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個髒字從孩子口中蹦出時, 不少父母會感到緊張, 生怕孩子從此學壞。 教育學家認為, 4歲是孩子說髒話的興奮期, 一般這種情況到上學的時候會自行結束。 雖然它只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一個小插曲, 但父母還是應該及時糾正孩子說髒話的習慣。
模仿是孩子的天性案例一:5歲的皮皮過生日時, 得到了一套兒童玩具箱。 於是, 他開始學著爸爸修東西的樣子, 在自己的小板凳上叮叮噹當地敲個不停, 還不時地說著:“他媽的, 這破玩意兒!”
分析:顯然, 皮皮的髒話是跟爸爸學的。 大人有時候不經意的語言“失足”,
Advertisiment
溫馨提示:就模仿行為來說, 孩子未必意識到自己是在說髒話, 父母也不必去追究, 或做任何評論, 但是應該自我反省一下, 孩子的髒話是從哪裡學來的, 以後要為孩子提供一個清潔的語言環境。
孩子需要發洩情緒案例二:在商店的兒童櫃檯前, 3歲的雯雯要求媽媽給她買個小玩具, 可媽媽不同意, 於是雯雯便生起氣來, 邊跺腳邊沖媽媽大叫:“你是個笨豬!”
分析:願望得不到滿足, 會使孩子遭到很大挫折, 他們通常會盡自己最大的能力來發洩心中的不滿。 這時, 他們應該很清楚自己在說什麼, 他們就是要用這些髒話來發洩自己的情緒。
Advertisiment
溫馨提示:在大庭廣眾之下, 聽到孩子這樣說話, 父母都會感到尷尬, 但千萬不要情緒失控, 不妨用深呼吸或默數數字等方法, 讓自己冷靜下來。 比如上面的例中, 不妨接著孩子的話說:“如果媽媽是豬的話, 那以後我們就去住臭烘烘的豬圈, 沒有漂亮的小床和櫃子, 也沒有好吃的飯菜……”
當你將情景一直描述下去時, 孩子自然而然會加入到想像中。 在孩子已經忘記不愉快時, 再平靜地告訴她不給她買玩具的理由。
偶爾出現用詞不當案例三:奶奶一直找不到眼鏡, 正在著急四處尋找, 4歲的強強坐在沙發上自言自語地說:“奶奶真是個大白癡!”他的話讓全家一下子都驚呆了。
分析:一般來說, 4歲的孩子不會惡意侮辱人,
Advertisiment
溫馨提示:不要用“不許講”來阻止孩子, 而應幫助孩子找到正確的說法, 可以問問孩子:“你覺得大白癡是什麼意思?”他可能會說:“奶奶總是找不到東西……”此時就該及時糾正孩子:“那就應該說‘奶奶容易忘事’才對啊!”然後繼續對孩子說:“現在, 我們一起幫奶奶找眼鏡。 ”如果孩子堅持要說這個詞, 此時可以嚴肅地告訴孩子:“這樣說奶奶是不對的。 ”
學齡前的孩子對髒話很著迷, 往往是因為周圍人的反應讓他們覺得很過癮, 他們能通過髒話引起別人的注意, 所以當孩子第一次或第二次說髒話時, 不必太在意;但是, 當家長多次解釋和勸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