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如何根治孩子的“自賞症”

筆者曾在一所學校搞過一次“處事心態”測驗。 我們把成績較好和成績一般的兩組學生分別安排在兩個教室裡, 由家教老師給他們出題, 請他們回答。 成績較好的學生不論回答得多麼圓滿, 老師都表現冷漠, 並提出種種質疑, 而成績一般的學生即使回答得不完全正確, 老師也表示欣慰, 並對正確的方面給予肯定。 老師提問三次之後, 成績較好的學生開始心情浮躁, 情緒低落, 有的不願作答, 有的所答非所問。 而成績一般的學生則熱情高漲, 回答問題越來越踴躍。 由此, 我們得出一個結論:兩組學生中80%的孩子存有“自賞症”,

Advertisiment
若不及時根治, 將影響孩子一生。 那麼, 怎樣才能根治孩子的“自賞症”呢?

第一, 要抓住癥結, 對症下藥。 孩子“自賞症”的產生, 有家長的責任, 也有社會的責任。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 家長對孩子的言行沒有太高的要求, 孩子稍有一點成績, 家長或親朋就大加讚賞, 致使孩子認為自己很優秀。 久而久之, 孩子就養成了“山雞舞鏡”的性格。 “自賞症”最大特點, 就是希望得到別人的讚賞, 討厭別人的冷漠和批評。 得到讚賞, 會沾沾自喜;受到冷遇或批評, 會灰心喪氣或大發雷霆。 這兩種極端表現, 都對孩子不利。 沾沾自喜, 會讓孩子滿足現狀, 停滯不前;灰心喪氣或大發雷霆, 會讓孩子失去鬥志, 一蹶不振。 因此, 家長必須讓孩子學會正確評價自己,

Advertisiment
始終向更高的目標看齊, 即使有了成績, 也要冷靜對待, 少讚賞, 多鼓勵, 讓孩子覺得自己沒什麼了不起。 時間久了, 孩子的自賞心理就會淡化, “自賞症”就會得到扼制。

第二, 要隨時引導, 根除逆反。 一旦發現孩子有“自賞症”苗頭, 家長就要及時引導, 讓孩子根除逆反心理。 有“自賞症”的孩子, 大多喜歡得到別人的誇獎和讚賞, 喜歡看別人的笑臉, 聽別人的恭維。 如果別人對他(她)表示冷漠或不恭, 他(她)就會表現出極大的逆反, 或是沉默抵抗, 或是大發雷霆, 或是反其道而行之。 曾有一個學習較好的學生, 因為一次考試成績不理想, 老師對她進行了嚴厲批評, 她便一氣之下放棄了學業。 這就是“自賞症”造成的惡果。

Advertisiment
家長應該引導孩子正視別人的冷漠和批評, 讓他們知道逆反只能使事情朝著對自己不利的方向發展, 要更多地檢查自己, 少去苛求和責備別人。 正視自己的不足, 就不會對別人的冷漠和批評產生反感, 不良後果也就不會發生。

第三, 要賞責並舉, 化害為利。 讓孩子注重檢查自己, 正視自己的不足, 並不是讓孩子覺得自己一無是處, 而是要讓孩子對自己有正確的估價。 有時候, 適度“自賞”能增強孩子的自信, 對成長有利無害。 作為家長, 在引導孩子時, 要注意賞責並舉, 化害為利, 讓孩子變“自賞”為“自強”, 既讓孩子建立自信, 又讓孩子消除因自賞而產生的不良後果。 孩子每做一件事情, 家長都要一分為二地分析,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

Advertisiment
也要嚴厲地指出缺點, 讓孩子有自賞能力, 自檢過失, 建立自信, 發奮自強。 久之, 孩子就會把別人的不認可、不賞識、不熱情當成一種反動力, 下決心把不如意的事情做得更好, 以便讓別人刮目相看。

(馬敬福)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