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如何糾正孩子的物品依賴現象

一位朋友的兒子名叫豆豆, 今年5歲, 活潑調皮。 豆豆從1歲起就喜歡上了姑姑給他買的禮物——大布娃娃。 由於爸爸媽媽工作忙, 豆豆常年由小保姆照顧, 他大多數時間都是和布娃娃親昵遊戲。 晚上, 他習慣了抱著布娃娃睡覺。 一晃3年過去了, 布娃娃變得破舊了, 爸爸想扔掉布娃娃, 結果父子倆產生了衝突, 豆豆質問:“我為什麼不能抱著布娃娃睡覺?”

孩子喜愛某種玩具, 並不等於放棄對其他玩具的興趣, 正常情況下也不會影響其他的活動。 特別是對於幼兒來說, 他們的興趣還未分化到對某一物品或活動如醉如癡的程度,

Advertisiment
而是對周圍一切有著廣泛的興趣, 易被新異刺激所吸引, 能夠接受成人的開導與幫助。 因此, 有物品依賴問題行為孩子的家長不要過度擔憂, 行動上不要採取過激的做法, 如硬性拿走孩子依賴的物品等等, 這會給孩子造成心理壓力, 儘管有時奏效, 但更多的情況下是事與願違。 由於心理上的壓抑, 孩子常會坐臥不安, 發脾氣, 或引起其他的不良反應。 因此要想糾正孩子的物品依賴現象, 必須找到孩子的心理癥結, 採取適宜的心理療法, 切不可操之過急。

父母應認識到孩子所依賴的物品有它的作用, 它起著維持孩子心理平衡的重要作用。 如果一個時常處在恐懼、寂寞、孤獨情境中的內向的孩子沒有可以依賴的物品,

Advertisiment
就會產生更加嚴重的心理障礙。

因此, 家長要做的是先接受這種現象, 後尋找解決的辦法, 最關鍵的是在實施過程中要有足夠的耐心和詳細的計畫。 前面提到的豆豆的父母在專家的提醒下, 改變了自己的做法, 媽媽讓爸爸出差回來時給豆豆買一些益智類的玩具如拼圖、積木等。 豆豆對新玩具沒有什麼反應, 看了看, 仍抱著自己的布娃娃。

當天晚上, 一家三口一起玩玩具, 起初孩子不太感興趣, 堅持玩了一會兒, 仍然緊緊地抱著布娃娃。 但爸爸媽媽並不氣餒, 每天都興奮地呼喚孩子做遊戲, 並堅持半小時以上。 持續做了幾天後, 孩子漸漸開始喜歡上新玩具了, 晚上和布娃娃在一起的時間越來越少了。

Advertisiment

之後, 父母堅持每兩周帶孩子到公園和遊樂場玩一次, 進行大量的體力活動, 如翻跟頭、玩球、賽跑等, 讓孩子對其他的事物有更深一步的認識和喜愛, 同時, 爸爸媽媽努力保持安全、穩定的夫妻關係, 為孩子創設一個和諧、融洽的家庭氛圍。

漸漸地孩子臉上的笑容比以前開始增多, 當豆豆每次抱起布娃娃的時候, 大人再也不會數落他的不是, 或從他手中奪走, 而是用有趣的事情吸引孩子的注意。

時間長了, 豆豆發現布娃娃真的不如別的玩具好玩, 終於有一天, 在睡覺前沒有找布娃娃, 也沒有哭鬧, 他終於放下了布娃娃。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