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
人們常說, 當老師難, 當基礎教育的老師更難。 然而最難當的莫過於幼稚園的老師, 特別是每到新學期的開始, 離開了熟悉的環境和親人進入幼稚園, 對每個寶寶來說, 這都是難過的一關。 看到寶寶哭哭啼啼, 父母心疼如焚, 每位元幼稚園的老師都會思考:如何減輕寶寶入園時的種種不適應綜合症, 使剛剛入託的寶寶儘快適應幼稚園的新環境、新生活, 讓家長們放心, 讓寶寶們舒心呢?本文正是以此為目的, 試圖從入託前的工作, 入託時的措施, 入託後的教育等入託的自然過程中, 闡述幾點具有操作性、切實可行的觀點與做法。
Advertisiment
【關鍵字】 幼稚園 新入託寶寶 情緒穩定
每年新學期開始, 新入託的寶寶總是繃緊著小臉, 瞪著驚異的眼睛, 離開了自己熟悉的親人與家庭, 來到幼稚園這一陌生的環境, 往往使他們產生焦慮與恐懼。 寶寶情緒波動主要表現為哭鬧、拒食、大小便失控、要成人抱等。 因此托班的老師應如何針對新入託寶寶的個性與特點, 做好各項工作, 使寶寶儘快適應幼稚園新環境、新生活呢?結合自己幾年來實際工作的經驗和體會, 就如何穩定新入託寶寶的情緒問題, 談談我們的一些做法。
入託前的工作
一、開展每月一次親子園活動, 減少寶寶對幼稚園的陌生感。
從家庭到幼稚園, 每個寶寶都會產生分離焦慮,
Advertisiment
Advertisiment
二、舉辦入託前家長輔導會, 幫助家長作好入託準備
舉辦入託前家長輔導會, 傳授和輔導家長瞭解和掌握一些入託知識, 及時交流入託寶寶的實際情況, 為入託作好充分的準備。
1、調整作息時間
幼稚園的作息制度和要求, 是寶寶入託前首先要適應的第一步, 培養寶寶與幼稚園同步的起居習慣, 以免生活規律突然的改變讓寶寶對幼稚園產生反感, 為讓寶寶們儘快適應幼稚園的生活, 家長應對寶寶做一些入託前的必要培訓, 父母可在入託前為寶寶制定一個作息時間表,
Advertisiment
2、教會寶寶自己解決大小便
寶寶的大小便問題一般過了十八個月就該訓練了, 如果寶寶想要大小便還不能告訴大人, 或者還在使用紙尿褲, 就要注意了, 入託前應該重點教會寶寶說:“我要小便, 我要大便”這樣的話, 免得給老師增加負擔, 又避免寶寶受不潔之苦。 此外, 培養寶寶定時排便的習慣是個很好的方法。
3、學會自己喝水吃飯
對於那些習慣於用奶瓶當水杯的寶寶, 使用小杯子喝水有一定難度。 可是幼稚園裡,
Advertisiment
4、學會自己穿衣服
午睡後能否自己穿衣服是寶寶自立能力強弱的一個重要標誌。 大多數寶寶脫衣服睡覺沒問題, 而穿衣服起床就麻煩了。 還時常會鬧出笑話:穿錯鞋、穿錯褲子、漏穿了、穿反了衣服都是常有的事。 所以, 父母最好為寶寶選擇那些穿脫方便的衣服。 還有, 鞋子的大小也要合適, 鞋底要軟、跟腳、輕便。 鞋子可做上一記號, 以區分左右腳, 並鍛煉寶寶在大人保護下自己走樓梯的能力。 對於年齡較小的寶寶,父母可以適當為他多準備幾套衣褲,以便寶寶拉尿、嘔吐時更換。
5、學會交流
