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如何為孩子們選擇圖書?

要考慮孩子的年齡。 孩子在1歲左右, 應選色彩鮮豔、圖多字少、繪圖準確的書。 書不必太厚, 最好一本一個簡單而有趣的小故事。

1~2歲左右, 孩子的書仍以圖為主, 畫面可以複雜一些, 但繪圖一定要準確, 有些兒童書中的小動物非牛非馬, 大人也許看著可愛, 但對孩子來說, 卻起著一種誤導作用。

2~3歲孩子的書內容可更豐富, 畫面可更複雜, 文字也可相應增加。 此時的畫面就可以抽象一些了, 只要抓住特點, 變形也不要緊。 因為, 此時孩子已基本上能掌握小動物的主要特徵, 抽象可增強他們的想像力。

近3歲時,

Advertisiment
選書的重點將從以畫為主向以字為主偏移。 故事的內容要生動有趣, 有寓意、有常識的講解, 在書中應輸入正確的道德觀, 不要一味打打殺殺。 現在有些兒童書的畫面好像進行著醜的比賽, 主人公要麼醜陋不堪, 要麼兇狠怪異, 這對孩子的心理會造成不良影響。

選書不一定要特定的“兒童讀物”。 孩子過了兩歲之後, 書的範圍、書的內容都可以多樣化。 比如, 結合孩子喜愛的玩具選書, 不僅提高了孩子看書的興趣, 也深化了孩子在某一方面的知識, 使孩子在玩中學到有益的知識。

據觀察, 有些孩子由於偏愛某些玩具, 對與這種玩具相關的知識都表現出極大的興趣。 此時, 大人就不妨從“專業”書中挑些書讓孩子看, 在看時, 做一些深入淺出的講解。

Advertisiment
一些原以為孩子根本學不了的知識, 在這種玩中學, 孩子卻能很快掌握, 有時孩子儼然一位小專家, 讓成人也自歎弗如。 這些小專家不是“神童”, 而是教育的必然受益者。

要注意內容的準確性。 有些家長想, 孩子反正也是瞎看, 買書往往只注意趣味性。 當孩子就書中內容提問時, 也往往敷衍一句, 糊弄過去。 這看似小事, 但卻為孩子讀書不求甚解埋下了伏筆。 而且, 3歲是記憶的關鍵期, 在這時給孩子的錯誤知識, 孩子可能因“先入為主”而始終當作正確的來掌握。

好的兒童讀物要有趣味性。 形式內容都要多樣化。 小故事、小知識、小測驗、兒歌、歌風、動手填圖、手工製作……可大大調動孩子讀書的興趣。

早慧的孩子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愛書。

Advertisiment
書同電視比起來, 雖然少了動感和聲音, 但可以反復讀, 可在“任何時候”讀, 聽故事同時還可認識字。 所有的寶寶都具有很強的求知欲, 一本書到手, 孩子常會翻看數遍, 有時背了下來也仍不釋手。 教給了孩子愛書, 就交給了孩子一把打開智慧之門的金鑰匙, 明智的父母何樂而不為?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