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首先必須明確孩子應該具有哪些良好的行為習慣, 這些習慣會對孩子生活與學習的哪些方面有重要影響
有益於孩子身體健康的:良好的衛生習慣, 包括個人衛生(衣物、身體)和公共衛生(不隨地吐痰、扔垃圾);良好的生活習慣, 包括不挑食、按時吃飯睡覺等。
有益於孩子自立自信的: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當然是做孩子力所能及的事。 不要小看孩子能獨立完成一點小事, 家長如輔以贊同和鼓勵, 孩子的自信心就會逐漸增強。 自信的孩子會為自己的能力而驕傲, 在今後生活與學習中也定當自立自強。
Advertisiment
有益於孩子良好人際關係的:別人的東西不能拿, 懂得關心、愛護、幫助他人, 這些也是基本的道德原則。 比如不打人、不說髒話, 與人分享食物和玩具, 同情並幫助他人等。 在當今社會如果擁有了良好的人際關係就意味著擁有了成功的鑰匙。
有益於孩子事業成就的:集中注意力, 持之以恆有毅力。 這是影響孩子將來學業成就最重要的一個行為習慣。 常聽說家長給孩子報了許多輔導班, 整日疲於奔命卻又總是不了了之。
最好的辦法是讓孩子自己依興趣選擇一到兩件喜愛的技能堅持學習, 只要是孩子感興趣的技能經過日積月累終會有所成就,
Advertisiment
請大家試想一下, 如果你的孩子具有了以上良好的行為習慣, 這樣的孩子哪個不愛?又怎會不成功呢?
二、 培養孩子良好行為習慣的八字原則
1、以身作則
家長隨地吐痰、扔垃圾就不能指望孩子會講公共衛生, 或者說教師如果打罵孩子就不可能要求孩子別打罵小朋友, 孩子身邊的成人自私就不會有寬厚仁愛的孩子……這就是榜樣的力量。 作為家長和教師, 必須明白孩子的行為習慣都是後天學習形成的, 成人以身作則示範表現好的行為,
Advertisiment
2、讚揚為主
有的家長說:“我的孩子調皮好動, 做什麼都不專心, 讓他學書法養養性子”, 有的說:“我的孩子膽小怕羞, 讓他學武術鍛煉膽量”。 文藝武藝是各有長處, 最重要的是要瞭解每個孩子都有與生俱來的一種氣質特徵, 或外向好動或內向羞澀, 氣質同時是沒有好壞之分的, 並且一個人的優點往往也是一個人的缺點。
因此家長與教師不應逆水行舟, 正確辦法是發現孩子所擅長的、所感興趣的, 在此基礎上多表揚多鼓勵孩子的些許進步, 逐漸引導孩子發揮長項糾正短項。 試想哪個孩子不喜歡被誇, 他有了自信才有膽量嘗試他原先不擅長的。
Advertisiment
比如對好動的孩子可以這樣說:“寶寶表演得真好, 媽媽再講個新故事你來表演”, 他會不會安靜坐下聽故事呢?對好靜的孩子可以這樣說:“寶寶畫畫都這麼棒, 跳個舞肯定也很棒”, 在鼓勵下他如果開始跳舞, 家長更應立即稱讚。 和開始舉例的那些隱含貶義的用語比一比有什麼不同效果?試試就知道了。
還有一點必須強調, 孩子的每一點小小進步都需要及時地、大張旗鼓地稱讚, 使他認識到這樣做的重要性和可以得到成人的注意, 這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是非常重要的。
三、 矯正孩子的不良行為習慣
在家庭這個小環境中, 家長對孩子的行為已習慣成自然, 但孩子一旦進入幼稚園這個社會環境後,
Advertisiment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出現不良行為是正常現象, 簡單粗暴的打罵不僅不解決問題反而可能使情況惡化。 正確的矯正手段有以下幾個方面:
1、認真對待第一次
很多家長往往意識不到孩子某種不良行為的第一次出現而沒有認真對待。 我的孩子在一歲半左右, 上街第一次哭著要買糖, 第一次打小朋友或拿別人東西, 我都非常嚴肅地先告訴他這樣不對, 同時給予小小懲戒,比如讓他獨自站在一邊或大家不理睬他一段時間。然後抱著他再次認真地告訴他這樣做為什麼不好,應該怎樣做才能達到自己的目的。
2、及時懲罰
不良行為一旦出現必須立即施以懲罰,千萬不要採用有些家長的口頭威脅“等你爸(或其他人)回來收拾你”。學前兒童的思維能力只能瞭解眼前的直接後果,不能想像更不能顧及將來的可能結果。
相信家長一定經常發現此年齡段的孩子哭的同時轉眼就笑,更不用說一個漫長白天之後他怎能記得爸爸(或其他人)回家批評他的原因,而且家長自己往往也已經忘記了應該責罰孩子。及時懲罰孩子的作用在於讓孩子明白自己是因為什麼錯誤行為被責罰的,他也才明白應該改正什麼錯誤?