幼稚園生活是寶寶人生中的第一次集體生活,能否與其他小朋友和睦相處很重要。入託前應該儘量讓寶寶與鄰居接觸,與鄰居的小朋友玩耍和交往。入託後,父母可以利用接送時間,認識本班的一個或者幾個小朋友,互相介紹後,鼓勵寶寶在一起,拉把手,玩一玩。父母平時應多與寶寶說話,鍛煉他聽懂成年人說話,鼓勵他說出自己的想法,學會表達。養成這個習慣,一旦遇到事情,寶寶就懂得向老師述說。
6、 回饋入託寶寶的個人資訊
為了使學校更好地照顧和教育寶寶,通過家長輔導會,老師能提前瞭解入託寶寶的個體情況。家長要真實、具體、細緻地介紹寶寶的個性特點、興趣愛好、生活習慣等,要讓老師瞭解寶寶各方面的能力及不足之處,做到心中有數,為將來入園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礎。
入託時的措施
一、創設適應入託寶寶生活特點的環境,吸引寶寶對幼稚園的親近感。
從溫馨的家庭環境來到陌生的教室,無論是心裡還是情感寶寶都會不適應,為了縮短家庭和教室的陌生感,我們首先注重教室的裝飾,牆壁上佈置符合托班寶寶年齡特點,色彩鮮豔、形象誇張、接近寶寶生活的牆飾。其次我們考慮到寶寶們的實際情況,給托班寶寶提供的玩具櫃是低櫃開放式的,玩具櫃內安放的玩具,寶寶們可以隨手取放,他們還可以象在家裡一樣,隨手就能拿到想要玩的玩具。提供給托班寶寶的玩具,主要是形態各異的各類娃娃、小動物和指偶玩具;色彩鮮豔的木頭積木、塑膠積木和泡沫積木;有聲響會變動的電動玩具與拖拉玩具。 這些玩具安全、無毒,又便於智力的開發。
二、講究來園接待方法,消除寶寶對生人的恐懼感。
寶寶入園時,往往先認住第一個接待他們的老師。因此在剛開學的第一個月裡,我們兩位老師同時進班,讓寶寶們同時熟悉我們。在接待中,我們每天都以主動熱情的態度把寶寶從媽媽的懷抱中抱過來,用親切溫柔的語調同寶寶子說說話,經常像媽媽一樣親昵地親親他們,讓孩寶寶感受到老師像媽媽一樣喜歡他們,逐漸消除寶寶對生人的恐懼感。同時,在晨間接待高峰的時刻,老師與家長說話應儘量簡短些,儘量避免和一位家長時間交談,而使其他家長和小朋友長時間等待,使寶寶產生被冷落的心理,主要是答應家長交代的各種囑託,特別是對待生病的寶寶,詢問病情的情況應該詳細。如:我班的華彬曄和張益恒兩位小朋友經常有感冒的現象,但兩個寶寶生病也要堅持上幼稚園。所以,每次當他們生病的時候,我們都要向家長仔細詢問寶寶病情的程度和服藥情況,讓家長相信老師會照顧好他們的寶寶,使家長們能放心、安心地離去。 為使學校更好地照顧和教育寶寶,家長最好能提前讓老
師多瞭解寶寶的情況。家長要真實、具體、細緻地介紹寶寶的個性特點、興趣愛好、生活習慣等,要讓老師知道寶寶各方面的能力及不足之處,讓老師做到心中有數,為將來入園教育打下良好基礎。
入託後的教育
一、提供家庭式的寬鬆生活,使“園”與“家”順利接軌。
