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如何正確給寶寶喂藥 寶寶喂藥的要點

生病吃藥是很常見的一件事情, 很多人都會生病, 就會吃藥進行治療, 尤其是小孩子。 我們都知道, 很多小孩子是很討厭吃藥的, 那麼我們如何正確的給寶寶喂藥呢?

如何正確給寶寶喂藥

餐前喂藥

服藥時間最好是在餐前半小時至一小時, 嬰兒在略有饑餓感的情形下, 比較會主動將藥吞下去, 也較少出現嘔吐的情形。

可分次喂藥

給小兒喂湯藥不能急於求成, 尤其是嬰幼兒, 可以喂幾口藥, 喂少許開水, 一劑分幾次喂服。 對拒服藥的的小兒, 可固定其頭部, 用小匙將藥送至舌根部或舌兩側, 使其自然吞下,

Advertisiment
切勿捏鼻或順舌而直倒喂藥, 以免嗆入氣管。

選擇好喂藥工具

0-1歲的嬰兒吞咽功能還不完善, 只能服用液態藥(沖劑藥可用水衝開後喂給寶寶, 若是片劑也要溶解為液體後再喂給寶寶)。 可以選擇勺子和滴管喂, 喂藥工具注意要消毒。 喂藥時不要讓嬰兒平躺著, 平躺時吞咽比較困難。 最好把嬰兒抱在肘窩中, 使其頭部微抬高一些, 家長可先用手固定寶寶的頭和手, 然後把裝有藥液的滴管或勺子放入嬰兒口中, 放在舌根部(舌面的後三分之一), 輕輕擠壓滴管橡皮囊或慢慢抬起勺子柄, 使藥物流入寶寶口中。

目前協助寶寶吃藥的小工具有很多, 包括:藥匙、滴管、喂藥器、奶瓶等, 都是給孩子喂藥時的好幫手。

改變味道

Advertisiment

小朋友抗拒吃藥的原因, 主要還是因為藥的苦味或氣味不佳, 通常藥師在調劑時, 會在藥粉中加一點糖粉, 以甜味來掩蓋藥的味道。

建議家長可在藥中加少量糖粉, 大一點的孩子可鼓勵試著自己動手調劑, 例如請小朋友依循家長指令, 將藥水先倒入有蓋小藥杯中, 再倒入藥粉, 接著灑上糖粉, 蓋上蓋子搖勻, 讓孩子在自己動手做的樂趣中, 順利吃下。

寶寶喂藥的要點

喂藥時間:多數藥適合飯後1小時服用

每種藥的作用和副反應不同, 應遵循醫囑或說明書上的建議。 大多數藥因為有胃腸道反應, 所以在飯後1小時喂服比較適合, 以防損傷胃黏膜。

如果是小嬰兒, 可在餵奶前或兩次餵奶中間服藥。

喂藥的2種姿勢:半臥、側身

Advertisiment

不要讓寶寶平躺著吃藥, 很容易被嗆著, 應該讓孩子把頭側向一邊。 最好將孩子抱在懷裡或採取半臥位, 上半身稍高, 適當固定手腳, 再緊貼著嘴角喂藥。 如果孩子不願意咽藥, 可用拇指和食指捏他的兩頰, 使其吞下。

大裝備:滴管、針管、量杯

很多兒童藥品都會配有滴管或量杯, 方便家長準確掌握藥量。 再也不用為“一勺”是多大的勺, 一大勺還是一小勺這樣的問題擔心了。

使用滴管時, 要將管口放在嬰兒口腔頰黏膜和牙床之間, 按照他的吞咽速度慢慢滴入。 也可以準備一支去掉針頭的注射器, 使用方法與滴管類似。

如果手邊恰好沒有滴管或針管, 可以用量杯取好劑量的藥倒在勺子裡, 輕輕壓住孩子的舌頭, 待藥液咽下後再拿出小勺。

Advertisiment

類劑型:液體、粉末、片劑、膠囊

嬰幼兒藥物多是液體, 但也有粉劑、片劑和膠囊。 非液體藥物可研磨後, 用少量溫開水溶化再喂。 喂完後, 再給孩子喂少量溫開水, 沖淡口中藥味, 並幫助藥物在胃中溶解。

