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對於開發孩子的智力, 不同的父母有不同的想法和做法, 有的注重計算和認字, 有的注重記憶, 有的則在音樂能力上下功夫。 心理學家研究表明:人的智力是注意力、觀察力、記憶力、想像力、思維能力和操作能力的綜合。 兒童在進行智力活動時, 這幾種能力都在發揮著自己的重要作用。 而每種能力的發展水準又會影響到其他能力的發展, 甚至影響整個智力的發展。 例如, 一個孩子的注意力差, 不能很好地集中在一件事情上, 他就不能認真觀察事物, 不能很好地記住事物的特徵, 不能產生完整的想像,
Advertisiment
1、智商高不一定學習好大家都知道智商高低代表著孩子的聰明與否, 因而許多父母非常關心孩子的智商。 那麼, 智商高的孩子學習就一定好嗎?怎樣提高孩子的智商呢?如果你想瞭解孩子的智力發展水準, 就需要對孩子進行智力測驗, 能夠表明智力水準的參數就是智商(智商=心理年齡÷生理年齡×100)。
Advertisiment
智力等級分類表智力等級 IQ的範圍 人群中的分佈比例(%)天才140以上, 占人口比例2.2%優秀120~139占人口比例6.7%高於中等110~109占人口比例16.1%正常中等90~110占人口比例50.0%低於正常80~89占人口比例16.1%邊緣狀態70~79占人口比例6.7%智力低下69以下 占人口比例2.2%智商的高低受先天因素和後天因素的共同影響, 包括父母和家族的智力水準、懷孕時和產後母嬰的營養和健康狀況、生育時是否順利、早期的教育和訓練等。 孩子的智力水準也不是一成不變的, 智商低的孩子, 如果及時接受科學的訓練, 也能得到提高。 有的孩子在小時候智商可能比較高, 但由於某種心理發育障礙, 例如注意力不集中, 協調性差等, 不能有效地吸取知識和發展能力, 因而智力水準也會下降。
Advertisiment
一些智商高的孩子學習成績並不好, 說明智力與學習能力並不是等同的, 智力水準的發揮受到非智力因素的影響。 心理學家研究發現, 兒童的智慧表現形式應該包括:1. 大運動(四肢動作的協調性、軀體平衡能力);2. 精細動作(手眼配合、書寫等能力);3. 環境適應能力;4. 語言能力;5. 社交能力。 有些孩子智商正常但學習成績下降或學習成績不穩定,
Advertisiment
2、培養孩子智力的"誤區"有些父母比較注重記憶力的培養, 讓孩子大量背古詩、識字、認圖等, 但往往忽略了孩子其他能力的培養。 所以, 有些孩子死記硬背課文, 不會概括課文大意。 有些父母重視培養孩子的讀、寫、算的學習能力, 卻不注意孩子手的操作能力的訓練, 故而影響了孩子抽象思維能力的發展和自信心的樹立, 還會影響孩子適應社會的能力。
3、被忽略的創造力創造力是智力的最佳表現, 也是衡量智力水準和發展前途的重要標誌。 所以, 父母在注意孩子六種能力均衡發展的基礎上, 應注重想像力和思維能力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