寶寶在家中的遊戲往往是自發的、個別的,玩什麼,玩多久都可以比較隨意。針對這一特點,我們認為在寶寶初入託的一個月內,不應以幼稚園的生活常規與作息制度來約束他們,集體活動的組織形式應儘量少些,個別的、小組的活動形式應多些,儘量提供家庭式的寬鬆生活方式,使“園”與“家”順利接軌。上午活動主要以入園活動、遊戲活動、戶外自由活動為主。在入園活動中,寶寶較喜歡搭積木和抱娃娃以及戶外的滑滑梯和拖拉玩具。個別喜歡獨自玩的寶寶,我們可以允許他一個人玩玩具,形成他一個人玩的世界。如:我班的張亦泓小朋友,剛入託時,就喜歡一個人獨自玩。我們不去強制她,等她玩膩了,自然會回歸到同伴中去。托班遊戲活動以分組的形式為主,主要有親子遊戲、體育遊戲、音樂遊戲。戶外自由活動,以輕鬆愉快的形式,放放音樂、散散步、坐在軟地上玩玩電動玩具、拖拉玩具,在操場上滾滾皮球,玩玩飛盤,踢踢罐頭,不願意玩或玩累的寶寶可以坐坐、看看。尤其是戶外自由活動,最會哭的寶寶也會在此刻停止哭聲。如:我們班的王菲菲小朋友是個愛哭的寶寶,當她被老師帶著,和同伴一起到戶外,玩起滑梯、木馬……的時候,哭聲悄然停止了。由此可知,只有寬鬆的生活,有趣的活動才會像磁鐵一樣吸引寶寶,使他們暫時忘記對家庭的依戀,對親人的思念,而漸漸適應幼稚園的新生活。
二、允許寶寶保留原有的生活習慣,逐漸培養他們的生活能力。
剛入託時,寶寶的生活自理能力很差。有的寶寶吃飯要喂、睡覺要陪,大小便不會坐抽水馬桶,喝水不會端杯子……諸如此類情況,我們採取的方法不是急於糾正,而是等他們漸漸適應幼稚園生活時再作糾正。寶寶情緒日趨穩定後,我們就不再包辦代替,開始逐步培養寶寶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如教寶寶認識小便池、抽水馬桶,會用聲音、動作、語言表示大小便的要求,培養大小便入廁的習慣,培養寶寶固定坐位進餐,學習使用小勺進餐;培養寶寶不咬被子、不吮吸被角、不要成人陪伴、主動入睡的習慣;教會寶寶喝水,會雙手端杯自己喝水。我們在培養托班寶寶生活能力的時候,應注重“簡單易行的直觀性”、“反復多次的漸進性”、“持之以恆的一致性”。只有注重對寶寶生活能力的培養,才能增強其適應新環境、新生活的能力。
三、採取不同的方式,因人而異愛每一個寶寶。
兩周歲的寶寶剛剛離開父母,來到幼稚園,他們的種種不安與不滿都會變成哭聲發洩出來。嬌氣的寶寶往往依戀性較強,他們來園時表現為:嚎啕大哭,抓住父母的手不放,並充滿敵意地看著老師。當老師幫助他們的父母“逃”走後,他們會哇哇大哭,有的甚至還會抓老師、打老師。更嚴重的會用頭往地上撞,怎麼哄也不行。對於這樣的寶寶,我們的方法是:多抱抱他,多與他交流,給予感情上的滿足;膽小的寶寶表現為:怕陌人、有畏懼感,他們把老師當作唯一的親人,追在老師身後,寸步不離。對於這樣的寶寶我們就多加愛☆禁☆撫與安慰,儘量避免引起他的膽怯與恐慌;任性的寶寶表現為:難以哄騙、哭鬧不止,我們就適當採取冷
處理,當他停止哭聲時,再安慰他,與他講道理;外向型的寶寶表現為:活潑好動。我們就組織豐富的活動,滿足他“玩”的需求;內向型的寶寶表現為:不願意接近人。對於這樣的寶寶我們就加倍關心他、接近他,使他從接近老師開始,逐漸接近小朋友。平時,我們堅持正面教育,給予寶寶明確的表示,使他們知道“不哭”的寶寶,大家都喜歡他。
四、良好的師德修養,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感 。