給寶寶喂藥的誤區

強迫

家長七手八腳地摁住孩子, 掰開嘴灌藥的後果是孩子越來越恐懼吃藥。 而且容易因為哭鬧而把藥都吐出來。

哄騙

有些家長騙孩子藥是甜的, 但被孩子嘗出味道後, 下次就更不吃了。 還有家長說藥是“糖”, 這會導致嘴饞的孩子自己偷偷拿藥吃, 引發危險。

捏住鼻子喂藥的方法要不得

捏住孩子鼻子之時, 孩子因為呼吸不暢不得不用嘴巴呼吸, 如果此時將藥灌入孩子嘴裡, 很容易造成藥物嗆入孩子氣管,

Advertisiment
氣管一旦被異物堵塞, 很容易造成孩子窒息, 搶救不及時, 甚至會有致命的危險。 此外, 捏鼻子喂藥還很容易破壞親情, 強化孩子對外界甚至親人的不信任感, 有可能會誘發心理障礙。

寶寶躺著喂藥不可取

嬰兒躺著吃藥, 很容易被嗆到, 造成窒息。 同時, 躺著吃藥, 不利於藥片、藥液直接進入胃裡, 容易滯留在食管上, 這樣一來, 不僅會降低藥物的療效, 造成浪費, 甚至貽誤病情, 而且藥物還會對食管產生比較強的刺激作用, 還可能會灼傷食管, 對食管的健康有著嚴重的傷害。

喂藥前餵奶不可取

一些家長為了減輕藥物給孩子帶來的苦味兒, 喜歡喂藥前後給嬰兒餵奶, 其實, 這種喂藥法也不宜提倡。 這是因為喂藥前給孩子餵奶, 會使嬰兒處於飽脹狀態,不再想吃東西,喂藥的時候,孩子可能很抵觸,從而增加喂藥的難度。而在喂藥後給孩子餵奶,則可能會發生吐奶現象,不但造成嬰兒不適,而且藥物的作用也會大大降低,還可能因為藥物回吐到食管,從而給食管造成刺激和傷害。

如果寶寶嗆藥怎麼辦

如果嗆藥後寶寶呼吸順暢,最好想辦法讓他再用力哭一下,以觀察哭時的吸氧及吐氣動作,看有無任何異常。若寶寶哭聲洪亮、臉色紅潤,則表示無大礙。

如聲音變得微弱、吸氣困難等,應立即送醫院。如果寶寶憋氣不呼吸或臉色變暗時,表示藥物可能已進入氣管,家長應立即撥打“120”,在等待“120”急救人員到來的同時,可以讓寶寶俯臥在大人膝上或床上,用力拍打其背部四五次,使其能咳出。如果仍無效,馬上夾或捏刺激腳底板,使寶寶因疼痛而哭,加大呼吸。

會使嬰兒處於飽脹狀態,不再想吃東西,喂藥的時候,孩子可能很抵觸,從而增加喂藥的難度。而在喂藥後給孩子餵奶,則可能會發生吐奶現象,不但造成嬰兒不適,而且藥物的作用也會大大降低,還可能因為藥物回吐到食管,從而給食管造成刺激和傷害。

如果寶寶嗆藥怎麼辦

如果嗆藥後寶寶呼吸順暢,最好想辦法讓他再用力哭一下,以觀察哭時的吸氧及吐氣動作,看有無任何異常。若寶寶哭聲洪亮、臉色紅潤,則表示無大礙。

如聲音變得微弱、吸氣困難等,應立即送醫院。如果寶寶憋氣不呼吸或臉色變暗時,表示藥物可能已進入氣管,家長應立即撥打“120”,在等待“120”急救人員到來的同時,可以讓寶寶俯臥在大人膝上或床上,用力拍打其背部四五次,使其能咳出。如果仍無效,馬上夾或捏刺激腳底板,使寶寶因疼痛而哭,加大呼吸。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