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如何正確引導孩子做家務


現在不少家庭孩子都是備受重視的, 以至於家長捨不得讓孩子做一點家務。 但事實上, 孩子適當做家務不僅能得到鍛煉, 也能為父母分憂。

孩子做家務的意義

1、幫助孩子練習動作技能。

不同的家務可運動到不同的部位, 疊衣服可練習到小肌肉, 擦地板則可運用到大肌肉。

2、培養孩子的責任感。

做家務看起來似乎只是簡單的重複性動作, 但讓孩子先從和自己相關的事情做起, 再擴展到其他家人, 從小學著為家中盡一份心力, 便可培養出責任感。 因為家務本就是家中每個人的共同責任, 整理自己的東西更是責無旁貸,

Advertisiment
大家生活在一起, 自然都有責任參與整理和打掃。

3、增加孩子的自信心。

在做家務的過程中, 孩子還能獲得自信心和成就感。 雖然年紀還小, 不能做得很完美, 但在練習的過程中, 孩子會發現自己有能力完成很多事, 所以從中獲得自信。

4、培養孩子學習解決問題的能力。

剛開始學習做家務, 一定有做不好的時候, 但是媽媽不需要著急, 在練習過程中, 孩子會觀察媽媽的做法, 媽媽也可一步一步地進行示範講解, 讓孩子通過模仿媽媽的動作來完成家務, 這樣能讓孩子思考“怎麼做才能做得好”, 進而學習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5、讓孩子練習分類與收納。

家務中除了常見的打掃、清潔外, 也包含了許多收納整理的部分,

Advertisiment
這個部分可讓孩子練習分類與配對等收納能力。 例如襪子手套要一對一對地折在一起, 還要將衣、襪、裙、褲等衣服根據屬性放進不同的抽屜。

孩子要從幾歲開始教他做家務事才合適呢?

每個孩子成長發育、智力增長的快慢是不同的。 幾歲可以幫忙洗碗、擺放鍋盤, 並沒有一定之規。 不過在三四歲上幼稚園小班的時候, 就可以從自己練習系鞋帶、幫爸爸媽媽拿拖鞋做起。

兩三歲的孩子喜歡“幫助別人”, 蒙台梭利明確表示, 在成人的參與下, 他們能學會幹很多事。

到了五歲或更大的孩子做家務更快、更容易, 尤其是工作的父母, 沒有時間跟在孩子身邊的父母(又不想這樣做的父母), 他們想晚些時候等到孩子到了上幼稚園的年齡才讓他們承擔這些責任,

Advertisiment
因為這時孩子會學習得更快。

在五歲之前不能讓孩子承擔照顧自己和保持自己周圍環境的責任會導致孩子養成等別人伺候的習慣。

父母可以絕望地撒手不管, 或根據自己的家庭條件決定他希望孩子在六歲前會幹什麼事----記住這個年齡的孩子應負擔一些責任。

兒童做什麼家務好

9-24個月:可以給孩子一些簡單易行的指示, 比如讓寶寶自己把髒的尿布扔到垃圾箱裡。

2-3歲:可以在家長的指示下把垃圾扔進垃圾箱, 或當家長請求幫助時幫忙拿取東西;幫媽媽把衣服掛上衣架;使用馬桶;刷牙;澆花(父母給孩子適量的水);晚上睡前整理自己的玩具。

3-4歲:更好地使用馬桶;洗手;更仔細地刷牙;認真地澆花;收拾自己的玩具;喂寵物;到大門口取回地上的報紙;睡前幫媽媽鋪床,

Advertisiment
如拿枕頭、被子等;飯後自己把盤碗放到廚房水池裡;幫助媽媽把疊好的乾淨衣服放回衣櫃;把自己的髒衣服放到裝髒衣服的籃子裡。

4-5歲:不僅要熟練掌握前幾個階段要求的家務, 並能獨立到信箱裡取回信件;自己鋪床;準備餐桌(從幫家長拿刀叉開始, 慢慢讓孩子幫忙擺盤子);飯後把髒的餐具放回廚房;把洗好烘乾的衣服疊好放回衣櫃(教給孩子如何正確疊不同的衣服);自己準備第二天要穿的衣服。

5-6歲:不僅要熟練掌握前幾個階段要求的家務, 並能幫忙擦桌子;鋪床/換床單(從幫媽媽把髒床單拿走, 並拿來乾淨的床單開始);自己準備第二天去幼稚園要用的書包和要穿的鞋(以及各種第二天上學用的東西);收拾房間(會把亂放的東西撿起來並放回原處)。

Advertisiment

6-7歲:不僅要熟練掌握前幾個階段要求的家務, 並能在父母的幫助下洗碗盤, 能獨立打掃自己的房間。

7-12歲:不僅要熟練掌握前幾個階段要求的家務, 並能做簡單的飯;幫忙洗車;吸地擦地;清理洗手間、廁所;掃樹葉, 掃雪;會用洗衣機和烘乾機;把垃圾箱搬到門口街上(有垃圾車來收)。