3、冷處理
心理學上又稱“愛的剝奪”。比如孩子有罵人現象,一旦他髒話出口就應採取罰站並不許周圍人理睬他的方式,可以讓孩子單獨處於房間的角落,使他更深刻地體驗到不被人理睬的孤獨難受滋味,當然之前先告訴他為什麼罰他。需要強調的是很多人不瞭解合適的冷處理的時間期限,並不是越長越好。
應該是年齡幾歲就罰幾分鐘,比如孩子三歲就應只罰站三分鐘並在此期間周圍人不理睬他的任何舉動。這樣既讓他認識到為什麼被罰與體驗孤獨的滋味,又沒有超過他的心理承受能力。
有的家長會問:“孩子哭著往我懷裡撲不認罰怎麼辦?”,很好辦,家長在告訴他為什麼之後,只要閉起眼睛不理他,到應該的時間,效果是一樣的。粗暴的打罵反而可能使孩子也具有暴力傾向,進入一種惡性循環。
4、教給孩子合適的行為標準
大多數家長認為責罰過孩子就完事了,其實並非如此。孩子的行為都是有自己的目的,是為了滿足自己的某種欲望。矯正的極有效的方法是,責罰之後教給孩子合適的滿足自己欲望的方法。
比如孩子拿其他小朋友或幼稚園的玩具回家,不用說那些不予處理的家長會給孩子帶來多麼不好的影響,很多家長也是簡單批評一句“不能拿別人東西”。
這種情況下責罰反而是次要的,更重要的是告訴孩子:“明天把它還回去。你想玩別人的玩具要先經過別人同意,玩一會以後要還給人家。”孩子只有知道了正確的行為,才不會再出現錯誤的行為。
5、抓住重點,持之以恆
這是非常重要並不能忽視的。聽過家長如此抱怨嗎?“才批評過你,又忘了,沒長記性啊!”這樣說倒的確是歪打正著。事過就忘,哭過就笑正是學前兒童的特點。況且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不良行為的形成非一日之果,自然不可能在一朝一夕間得到矯正。
因此在一段時間內應先針對最不能忍受的不良行為進行矯正,反復責罰以使這種行為徹底消失。不應該一會為孩子罵人、一會為孩子不寫作業而不停地批評他,孩子會無所適從的。
同時給予小小懲戒,比如讓他獨自站在一邊或大家不理睬他一段時間。然後抱著他再次認真地告訴他這樣做為什麼不好,應該怎樣做才能達到自己的目的。2、及時懲罰
不良行為一旦出現必須立即施以懲罰,千萬不要採用有些家長的口頭威脅“等你爸(或其他人)回來收拾你”。學前兒童的思維能力只能瞭解眼前的直接後果,不能想像更不能顧及將來的可能結果。
相信家長一定經常發現此年齡段的孩子哭的同時轉眼就笑,更不用說一個漫長白天之後他怎能記得爸爸(或其他人)回家批評他的原因,而且家長自己往往也已經忘記了應該責罰孩子。及時懲罰孩子的作用在於讓孩子明白自己是因為什麼錯誤行為被責罰的,他也才明白應該改正什麼錯誤?
3、冷處理
心理學上又稱“愛的剝奪”。比如孩子有罵人現象,一旦他髒話出口就應採取罰站並不許周圍人理睬他的方式,可以讓孩子單獨處於房間的角落,使他更深刻地體驗到不被人理睬的孤獨難受滋味,當然之前先告訴他為什麼罰他。需要強調的是很多人不瞭解合適的冷處理的時間期限,並不是越長越好。
應該是年齡幾歲就罰幾分鐘,比如孩子三歲就應只罰站三分鐘並在此期間周圍人不理睬他的任何舉動。這樣既讓他認識到為什麼被罰與體驗孤獨的滋味,又沒有超過他的心理承受能力。
有的家長會問:“孩子哭著往我懷裡撲不認罰怎麼辦?”,很好辦,家長在告訴他為什麼之後,只要閉起眼睛不理他,到應該的時間,效果是一樣的。粗暴的打罵反而可能使孩子也具有暴力傾向,進入一種惡性循環。
4、教給孩子合適的行為標準
大多數家長認為責罰過孩子就完事了,其實並非如此。孩子的行為都是有自己的目的,是為了滿足自己的某種欲望。矯正的極有效的方法是,責罰之後教給孩子合適的滿足自己欲望的方法。
比如孩子拿其他小朋友或幼稚園的玩具回家,不用說那些不予處理的家長會給孩子帶來多麼不好的影響,很多家長也是簡單批評一句“不能拿別人東西”。
這種情況下責罰反而是次要的,更重要的是告訴孩子:“明天把它還回去。你想玩別人的玩具要先經過別人同意,玩一會以後要還給人家。”孩子只有知道了正確的行為,才不會再出現錯誤的行為。
5、抓住重點,持之以恆
這是非常重要並不能忽視的。聽過家長如此抱怨嗎?“才批評過你,又忘了,沒長記性啊!”這樣說倒的確是歪打正著。事過就忘,哭過就笑正是學前兒童的特點。況且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不良行為的形成非一日之果,自然不可能在一朝一夕間得到矯正。
因此在一段時間內應先針對最不能忍受的不良行為進行矯正,反復責罰以使這種行為徹底消失。不應該一會為孩子罵人、一會為孩子不寫作業而不停地批評他,孩子會無所適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