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如何細辨寶寶的哭聲

哭是寶寶的第一語言

人們常用呱呱墜地來形容嬰兒的誕生, 這是因為寶寶來到人世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哭, 哭是嬰兒的第一語言, 這是原始的生理反應, 也是他們表達和溝通的最重要的工具。

身為父母者大概都有過寶寶哭鬧不止、自己又束手無策的經歷。 其實, 著急無濟於事, 專家提醒年輕的父母們:嬰兒啼哭有學問, 大約可分為生理需求、心理需求和疾病所致三種情況, 要學會辨聽, 有針對性地採用不同的對策, 幫助嬰兒從煩躁中走出來。

哭是生理的需要

嬰兒, 特別是小嬰兒, 不會跑, 不會跳,

Advertisiment
沒有什麼運動能力, 但這個幼小的生命也得有促進自己成長的運動。 哭, 就是他們的一種運動方式, 通過哭, 使他們的四肢得到鍛煉, 使肺活量逐步增加, 吸得更多的氧氣。

另外, 嬰兒也和成人一樣需要適合自己的舒適環境, 對不舒適的環境成人有能力改變, 而不會說話的嬰兒就只會哭了。 熱了、冷了, 他們會哭;渴了、餓了, 他們會哭;尿布濕了、屁股淹了, 他們會哭;太吵了、困了、累了他們也會哭。 這些, 都是他們為追求舒適生存環境而發出的聲響。

嬰兒的這些生理需求的哭聲, 一般比較正常, 只要還他們一個舒宜的環境, 他們就會安靜下來。

哭是心理的需求

有了舒適的環境, 還得有親人的關愛, 這就是嬰兒的心理需求, 他們希望有人抱,

Advertisiment
希望有人逗著玩, 還希望有人和他說話, 有時嬰兒的哭就是因為這些需求沒有得到滿足。 一般三個月的寶寶就有了明顯的心理需求, 他們有時會伸出小手, 有時會用雙眼盯著你, 這些都是他們對關愛的渴望, 年輕的父母們千萬不可因為忙於其他的事情, 而忽視了寶寶。 抽出時間逗逗孩子, 陪孩子玩玩, 不僅會帶來孩子暫時的快樂, 對他們日後性格的發展也會有良好影響。

哭是疾病的表示

孩子生病時全身不適, 他們這時的哭聲除了比較強烈以外, 還往往表現得比較煩躁, 有時還會有相應的肢體動作。

有的孩子邊哭邊用手抓某一部位, 家長一定要提高警惕, 這很可能是那個部位發生了異樣。 如用手抓耳,

Advertisiment
可能是耳部的疾病, 如中耳炎、外耳道癤腫、外耳道異物;用手抓鼻子, 可能是因感冒鼻子堵了, 也可能是鼻子中有了異物。

有的孩子夜裡愛哭, 並邊哭邊磨牙, 那可能是寄生蟲在孩子腸內作祟, 它們分泌的毒素, 刺激了孩子的神經系統, 引起不適所致。

腸胃道系統、呼吸系統、泌尿系統及皮膚方面、腦系方面的疾病都會引起嬰兒的啼哭, 家長一定要細心觀察, 從哭聲中發現孩子的病情, 並及時帶他們去醫院就診。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