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如何糾正孩子愛逃避責任這一行為?

這是一封老師寫給媽媽們的信, 當孩子面對錯誤時, 卻不肯承擔自己的責任, 那家長們應該怎麼辦呢? 呼媽媽你好:
我的兒子上小學一年級, 比較貪玩, 學習成績還可以。 但是他有一個不好的習慣, 每次寫完作業, 書包也不收拾, 作業自己不檢查, 總是推給我說:“媽媽, 你幫我收拾一下吧, 我要看動畫片了。 ”
我雖然苦口婆心地跟他講, 學習是自己的事情, 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好, 不能把責任推給別人, 但他總是當耳旁風, 依然我行我素。 我既擔心他作業中有差錯, 又怕他落下第二天要帶的書本, 所以每天都陪他寫作業、寫完後幫他檢查,
Advertisiment
再收拾好書包。
一次, 一本練習冊忘記裝進書包, 影響了兒子課堂練習, 挨了老師批評;還有一次, 我上夜班回來太晚, 就沒有檢查孩子的作業, 結果有一道數學題做錯了。 兒子回來後大發脾氣, 埋怨我為什麼不把書本帶齊, 沒有檢查好他的作業, 把責任一股腦推到我身上, 全成了我的錯。
孩子這種推卸責任的壞毛病很讓我傷腦筋, 但我卻找不到和孩子溝通的好方法。 請問, 我該怎麼辦?(小濤媽媽)
小濤媽媽:
兒子的作業自己不檢查, 書包自己不收拾, 全推給媽媽――針對這種情況, 我建議你:必須給孩子養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責任意識及良好習慣。
一是利用孩子“特別聽老師的話”的心理, 請老師要求他:作業寫完後,
Advertisiment
自己要認真檢查, 不能推給媽媽;每次學習完, 自己學著收拾書包, 這樣自己要找書或作業本會更加方便;老師每天要求帶的練習冊或其他東西, 自己要牢牢記在心裡, 或者用拼音寫成小紙條放在文具盒裡, 提醒自己。 孩子還小, 你要很好地借助老師在孩子心中的崇高威望, 耐心糾正目前這些不良現象, 養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操心”的良好習慣。
二是在糾正目前這些不良現象的過程中, 你自己首先要堅持做到。 比如, 孩子在你面前撒嬌、撒潑或肆無忌憚地鬧, 你都要堅持住:“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操心。 ”不能心軟, 不能讓步, 讓他覺得沒有空子可鑽, 他也就慢慢適應了。 一個叫王晶的媽媽, 把兩歲半的女兒送進幼稚園。
Advertisiment
孩子哭得太厲害, 被幼稚園老師送了回來。 但是媽媽不讓她進家門, 鼓勵孩子回幼稚園。 孩子讓媽媽抱著她送她回去, 媽媽不抱, 堅持讓孩子自己回去。 孩子感覺到了媽媽態度的堅決, 只能讓步說, 希望媽媽下午第一個來接她, 媽媽欣然同意。 於是, 孩子一邊流著眼淚, 一邊跟媽媽說再見。 此時的媽媽心裡很不忍, 孩子畢竟比別的孩子小半歲, 她真想抱著孩子送回幼稚園, 但她知道自己不能這樣做, 因為有了第一次, 就會有第二次。 所以, 她想給女兒傳遞一個資訊:有一些事情, 自己再怎麼鬧也無濟於事。 該堅持就要堅持。
三是要培養孩子像尊敬老師那樣尊敬媽媽, 小小年紀, 絕對不允許對媽媽不敬。
Advertisiment
“感恩”不是與生俱來的, 要後天培養, 對自己負責, 對父母負責是小孩子從小就應該養成的良好品性。
(兼職編輯:詹麗莎)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