幼兒教師需要具備更高的師德修養和教學品質。耐心:即對哭鬧不停的寶寶要有耐心,說話聲音輕輕地,柔柔的,會安慰寶寶。對家長也要有耐心,應儘量滿足家長的要求,完成家長的囑託。盡責:寶寶從家庭走向幼稚園,主要碰到的是“生活上”的不適應,老師應儘量滿足寶寶“吃”、“玩”的願望,照顧好寶寶“屙”(大小便)“睡”的要求。不怕髒:新入託的寶寶有“三多”,即眼淚水多、鼻涕水多,尿水屙在身上者多。老師應不怕髒,幫助寶寶擦乾臉上的淚水,擦淨臉上的鼻涕,照顧好寶寶的大小便,對大小便屙在身上的寶寶,要及時幫助清洗與替換乾淨的衣褲。如:我班的王恬恬小朋友,因為年齡小,自控能力差,睡覺經常尿床。我們從無半句怨言,每次都及時給寶寶更換乾淨的褲子,讓寶寶充分感受老師對她的愛。
五、做好家園聯繫工作,加強家園的溝通。
1、利用“家園互聯網”欄目,向家長做好宣傳。經常向家長宣傳正確的教育方法,如:不能用“如果再不聽話,就送你上幼稚園”等話語,來糾正寶寶的不良過失;“新入託寶寶可能會出現的問題與對策”等,傳授給家長鼓勵寶寶上幼稚園的方法,如幼稚園路上的“母子悄悄話”,向家長推薦有關“穩定寶寶情緒波動”的小故事等。
2、對情緒難以穩定的寶寶,要分析情況,尋找原因,加強家園的溝通,尋找最佳教育途徑。
3、利用接送時間,及時與家長聯繫,徵求家長對我們工作的意見和建議,向家長反映寶寶情緒變化的情況,儘量滿足家長的各種需求,使家長相信老師能照顧好、教育好他們的寶寶。
只要家長對我們的工作有信任感,把寶寶放在幼稚園有放心感,家長就一定會配合我們,做好穩定寶寶情緒的工作。
對於年齡較小的寶寶,父母可以適當為他多準備幾套衣褲,以便寶寶拉尿、嘔吐時更換。5、學會交流
幼稚園生活是寶寶人生中的第一次集體生活,能否與其他小朋友和睦相處很重要。入託前應該儘量讓寶寶與鄰居接觸,與鄰居的小朋友玩耍和交往。入託後,父母可以利用接送時間,認識本班的一個或者幾個小朋友,互相介紹後,鼓勵寶寶在一起,拉把手,玩一玩。父母平時應多與寶寶說話,鍛煉他聽懂成年人說話,鼓勵他說出自己的想法,學會表達。養成這個習慣,一旦遇到事情,寶寶就懂得向老師述說。
6、 回饋入託寶寶的個人資訊
為了使學校更好地照顧和教育寶寶,通過家長輔導會,老師能提前瞭解入託寶寶的個體情況。家長要真實、具體、細緻地介紹寶寶的個性特點、興趣愛好、生活習慣等,要讓老師瞭解寶寶各方面的能力及不足之處,做到心中有數,為將來入園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礎。
入託時的措施
一、創設適應入託寶寶生活特點的環境,吸引寶寶對幼稚園的親近感。
從溫馨的家庭環境來到陌生的教室,無論是心裡還是情感寶寶都會不適應,為了縮短家庭和教室的陌生感,我們首先注重教室的裝飾,牆壁上佈置符合托班寶寶年齡特點,色彩鮮豔、形象誇張、接近寶寶生活的牆飾。其次我們考慮到寶寶們的實際情況,給托班寶寶提供的玩具櫃是低櫃開放式的,玩具櫃內安放的玩具,寶寶們可以隨手取放,他們還可以象在家裡一樣,隨手就能拿到想要玩的玩具。提供給托班寶寶的玩具,主要是形態各異的各類娃娃、小動物和指偶玩具;色彩鮮豔的木頭積木、塑膠積木和泡沫積木;有聲響會變動的電動玩具與拖拉玩具。 這些玩具安全、無毒,又便於智力的開發。
二、講究來園接待方法,消除寶寶對生人的恐懼感。
