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十月有一個與“清明節”相對的“寒衣節”, 在不少地方, 這個節日都要去掃墓, 還要往墳頭壓紙, 代表給祖先送入冬的棉衣。 清明節也會壓紙, 提醒祖先開春了, 要換單衣了。 這是一個對孩子進行生命教育的好機會。
古人一般在家裡壽終正寢, 周圍的親人, 不論年齡大小, 包括小孩子在內, 都要幫忙料理後事, 一直到他們親眼看著親人被埋葬在家族土地或當地公墓, 並且定期去掃墓。
如今, 很多人沒有經歷過熟人的死亡。 而且醫院和殯儀館的專業人員會承擔大部分後事。
除了電視、電影裡、新聞中的事故、謀殺案和自然災害之外,
Advertisiment
5歲的米麗在她的小狗佩佩死後第二天來到我所在大學的實驗幼稚園。 她的老師發現, 她不像往常那樣和別的孩子一起玩, 而是一個人靠近老師站著, 看起來很憂傷。 “怎麼了, 米麗?”老師問道。
“爸爸說佩佩病得很厲害, 必須讓它睡覺。 ”過了一會兒, 米麗看上去充滿希望, “等我回家的時候, 佩佩也許就醒了。 ”
老師直截了當地回答說:“不會的, 佩佩再也不會站起來了。
Advertisiment
米麗悵然地走開, 過了一會兒, 她又回到老師身邊, 眼淚汪汪地、後悔地說:“我追佩佩追得太凶了。 ”
老師摟住米麗, “佩佩不是因為你追它才死的。 它太老了, 而且有病。 ”
後來幾天, 米麗問了很多問題:“當我睡覺時, 我會死嗎?”“肚子疼會死嗎?”“爸爸和媽媽會死嗎?”
向孩子解釋死亡, 有5個要點:1.永久性。 一個有生命的東西死了, 就不能再活過來。
2.必然性。 所有有生命的東西都會死亡。
3.終止性。 所有的生命功能, 包括移動、思想和情感, 都會因死亡而停止。
4.適用性。 只有有生命的東西才會死。
5.因果性。 死亡的原因是由於衰老, 疾病, 或者受傷害。
如此解釋, 孩子就不再錯誤地認為是自己導致了親人或寵物的死亡;與此有關的種種猜測,
Advertisiment
死去的人或者動物不會再活過來了, 這個事實其實小朋友們能很快地明白, 因為他們在其他情境中見過這種事情。 例如, 他們偶然撿到沒有了生命的蝴蝶和甲殼蟲, 同時又看到外面正在飛的蝴蝶和活的甲殼蟲。
有的孩子到幼稚園大班時就能理解, 死亡會讓一個人不能再行動、思考或者微笑、哭泣了。 不過多數孩子會到10~12歲仍然認為, 死了以後還能思考, 能感覺。 當然, 一些成人也相信, 死亡之後還存在某些形式的個人意識。
Advertisiment
父母經常擔心和孩子坦率地談論死亡不吉利或者會加劇他們的恐懼。 但是, 對死亡的方方面面有較好瞭解的孩子, 卻更容易接受生命的離去。 像米莉的老師那樣, 用孩子能理解的方式作解釋, 效果是最好的。
如果成人對此用一些套話或是誤導的說法, 孩子會感到困惑。 當媽媽告訴5歲的女兒, “爺爺到很遠的地方去旅行了。 ”女兒就會納悶, “他為什麼不帶我去?”
有時孩子會問一些很難回答的問題, 比如“我會死嗎?你會死嗎?”這時候, 父母可以做出既真實又讓兒童容易接受的回答:“不會, 要過好多好多年, 我先要高高興興地看著你長成大人, 然後我就要做爺爺/奶奶啦。 ”
和孩子討論時還要注意, 可以幫孩子把宗教和科學這兩方面的知識融合起來,
Advertisiment
與孩子進行開放、真誠的討論, 不僅有助於孩子對死亡有真實的理解, 而且還能幫助孩子在喪失親人後節制悲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