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新澤西州的羅布・烏・傑克森醫學院, 曾對幼童的“誠實”問題進行一項有趣研究:首先, 研究人員告訴三歲的幼童們, 不要在裝有玩具的盒子裡尿尿, 然後他們離開房間, 通過錄影機在隔壁作觀察, 結果發現大約90%的幼童都向盒子裡撒尿, 可是被問到“誰尿到盒子裡?”時, 僅有25%的幼童承認自己的“過失”。 研究人員把同一實驗用於六歲的孩子上, 發現65%尿在盒子裡, 但對此直認不諱的, 一個也沒有。
從兩歲到四歲的幼童, 說大話的原因大致有:1.在想像力作用下, 分不清現實與幻想間的區別。 2.心裡很想要的東西,
Advertisiment
例一:三歲的莎恩, 看了“探險樂園裡的愛麗絲”的卡通片後, 堅持說自己正是愛麗絲, 要其他小朋友稱叫她“愛麗絲”。 對此年齡段的孩子來說, 其想像力正處於萌芽階段, 還不能完全明白“現實”與“幻想”的不同。 當真實世界與其想像力造成“矛盾”時, 孩子可能會更固執, 覺得自己“以為”的事是對的。 所以老師面臨著挑戰是, 讓莎恩“面對現實”。 為此, 老師先作一些妥協, 同意她在某一時間充當“愛麗絲”, 比如在玩耍的時候, 但遊戲時間一結束, “愛麗絲”就得消失,
Advertisiment
例二:兩歲半的湯姆斯, 看到小夥伴抽屜裡放著可愛的小狗熊玩具, 就拿出來玩。 老師要求他把玩具放回去, 他緊抱不放, 連聲說:“我的!我媽媽給我的!”他的大話裡傳遞這樣的資訊, 我很喜歡, 我要, 那就是我的了。 看著孩子那固執的神情, 老師蹲下來, 耐心地提醒:“湯姆斯, 我知道, 你很想這個玩具成為你自己的, 但那不是真的。 這玩具是瓦娜莎從家裡帶來的。 但你可以問問主人, 願不願意讓你玩一玩。 ”這樣說之用意, 是讓孩子分清“幻想”與事實的不同, 讓幼童學習和接受“真的”現實。
Advertisiment
例三:三歲半的男孩科爾, 不慎把屎拉到地下, 鞋底也沾了“光”。 我讓孩子把鞋子脫下來, 幫他用塑膠袋包好, 讓家長帶回去洗。 看著自己的腳只穿著白襪子), 科爾好不擔心地對我“建議”道:“別讓媽媽知道這次的‘意外’, 不要告訴她……”我知道, 科爾的母親對兒子教育很嚴厲。 但我對科爾說:“你媽媽看見你沒有穿鞋子, 也一樣會問的。 ”這是三歲幼童所忽略的“細節”。 聽到我的話後, 他便“啊”了一聲, 如夢初醒地意識到了“真實”。 我安慰道:“我知道你怕媽媽不安, 但這是事實;你可以照實告訴她, 表示你下次會更小心些, 你媽媽不會責怪你的。 ”我知道, 關鍵的問題是在家長方面。 科爾媽媽來時, 孩子害怕地跑上去, 抱住母親, 小臉寫著“求饒”二字。
Advertisiment
另外, 有的孩子可能會僅為撒謊而撒謊, 哪怕是些雞毛蒜皮的小事。 著名的瑞士兒童心理學家金尼・帕吉特表示:孩子撒謊, 是其自我中心意識的基本部分之一。 ”但是, 如果大人不加以指導與管束, 孩子便不把真相當一回事, 而讓“撒謊”成為習慣, 以滿足當時的需要。
通過以上幾個例子, 父母需有冷靜正確的分析, 判斷其孩子說謊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