寶寶入園時,往往先認住第一個接待他們的老師。因此在剛開學的第一個月裡,我們兩位老師同時進班,讓寶寶們同時熟悉我們。在接待中,我們每天都以主動熱情的態度把寶寶從媽媽的懷抱中抱過來,用親切溫柔的語調同寶寶子說說話,經常像媽媽一樣親昵地親親他們,讓孩寶寶感受到老師像媽媽一樣喜歡他們,逐漸消除寶寶對生人的恐懼感。同時,在晨間接待高峰的時刻,老師與家長說話應儘量簡短些,儘量避免和一位家長時間交談,而使其他家長和小朋友長時間等待,使寶寶產生被冷落的心理,主要是答應家長交代的各種囑託,特別是對待生病的寶寶,詢問病情的情況應該詳細。如:我班的華彬曄和張益恒兩位小朋友經常有感冒的現象,但兩個寶寶生病也要堅持上幼稚園。所以,每次當他們生病的時候,我們都要向家長仔細詢問寶寶病情的程度和服藥情況,讓家長相信老師會照顧好他們的寶寶,使家長們能放心、安心地離去。 為使學校更好地照顧和教育寶寶,家長最好能提前讓老
師多瞭解寶寶的情況。家長要真實、具體、細緻地介紹寶寶的個性特點、興趣愛好、生活習慣等,要讓老師知道寶寶各方面的能力及不足之處,讓老師做到心中有數,為將來入園教育打下良好基礎。
入託後的教育
一、提供家庭式的寬鬆生活,使“園”與“家”順利接軌。
寶寶在家中的遊戲往往是自發的、個別的,玩什麼,玩多久都可以比較隨意。針對這一特點,我們認為在寶寶初入託的一個月內,不應以幼稚園的生活常規與作息制度來約束他們,集體活動的組織形式應儘量少些,個別的、小組的活動形式應多些,儘量提供家庭式的寬鬆生活方式,使“園”與“家”順利接軌。上午活動主要以入園活動、遊戲活動、戶外自由活動為主。在入園活動中,寶寶較喜歡搭積木和抱娃娃以及戶外的滑滑梯和拖拉玩具。個別喜歡獨自玩的寶寶,我們可以允許他一個人玩玩具,形成他一個人玩的世界。如:我班的張亦泓小朋友,剛入託時,就喜歡一個人獨自玩。我們不去強制她,等她玩膩了,自然會回歸到同伴中去。托班遊戲活動以分組的形式為主,主要有親子遊戲、體育遊戲、音樂遊戲。戶外自由活動,以輕鬆愉快的形式,放放音樂、散散步、坐在軟地上玩玩電動玩具、拖拉玩具,在操場上滾滾皮球,玩玩飛盤,踢踢罐頭,不願意玩或玩累的寶寶可以坐坐、看看。尤其是戶外自由活動,最會哭的寶寶也會在此刻停止哭聲。如:我們班的王菲菲小朋友是個愛哭的寶寶,當她被老師帶著,和同伴一起到戶外,玩起滑梯、木馬……的時候,哭聲悄然停止了。由此可知,只有寬鬆的生活,有趣的活動才會像磁鐵一樣吸引寶寶,使他們暫時忘記對家庭的依戀,對親人的思念,而漸漸適應幼稚園的新生活。
二、允許寶寶保留原有的生活習慣,逐漸培養他們的生活能力。
剛入託時,寶寶的生活自理能力很差。有的寶寶吃飯要喂、睡覺要陪,大小便不會坐抽水馬桶,喝水不會端杯子……諸如此類情況,我們採取的方法不是急於糾正,而是等他們漸漸適應幼稚園生活時再作糾正。寶寶情緒日趨穩定後,我們就不再包辦代替,開始逐步培養寶寶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如教寶寶認識小便池、抽水馬桶,會用聲音、動作、語言表示大小便的要求,培養大小便入廁的習慣,培養寶寶固定坐位進餐,學習使用小勺進餐;培養寶寶不咬被子、不吮吸被角、不要成人陪伴、主動入睡的習慣;教會寶寶喝水,會雙手端杯自己喝水。我們在培養托班寶寶生活能力的時候,應注重“簡單易行的直觀性”、“反復多次的漸進性”、“持之以恆的一致性”。只有注重對寶寶生活能力的培養,才能增強其適應新環境、新生活的能力。