13歲以上:不僅要熟練掌握前幾個階段要求的家務, 並能換燈泡;換吸塵器裡的垃圾袋;擦玻璃(裡外兩面);清理冰箱;清理爐臺和烤箱;做飯;列出要買的東西的清單;洗衣服(全過程, 包括洗衣、烘乾衣物、疊衣以及放回衣櫃);修理草坪。

教育孩子做家務要注意這幾點

1、目的要明確。

讓孩子做家務的目的並不是單純的為了做某一件事情,如怎樣整理房間、打掃衛生、倒垃圾等等,而是為了培養孩子的責任感、自尊心、自信心和獨立生活的能力。父母不要把讓孩子做家務活看成可有可無,孩子有興趣就幹,不願幹就不幹。這樣不好,應把幹一些家務活作為孩子經常性的“工作”,堅持不懈,不能半途而廢。

2、要從小開始教育。

孩子幾乎從剛能下地就產生了幫助媽媽的強烈願望。兩歲的小孩就能做一些雜事,也願意幫助媽媽做事。因此,孩子從兩歲開始,父母就應注意引導。開始可使孩子把打掃衛生等作為一件娛樂活動,慢慢養成習慣,千萬不要因為孩子幹不好就阻止或不讓孩子參與,以免挫傷他們剛剛開始萌芽的勞動積極性。有些家務活家長可以同孩子一起完成,並從中教給孩子一些勞動的技巧和道理。讓孩子做家務,要隨著年齡的增長,循序漸進,切不可急急忙忙讓他們傲一些力不能及的事情。孩子在做家務活時,父母不要在一旁指手劃腳。即是因做家務損壞了東西,也不要橫加指貴,只要提醒下次注意就行J。但孩子有了進步,一定要及時給予表揚。

3、不要用錢哄著孩子做家務。

用錢物哄編的辦法,可能一時奏效,但是不會長久的,也不利於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對孩子的勞動,最好的報酬是當著別人的面給予表揚,抱一抱、親一親,或說聲謝謝。

4、不要只是動口命令孩子做家務。

要求孩子做家務千萬不要隨性而為,要將孩子每天需要完成的家務固定下來,父母跟孩子都要切實的執行。若父母跟孩子其中一人因為某項原因,需要他人代為完成時,趁機教導孩子一定要事先提出來請父母協助,父母再跟孩子商量解決的方法,引導孩子完成自己的責任。

5、不要把做家務當作是懲罰。

千萬不要在孩子犯錯的時候,把做家務當成懲罰的工具,那會讓孩子更不喜歡做家務的。

教育孩子做家務要注意這幾點

1、目的要明確。

讓孩子做家務的目的並不是單純的為了做某一件事情,如怎樣整理房間、打掃衛生、倒垃圾等等,而是為了培養孩子的責任感、自尊心、自信心和獨立生活的能力。父母不要把讓孩子做家務活看成可有可無,孩子有興趣就幹,不願幹就不幹。這樣不好,應把幹一些家務活作為孩子經常性的“工作”,堅持不懈,不能半途而廢。

2、要從小開始教育。

孩子幾乎從剛能下地就產生了幫助媽媽的強烈願望。兩歲的小孩就能做一些雜事,也願意幫助媽媽做事。因此,孩子從兩歲開始,父母就應注意引導。開始可使孩子把打掃衛生等作為一件娛樂活動,慢慢養成習慣,千萬不要因為孩子幹不好就阻止或不讓孩子參與,以免挫傷他們剛剛開始萌芽的勞動積極性。有些家務活家長可以同孩子一起完成,並從中教給孩子一些勞動的技巧和道理。讓孩子做家務,要隨著年齡的增長,循序漸進,切不可急急忙忙讓他們傲一些力不能及的事情。孩子在做家務活時,父母不要在一旁指手劃腳。即是因做家務損壞了東西,也不要橫加指貴,只要提醒下次注意就行J。但孩子有了進步,一定要及時給予表揚。

3、不要用錢哄著孩子做家務。

用錢物哄編的辦法,可能一時奏效,但是不會長久的,也不利於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對孩子的勞動,最好的報酬是當著別人的面給予表揚,抱一抱、親一親,或說聲謝謝。

4、不要只是動口命令孩子做家務。

要求孩子做家務千萬不要隨性而為,要將孩子每天需要完成的家務固定下來,父母跟孩子都要切實的執行。若父母跟孩子其中一人因為某項原因,需要他人代為完成時,趁機教導孩子一定要事先提出來請父母協助,父母再跟孩子商量解決的方法,引導孩子完成自己的責任。

5、不要把做家務當作是懲罰。

千萬不要在孩子犯錯的時候,把做家務當成懲罰的工具,那會讓孩子更不喜歡做家務的。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