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如何減輕月子疼痛?

婦女在生產後, 因筋骨腠理大開, 身體虛弱, 內外空疏, 如果此時不慎使風寒侵入, 或大怒大悲, 或過多房事, 都能引起不適。 月子裡也常常會有一些疼痛伴隨著你:小腹痛、渾身痛、尾骨尖痛……怎樣消除這些疼痛?試試以下妙招吧。

小腹痛

原因:剛剛分娩2-4天, 由於子宮發生反射性收縮, 會引起下腹部陣陣疼痛, 特別是在喂母乳時更明顯。 這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 是促進惡露排出, 一般在產後3-4天后自然消失, 無須過多擔心。 另外, 採取剖腹產手術的產婦, 在腸蠕動開始恢復但還未完全理順前, 常會感到有一股氣體到達肛門而後卻又向上返回,

Advertisiment
腹部出現疼痛。

減痛妙招:

●如果疼痛輕微, 不需要做任何治療, 可以輕輕地按摩一下小腹, 或者用熱水袋熱敷, 但要注意熱水溫度不要過高, 以防燙傷皮膚。

●如果疼痛比較明顯, 可以在中醫的指導下服用益母草膏或生化湯, 以促進惡露排出, 也有助於減輕疼痛。

●採取剖腹產手術的產婦, 在產後要注意多翻身, 促進麻痹的腸肌蠕動功能及早恢復, 使腸道內的氣體儘快排出, 從而改善腹脹。

渾身痛

原因:由於產婦在分娩的時候, 會採用不同的姿勢, 並且用了很大的力氣, 這會讓全身的肌肉做一次劇烈運動, 因而就像人們剛開始運動那樣, 整個身體都感覺到酸痛, 包括胳膊和腿、腹部、腰背部以及會陰部等,

Advertisiment
所以有人會說生寶貝的過程就是一次馬拉松運動。 即使分娩過程很順利, 時間很短, 肌肉也有可能被拉傷。

還有些產婦, 會覺得自己的臀部也很酸痛。 這有可能是在分娩時, 產婦的腿長時間一直處於一種比較彆扭的姿勢引起的。

減痛妙招:

●想要減輕這類疼痛, 最好的方法就是熱水浴, 能使肌肉得到充分放鬆, 緩解肌肉的不舒服。 在疼痛處擦些紅花油, 可以促進局部血液迴圈, 促進代謝廢物排出, 從而減輕疼痛。

●可以讓丈夫輕輕按摩疼痛部位, 可以幫助緩解疼痛。 休息時, 將枕頭、坐墊等柔軟的東西墊在膝窩下, 以放鬆肌肉減輕腰酸痛。

●產後適當地做些運動也能夠幫助減輕症狀, 服用生化湯也可改善肌肉和關節的疼痛。

Advertisiment
必要時可以諮詢醫生, 醫生會告訴你可以用哪些藥物來緩解這些疼痛。

陰☆禁☆毛上端痛

原因:生完寶貝後, 產婦感到陰☆禁☆毛上端痛, 表現為蹲下或拿重物時, 乃至排便時都感到這個部位疼痛, 嚴重時行走邁不開腿, 感覺用不上勁, 這可能是恥骨聯合受到損傷而引起的。

因為恥骨聯合中間有纖維軟骨, 上下附有韌帶。 懷孕後, 由於體內內分泌激素的變化, 使得恥骨聯合部位逐漸分開, 韌帶隨之鬆弛。 當產婦分娩時, 為了讓胎兒順利通過, 激素會使恥骨聯合的軟骨張力下降, 尤其是第一胎會因用力猛烈而把恥骨聯合撐開, 往往會損傷骨和韌帶, 因此產生疼痛。

減痛妙招:

●孕期就開始注意補充鈣劑和維生素D, 以防發生恥骨聯合分離。

Advertisiment
如果胎兒過大, 比如說超過4千克, 分娩時最好考慮採取剖腹產, 以免造成恥骨聯合分離和韌帶損傷嚴重。

●雖然陰☆禁☆毛上端的疼痛會在產後隨著激素作用減退而逐漸恢復, 但產婦在月子裡一定要注意減少活動, 注意休息。 如果產婦疼痛嚴重, 需要臥床休息。 採用彈性腹帶固定骨盆, 也對恢復有所幫助。