三、採取不同的方式,因人而異愛每一個寶寶。
兩周歲的寶寶剛剛離開父母,來到幼稚園,他們的種種不安與不滿都會變成哭聲發洩出來。嬌氣的寶寶往往依戀性較強,他們來園時表現為:嚎啕大哭,抓住父母的手不放,並充滿敵意地看著老師。當老師幫助他們的父母“逃”走後,他們會哇哇大哭,有的甚至還會抓老師、打老師。更嚴重的會用頭往地上撞,怎麼哄也不行。對於這樣的寶寶,我們的方法是:多抱抱他,多與他交流,給予感情上的滿足;膽小的寶寶表現為:怕陌人、有畏懼感,他們把老師當作唯一的親人,追在老師身後,寸步不離。對於這樣的寶寶我們就多加愛☆禁☆撫與安慰,儘量避免引起他的膽怯與恐慌;任性的寶寶表現為:難以哄騙、哭鬧不止,我們就適當採取冷
處理,當他停止哭聲時,再安慰他,與他講道理;外向型的寶寶表現為:活潑好動。我們就組織豐富的活動,滿足他“玩”的需求;內向型的寶寶表現為:不願意接近人。對於這樣的寶寶我們就加倍關心他、接近他,使他從接近老師開始,逐漸接近小朋友。平時,我們堅持正面教育,給予寶寶明確的表示,使他們知道“不哭”的寶寶,大家都喜歡他。
四、良好的師德修養,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感 。
幼兒教師需要具備更高的師德修養和教學品質。耐心:即對哭鬧不停的寶寶要有耐心,說話聲音輕輕地,柔柔的,會安慰寶寶。對家長也要有耐心,應儘量滿足家長的要求,完成家長的囑託。盡責:寶寶從家庭走向幼稚園,主要碰到的是“生活上”的不適應,老師應儘量滿足寶寶“吃”、“玩”的願望,照顧好寶寶“屙”(大小便)“睡”的要求。不怕髒:新入託的寶寶有“三多”,即眼淚水多、鼻涕水多,尿水屙在身上者多。老師應不怕髒,幫助寶寶擦乾臉上的淚水,擦淨臉上的鼻涕,照顧好寶寶的大小便,對大小便屙在身上的寶寶,要及時幫助清洗與替換乾淨的衣褲。如:我班的王恬恬小朋友,因為年齡小,自控能力差,睡覺經常尿床。我們從無半句怨言,每次都及時給寶寶更換乾淨的褲子,讓寶寶充分感受老師對她的愛。
五、做好家園聯繫工作,加強家園的溝通。
1、利用“家園互聯網”欄目,向家長做好宣傳。經常向家長宣傳正確的教育方法,如:不能用“如果再不聽話,就送你上幼稚園”等話語,來糾正寶寶的不良過失;“新入託寶寶可能會出現的問題與對策”等,傳授給家長鼓勵寶寶上幼稚園的方法,如幼稚園路上的“母子悄悄話”,向家長推薦有關“穩定寶寶情緒波動”的小故事等。
2、對情緒難以穩定的寶寶,要分析情況,尋找原因,加強家園的溝通,尋找最佳教育途徑。
3、利用接送時間,及時與家長聯繫,徵求家長對我們工作的意見和建議,向家長反映寶寶情緒變化的情況,儘量滿足家長的各種需求,使家長相信老師能照顧好、教育好他們的寶寶。
只要家長對我們的工作有信任感,把寶寶放在幼稚園有放心感,家長就一定會配合我們,做好穩定寶寶情緒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