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咬指甲怎麼辦?什麼原因導致咬指甲?學齡前兒童咬指甲一般情況下是由於心理問題造成的, 因此, 家長不能責駡或強行孩子改掉咬指甲的壞習慣。 正確的方法才是最有效的, 下面就來一起看看如何糾正寶寶咬指甲的壞習慣吧。
愛咬指甲的危害寶寶咬指甲是一種不好的習慣, 這種習慣對寶寶的生理和心理健康都會有影響。
細菌感染
小寶寶在戶外玩耍的時候, 免不了摸這摸那。 沙土、廢棄物等髒東西會夾在寶寶的指甲縫中, 而指甲縫又是有利於細菌滋生的地方。 如果寶寶經常咬指甲,
Advertisiment
牙齒不齊
寶寶經常咬指甲, 對寶寶牙齒的生長發育也有很大影響。 因為牙齒和嘴唇總是在不正常的閉合狀態, 會造成寶寶牙齒排列不齊, 牙齒生長不正常, 嘴唇變形甚至影響寶寶的容貌。
指甲畸形
咬指甲會造成指甲損傷, 有的寶寶咬得比較深會損傷指甲的甲溝, 使指甲邊緣參差不齊, 引起指甲畸形。 有些還會起肉刺、流血, 造成甲溝炎。
鉛超標
如果寶寶接觸了含鉛的物品或玩具, 咬指甲時將鉛帶入體內, 將會引起鉛超標。
寶寶咬指甲怎麼辦?轉移注意力。 多帶孩子到兒童樂園和小朋友一起參加活動, 減少孤獨感。
Advertisiment
正面讚美。 當孩子咬指甲時, 要耐心地教他把手指慢慢地從嘴裡移開, 並用微笑、點頭或誇獎的口吻表示贊允, 讓孩子慢慢瞭解, 他不咬指甲時能得到更多的愛和讚美。
並肩作戰。 和孩子簽訂一份“合約”, 一天之內不咬指甲獎勵看一次動畫片, 一周不咬指甲獎勵去一次遊樂園等, 並和孩子一起寫“矯正日記”, 一同分享改掉壞習慣的進程和喜悅。
厭惡療法。 讓孩子坐在鏡子前, 觀察自己咬指甲時的樣子。 有些孩子內心會因此受到強烈觸動, 從而改掉壞習慣。
對抗療法。 對於大一點的孩子, 對抗反應療法較有效。 當發現孩子咬指甲時, 讓其握緊鉛筆1~3分鐘, 或握緊拳頭1~3分鐘。
Advertisiment
咬指甲也稱咬指甲症或咬指甲癖, 是指反復咬指甲的行為。 咬指甲是兒童期常見的一種不良習慣, 多見於3~6歲兒童, 男女均可發病。 多數兒童隨著年齡增長咬指甲行為可自行消失, 少數頑固者可持續到成人。
出現這種現象常與精神緊張有關, 在生活節奏改變比如孩子入託、入學時孩子特別容易出現緊張, 在生病時也容易誘發此症, 部分小兒由於模仿他人而形成。 具有內向、敏感、焦慮素質等性格特點的小兒容易患此症。 部分患兒誘因不明。
孩子表現為反復咬指甲。 輕者僅啃咬指甲, 嚴重者可將每個指甲咬壞,
Advertisiment
缺鋅
咬指甲是缺鋅的一種表現, 如果寶寶還伴有厭食、偏食、有異食癖(吃牆灰、吃泥土)等症狀, 需要引起家長的注意, 及時帶寶寶到醫院檢測微量元素。
好奇心模仿
有的寶寶看到別的寶寶咬指甲、吃手, 或是看到大人抽煙, 會出於好奇心去模仿, 形成咬指甲的習慣。
也許他遇到了小麻煩
寶寶最初開始咬指甲, 多與心理焦慮、精神緊張有關。 比如父母之間發生了爭吵、又給寶寶換了一位新保姆、寶寶開始上幼稚園了等等。
Advertisiment
寶寶咬指甲怎麼辦?糾正孩子咬指甲的壞習慣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不可強求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