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感知覺的發展是智力發展的基礎。
因此家長在對孩子進行音樂教育時要及早重視孩子的感官訓練。 如:讓孩子閉上眼睛用耳朵聽聽周圍的聲音, 說出哪個聲音高, 哪個聲音低, 哪個聲音長, 哪個聲音短。 可讓孩子類比其熟悉的音響節奏。 如:小鴨叫, 青蛙叫, 汽車、火車的笛聲等, 並鼓勵孩子用簡單的動作把對節奏的感受和反映表達出來。 讓孩子拍拍手, 跺跺腳, 說一說, 敲一敲, 培養孩子的眼, 口, 耳, 手, 腳的協同配合。
2、語言能力是智力發展的重要條件。
語言能力的培養對於孩子智力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Advertisiment
3、思維能力是智力的核心。
幼兒的思維是隨著語言的掌握而發展起來的。 家長在教孩子唱歌時, 可以有意識地讓孩子在熟練掌握歌曲旋律的基礎上, 鼓勵孩子自己想, 自己編, 填上自己想唱的歌詞,
Advertisiment
另外, 家長可通過讓孩子欣賞多種性質的音樂發展思維。 如:選擇快樂活潑的, 抒情優美的, 熱烈歡快的, 雄壯有力的各種不同的樂曲, 啟發孩子根據音樂的不同性質用動作表達自己的不同感受。 通過欣賞樂曲“龜兔賽跑”, 使孩子能正確判斷哪些音樂是描寫小白兔的, 哪些音樂是描寫烏龜的。 家長可以在孩子聽音樂前, 通過看圖書, 聽故事等, 對小兔和烏龜的特徵有所瞭解。 當聽到單簧管在高音區演奏出歡快跳躍的旋律時, 孩子能把對小兔子形象的視覺記憶和音樂所表達的旋律聯繫起來。 同樣孩子也能把大管在低音區演奏的節奏緩慢平穩的旋律和視覺記憶中的烏龜聯繫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