●減少上下樓梯及走斜坡的活動, 走路時放慢速度, 步子不可太大, 以免加重恥骨損傷。

陰部痛

原因:一些陰☆禁☆道正常分娩的產婦, 分娩後會感到從陰☆禁☆道一直到直腸部位, 都會有一點疼。 這是因為嬰兒出生時, 陰☆禁☆道要做最大的擴張, 因而肌肉組織或許會腫脹。 另外, 如果在分娩時進行了側切縫合, 在產後更會感到疼痛。

Advertisiment
特別是用到真空吸引術和產鉗的產婦肌肉組織會受到更大的損傷。

減痛妙招:

●洗溫水浴對緩解這類疼痛很有效果。 一般在醫院護士會告訴你如何去做, 也可以試試用紗布包裹碎冰對不適處進行冰敷, 會讓產婦覺得舒服些, 對恢復很有幫助。

●如果疼痛很厲害, 需要用藥, 那麼不要猶豫, 一定要去諮詢醫生, 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一些溫和的止痛藥。

●坐下時最好選擇柔軟的地方, 緩解疼痛部位的肌肉緊張;做促使陰部組織恢復的運動, 以加快血液迴圈, 使損傷組織儘快恢復。 方法為收緊陰部及肛門, 以8-10秒為宜, 然後慢慢放鬆肌肉, 並持續放鬆幾秒, 接著重複做, 每天至少做25次。

乳☆禁☆房痛

原因:在分娩後2-3天, 乳☆禁☆房會逐漸充血、發脹, 奶水充滿乳☆禁☆房,這使產婦感受乳☆禁☆房發脹、發熱和刺痛,這些其實都是正常的,對產婦沒有什麼傷害,不必擔心和緊張。

減痛妙招:

●及時給小寶貝哺乳是最好的解決辦法。洗淨雙手後握住整個乳☆禁☆房,均勻用力,從乳☆禁☆房四周向乳☆禁☆頭方向按摩擠壓,幫助奶水排出。

●每次哺乳時,一定要排空雙側乳☆禁☆房,如果寶貝吃不完奶水,應該及時用吸奶器吸出。

手腕痛

原因:產後手腕痛叫做橈骨莖突狹窄性腱鞘炎。狹窄性腱鞘炎是在日常中頻繁使用手部,使肌腱在腱鞘內來回滑動,引起腱鞘的充血、水腫、增厚、粘連所致。長時間地用冷水洗尿布、洗衣服、抱孩子等容易引起本病,另外,產婦體內的激素變化也可能與本病有關。

減痛妙招:

●避免重複一種勞動的時間過長,手腕有酸脹感時要及時休息,冬天不宜用冷水洗滌。一旦出現手腕痛,應減少活動和冷水刺激,若出現腫脹時更應注意。

●局部用紅花油輕輕揉擦,每日4~6次,加用熱敷,重者用封閉療法,強的松龍5毫克加1%普魯卡因1~2毫升給予鞘內注射,每週1次,共2~8次,多數人可治癒。

尾龍骨痛

原因:脊柱下端處產生的疼痛人們通常俗稱為“尾龍骨痛”,表現為仰臥、坐位或排便用力時就會有疼痛感,特別是坐在硬物上,會加重疼痛。發生疼痛的原因,是由於產婦的骨盆比較狹窄,而胎兒卻比較大,造成胎頭在分娩時通過產道時擠傷尾骨,使周圍的肌肉也受到損傷。

減痛妙招:

●孕期合理攝取營養,避免胎兒長得過大。如果胎兒超過4千克或產婦的骨盆狹窄,最好手術助產或採取剖腹產。

●月子裡發生疼痛時,躺或坐時避免疼痛部位接觸硬物,最好把柔軟的墊子墊在患處,

●疼痛時,在疼痛部位可以做一下熱敷,這樣有助於放鬆局部肌肉。如果出了月子疼痛仍然沒有緩解,不要忘記去看醫生。

提示:治療“月子病”也要講科學

民間有一種說法,叫做“月子病月子裡治”。

那這種說法到底對不對呢?這就要做具體分析。如果這句話的含義是指月子裡得了病要抓緊時間治療,不要拖下去,從這個意義上講,“月子病月子裡治”是有道理的。如果是指月子裡得的病只能在月子裡治,過了月子期就不能再治了,或者說只能在下次月子裡才能治好,這種說法就不對了。因為通常的疾病,只要診斷正確,找到病因,治療對症,總還是可以治好的。那種“過了月子期就治不好了”的說法是沒有科學根據的。至於有的婦女為了治好“月子病”,不惜採用再次懷孕後做人工流產甚至中期引產的辦法,人為地製造一次“坐月子”的機會,這樣做無疑是雪上加霜,其結果是舊病未愈又添新病。婦女朋友千萬不要走進這個誤區。

