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B超單上的資料

每個准媽媽都必須做的檢查就是B超, 雖然是很常規的檢查, 但多數孕媽媽也要等醫生來解釋才能知道單子上表示了什麼。 那麼B超單上的一串串數據又該怎麼看呢?下面就來教教大家。

B超單測量資料的說明

CRL――從胎兒頭部一直到臀部的長度, 又稱為“頭臀長”。 妊娠8-11周的階段, 每個胎兒發育狀況還沒有很大差異, 因此醫院往往通過測量CRL來確定預產日。

BPD――頭部左右兩側之間最長的部位的長度, 又稱為“頭部大橫徑”。 當初期無法檢測CRL來測出預產日時, 往往通過BPD來預測;中期以後, 在推測胎兒體重時, 一般也需要這個資料。

Advertisiment

FL――胎兒大腿骨的長度, 又稱為“大腿骨長”。 大腿骨是指從大腿根部到膝部的長度。 一般在妊娠20周左右, 通過檢測FL來查看胎兒的發育狀況。

APTD――腹部前後的厚度, 又稱為“腹部前後徑”。 在檢查胎兒腹部的發育狀況以及推定胎兒體重時, 需要引用這個資料。

TTD――腹部的寬度, 又稱為“腹部橫徑”。 在妊娠20周之後, 與APTD一起來對胎兒的發育情況進行全方面推測。 有時也會測量腹部的面積。

讓准媽媽學習怎麼看B超

胎囊:首先看胎囊。 胎囊只有在懷孕早期才能夠看到, 懷孕一個月左右胎囊直徑大約二釐米, 到懷孕兩個半月時胎囊直徑大概為五釐米。 胎囊在了宮的宮底、前壁、後壁、上壁、中部都屬正常狀況。 正常情況下B超所視的胎囊形狀清晰,

Advertisiment
呈圓形或橢圓形。

胎頭:胎頭輪廓完整為正常, 缺損、變形為非正常, 腦中線無移位和無腦積水為正常。 BPD代表胎頭雙頂直徑, 懷孕到足月時應達到9.3釐米及其以上。 按一般規律, 在孕5個月以後, 基本與懷孕月份相符, 也就是說, 妊娠28周(7個月)時BPD大約為7.0釐米, 孕32周(8個月)時大約為8.0釐米, 以此來類推。 懷孕8個月以後, 平均每週增長約為0.2釐米為正常。

胎心:胎心存在, 強為正常, 弱有兩種可能, 一是胎兒正在睡眠中, 二可能非正常。 正常胎心率約為每分鐘一百二十至一百六十次。

胎動:有、強為正常, 無、弱可能胎兒在睡眠中, 也可能為異常狀況出現, 要綜合其他項目綜合看待。

胎盤:胎盤的正常厚度應大約在二十五至五十毫米之間。 根據絨毛膜、胎盤光點、基底膜的變化,

Advertisiment
將胎盤成熟度為0、Ⅰ、Ⅱ、Ⅲ四級。 胎盤的定級表示胎盤的成熟度。 正常早期妊娠多表現為0級, 是胎盤的成長時期。 妊娠中晚期, 隨著胎盤的成長, 由Ⅰ級向Ⅲ級發展。 孕三十七周以後, 大多是Ⅲ級胎盤。 所以胎盤Ⅲ級可以作為胎兒成熟度的參考因素。

胎骨長度 胎骨長度就是指胎兒大腿骨的長度。 它的正常值大約與相應的懷孕月份的雙頂徑值差小於二十至三十毫米。

羊水:羊水深度在三至七釐米之間為正常情況, 超出七釐米為羊水增多, 少於三釐米則為羊水減少, 都對胎兒生長很不利。

脊椎:胎兒脊柱連續為正常, 缺損為異常, 也有可能脊柱出現畸形。

臍帶:臍帶正常情況下, 應浮在羊水中, 如果在胎兒頸部見到臍帶影像,

Advertisiment
很有可能為臍帶繞頸。

上面這些應該夠准媽媽看懂B超單了, 如果再有什麼看不懂的, 或有什麼異常, 就及時諮詢醫生吧, 這樣能最大程度的確保胎兒的健康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