、面色蒼白等現象時, 應仔細查遍寶寶的全身, 對皮下壞疽易發病的部位更不能放過。 一旦發現上述受壓部位有片狀紅腫,
Advertisiment
觸之稍硬, 有觸痛;或者發現紅腫病變部位中央皮膚顏色已變為暗紅, 甚至呈紫褐色, 觸之較軟。 應盡快到醫院看急診, 即便是夜間也萬不可耽擱。 若接診醫師診斷困難, 應及時請專業醫師或上級醫師會診。 以上觀察, 應該是全家人一起協作, 而不要只推給身體虛弱的產婦去做, 以免誤事。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