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如何正確引導孩子看動畫片?

一、讓孩子成為主動的認知建構者, 勿讓孩子停留于消極被動的欣賞流覽者的角色。

父母應隨機引導孩子談論、比較、評價動畫片中的人物、情節, 讓孩子講述其中優美的文學語言, 真正體驗其精神實質。

二、父母要篩選動畫片, 給孩子提供健康、積極的動畫片。

三、幼兒期是感覺發育的快速期, 這時孩子柔嫩的器官對有害的視、聽覺刺激敏感性比較高, 所以應儘量避免孩子長時間或近距離看電視, 同時電視的音量也不要過高。

專家提醒:

很難說清孩子為什麼那麼迷動畫片, 我只是覺得, 關於人的心靈世界,

Advertisiment
千萬不要以為什麼都可以找到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理由, 更不要以為如果找不到足夠的理由, 就認為那沒價值。

當我們說不清這個問題的時候, 也許可以像孩子一樣投入地看一回, 用大腦去體悟可能比用嘴去解釋更好;自己去觀察、去體驗、去思考也許比直接問專家要好。

有一陣, 女兒非常喜歡看《葫蘆娃》, 也常常在遊戲時當“水娃”。 一天我心血來潮像女兒那樣當起了水娃, 當我變成“水娃”噴水的時候, 我覺得自己好有力量!我開始明白孩子為什麼都喜歡當水娃、孫悟空、黑貓警長這些看起來威力無比的角色了, 這是他們的夢想, 這能讓他們感到自己有力量!同樣, 那些生動、富有想像力、張揚著正義和人類純真情感的動畫片,

Advertisiment
都會讓孩子體會到真善美。

專家提醒:

對孩子來說, 動畫片的功能與遊戲類似, 都具有象徵性的自我教育意義;同時也是孩子人生的一種經驗, 是對孩子學習、想像力等的一種激發。

調查表明, 外國一些經典優秀動畫似乎更受孩子歡迎, 比如《米老鼠和唐老鴨》、《獅子王》、《貓和老鼠》等。 主要原因是這些動畫片製作精良, 人物形象可愛, 想像大膽豐富。 而國內的動畫片除了製作技術問題, 還有可能太過於強調教育意義, 因此有時故事情節複雜, 畫面單調, 節奏較慢等, 不太符合孩子的審美特點。 當然, 我們有理由對國產動畫片有更多的期待。

必須指出, 並不是所有的動畫片都是以兒童為物件的, 也有成人動畫片, 因此家長要嚴格為孩子選擇。

Advertisiment
像《蠟筆小新》, 宣揚暴力、恐懼、色☆禁☆情, 是成人的休閒娛樂動畫片, 屬兒童不宜。 還有一些動畫片充滿著打鬥的暴力場面, 孩子容易模仿, 不利於孩子身心健康發展。

這一代的孩子, 在動畫片、電腦遊戲、網路包圍的環境中成長。 很多家長面對洶湧而來的資訊膨脹, 擔心自己的孩子從中受到不良影響。 但是只要我們用心陪伴孩子、幫助孩子進行選擇, 孩子仍然可以從中受益。

推薦動畫:

《藍貓》、《成語動畫廊》、《天線寶寶》——孩子可以從中學語言、學生活、學知識。

《米老鼠和唐老鴨》、《小精靈卡斯比》、《大力水手》、《叮噹》——這些充滿想像力的作品, 不僅給孩子愉悅的享受, 對孩子的想像力也蠻有啟發。

動畫電影則每年都有好片大片推出,

Advertisiment
不僅畫面精美, 配音、音樂令人陶醉, 情節也很正面、充滿人文氣息、有好的價值觀的體現, 比如《獅子王》、《天空之城》、《美女與野獸》、《泰山》、《海底總動員》、《熊的傳說》等等, 都是充滿親情、讚揚善良的作品。

孩子看動畫片, 除了需要有所選擇, 適當控制時間也很重要。 父母抽空可以陪孩子看看動畫片, 給他解釋其中的一些情節, 既讓孩子增長見識, 又可以享受親子時光。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