那麼,怎樣正確對待“月子病”呢,從產褥期保健的角度來講,以下幾點可供新媽媽們參考。

重在預防

對於“月子病”,不能消極地怕和躲,而應積極地預防。科學合理的飲食起居和豁達健康的精神情致,是防止產褥期疾病的關鍵。

產後,新媽媽們既要有充足豐富的營養攝入,以滿足身體恢復和嬰兒哺乳的需要,也要防止攝入過量而造成產後肥胖以及一系列與肥胖相關的疾病。既要充分休息恢復孕產期的疲勞和消耗,也要提倡早下地早活動,並進行適當的體能恢復鍛煉。既要注意保暖防止著涼受寒,也要注意室內通風換氣,保持室內空氣清新。

有的產婦生怕自己受風著涼,平日裡門窗緊閉,室內空氣污濁,衣服捂得嚴嚴的,內衣總是濕漉漉的。生活在這種環境裡,自然是弱不禁風的,很容易得病。

有的產婦,生怕自己累著,日後留下腰酸背痛,產後遲遲不敢下地活動,這樣的結果,使全身肌肉和關節的張力不能很好地得到功能上的鍛煉和恢復。通常,產後6個小時就可以下地排尿,24個小時後就可以坐起哺乳和下地進行洗漱,10天左右就可以適當地做一些產後保健操之類的活動,這對於全身肌肉韌帶張力和功能的恢復,防止日後的腰腿痛是很有好處的。

早查早治

在“月子裡”,無論得了什麼病,都應該及早發現,及時就醫。如有的產婦產後發熱持續不退,就必須查明原因,警惕體內可能存在的感染病灶,如盆腔炎、子宮內膜炎、乳腺炎、會陰側切傷口或剖腹產傷口炎症等等,一旦確診,就應及時進行有效的抗感染治療。假如自己不以為然,誤認為一般傷風感冒而不及時就醫,使炎症蔓延擴散或變成慢性病灶,病程就容易遷移,甚至久治不愈。

對症治療

無論是平時還是“月子裡”,得了病都應該到正規醫院找專業醫師進行治療。而如果盲目亂投醫,熱衷於什麼土法、秘方,或想當然地自購藥物服用等等,那就有可能延誤診斷,耽誤治療,使疾病轉為慢性而長期纏身。如果已經得了諸如腰背疼痛之類的所謂“月子病”,就更應該在專科醫師的指導下,採用藥物、理療、體能鍛煉等綜合治療的方法進行治療。

總之,治療“月子病”,一要講科學,二要有信心和耐心。

奶水充滿乳☆禁☆房,這使產婦感受乳☆禁☆房發脹、發熱和刺痛,這些其實都是正常的,對產婦沒有什麼傷害,不必擔心和緊張。

減痛妙招:

●及時給小寶貝哺乳是最好的解決辦法。洗淨雙手後握住整個乳☆禁☆房,均勻用力,從乳☆禁☆房四周向乳☆禁☆頭方向按摩擠壓,幫助奶水排出。

●每次哺乳時,一定要排空雙側乳☆禁☆房,如果寶貝吃不完奶水,應該及時用吸奶器吸出。

手腕痛

原因:產後手腕痛叫做橈骨莖突狹窄性腱鞘炎。狹窄性腱鞘炎是在日常中頻繁使用手部,使肌腱在腱鞘內來回滑動,引起腱鞘的充血、水腫、增厚、粘連所致。長時間地用冷水洗尿布、洗衣服、抱孩子等容易引起本病,另外,產婦體內的激素變化也可能與本病有關。

減痛妙招:

●避免重複一種勞動的時間過長,手腕有酸脹感時要及時休息,冬天不宜用冷水洗滌。一旦出現手腕痛,應減少活動和冷水刺激,若出現腫脹時更應注意。

●局部用紅花油輕輕揉擦,每日4~6次,加用熱敷,重者用封閉療法,強的松龍5毫克加1%普魯卡因1~2毫升給予鞘內注射,每週1次,共2~8次,多數人可治癒。

尾龍骨痛

原因:脊柱下端處產生的疼痛人們通常俗稱為“尾龍骨痛”,表現為仰臥、坐位或排便用力時就會有疼痛感,特別是坐在硬物上,會加重疼痛。發生疼痛的原因,是由於產婦的骨盆比較狹窄,而胎兒卻比較大,造成胎頭在分娩時通過產道時擠傷尾骨,使周圍的肌肉也受到損傷。

減痛妙招:

●孕期合理攝取營養,避免胎兒長得過大。如果胎兒超過4千克或產婦的骨盆狹窄,最好手術助產或採取剖腹產。

●月子裡發生疼痛時,躺或坐時避免疼痛部位接觸硬物,最好把柔軟的墊子墊在患處,

●疼痛時,在疼痛部位可以做一下熱敷,這樣有助於放鬆局部肌肉。如果出了月子疼痛仍然沒有緩解,不要忘記去看醫生。

提示:治療“月子病”也要講科學

民間有一種說法,叫做“月子病月子裡治”。

那這種說法到底對不對呢?這就要做具體分析。如果這句話的含義是指月子裡得了病要抓緊時間治療,不要拖下去,從這個意義上講,“月子病月子裡治”是有道理的。如果是指月子裡得的病只能在月子裡治,過了月子期就不能再治了,或者說只能在下次月子裡才能治好,這種說法就不對了。因為通常的疾病,只要診斷正確,找到病因,治療對症,總還是可以治好的。那種“過了月子期就治不好了”的說法是沒有科學根據的。至於有的婦女為了治好“月子病”,不惜採用再次懷孕後做人工流產甚至中期引產的辦法,人為地製造一次“坐月子”的機會,這樣做無疑是雪上加霜,其結果是舊病未愈又添新病。婦女朋友千萬不要走進這個誤區。

那麼,怎樣正確對待“月子病”呢,從產褥期保健的角度來講,以下幾點可供新媽媽們參考。

重在預防

對於“月子病”,不能消極地怕和躲,而應積極地預防。科學合理的飲食起居和豁達健康的精神情致,是防止產褥期疾病的關鍵。

產後,新媽媽們既要有充足豐富的營養攝入,以滿足身體恢復和嬰兒哺乳的需要,也要防止攝入過量而造成產後肥胖以及一系列與肥胖相關的疾病。既要充分休息恢復孕產期的疲勞和消耗,也要提倡早下地早活動,並進行適當的體能恢復鍛煉。既要注意保暖防止著涼受寒,也要注意室內通風換氣,保持室內空氣清新。

有的產婦生怕自己受風著涼,平日裡門窗緊閉,室內空氣污濁,衣服捂得嚴嚴的,內衣總是濕漉漉的。生活在這種環境裡,自然是弱不禁風的,很容易得病。

有的產婦,生怕自己累著,日後留下腰酸背痛,產後遲遲不敢下地活動,這樣的結果,使全身肌肉和關節的張力不能很好地得到功能上的鍛煉和恢復。通常,產後6個小時就可以下地排尿,24個小時後就可以坐起哺乳和下地進行洗漱,10天左右就可以適當地做一些產後保健操之類的活動,這對於全身肌肉韌帶張力和功能的恢復,防止日後的腰腿痛是很有好處的。

早查早治

在“月子裡”,無論得了什麼病,都應該及早發現,及時就醫。如有的產婦產後發熱持續不退,就必須查明原因,警惕體內可能存在的感染病灶,如盆腔炎、子宮內膜炎、乳腺炎、會陰側切傷口或剖腹產傷口炎症等等,一旦確診,就應及時進行有效的抗感染治療。假如自己不以為然,誤認為一般傷風感冒而不及時就醫,使炎症蔓延擴散或變成慢性病灶,病程就容易遷移,甚至久治不愈。

對症治療

無論是平時還是“月子裡”,得了病都應該到正規醫院找專業醫師進行治療。而如果盲目亂投醫,熱衷於什麼土法、秘方,或想當然地自購藥物服用等等,那就有可能延誤診斷,耽誤治療,使疾病轉為慢性而長期纏身。如果已經得了諸如腰背疼痛之類的所謂“月子病”,就更應該在專科醫師的指導下,採用藥物、理療、體能鍛煉等綜合治療的方法進行治療。

總之,治療“月子病”,一要講科學,二要有信心和耐心。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