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如何給七個月的寶寶做早教

7個月的寶寶已經對看到的物體開始“有記憶”了:7個月的寶寶雙眼已經非常靈活, 如果你把他正在玩的玩具拿走並藏起來, 他會有意識地尋找, 喜歡跟大人們“躲貓貓”就是個很好的證明。 針對于這個時期的寶寶家長們該如何做好早教呢?

七個月寶寶早教 5大訓練要點

寶寶語言能力的訓練

在寶寶6個月後, 就已經能夠模仿身邊人的發音, 學會了叫“爸爸”、“媽媽”。 這個時候, 爸爸媽媽除了在寶寶耳邊多與他交流外, 還可以和寶寶一起做一些簡單的動作, 比如告訴他什麼是走, 然後一起帶著寶寶做走的動作。

Advertisiment
另外, 這個時候的寶寶對陌生環境還是有著強大的恐懼感, 爸爸媽媽可以帶寶寶多多和朋友接觸, 讓寶寶和你的朋友一起玩耍, 能夠盡可能多接觸外界環境, 訓練寶寶能夠適應不同環境, 並鍛煉寶寶的語言能力。

寶寶認知能力的訓練

相信很多爸爸媽媽都會給寶寶買一些識字卡片來訓練寶寶。 不過, 建議爸爸媽媽最好購買有圖片的卡片。 比如, 圖片上有蘋果, 那麼就可以在讓寶寶看卡片的同時, 指著圖中的“蘋果”, 告訴他讀音, 爸爸媽媽也可以手中拿著一個蘋果。 這樣, 多讓寶寶看一些圖片鮮豔的卡片, 能夠讓寶寶增加對事物的含義, 提高認知能力。

寶寶手眼協調能力的訓練

在生活中, 爸爸媽媽可以用一些小遊戲來訓練寶寶的手眼協調能力,

Advertisiment
同時, 這也是能夠開發寶寶大腦的訓練。 比如, 桌子上可以放一個蘋果, 一個空盤子, 然後給寶寶做示範, 將蘋果放在空盤子中, 同時給寶寶講述你在做什麼。 你的示範動作之後, 就可以讓寶寶也開始做。 不過, 如果寶寶不配合你的這個“小遊戲”, 那麼也不要著急哦。

寶寶手指觸覺的訓練

給寶寶做手指觸覺的訓練能夠讓寶寶鍛煉手指的靈活和精確度, 也是同樣能夠開發寶寶大腦的。 那麼如何給寶寶訓練手指觸覺呢?其實很簡單, 你可以讓寶寶抓取蘋果、獼猴桃、橡膠玩具、金屬玩具、糖豆、手機……等等一系列不同形狀、不同質感、不同重量的物品, 增強寶寶手指觸覺的感受。

寶寶爬行能力的訓練

Advertisiment

訓練寶寶爬行能力是一個綜合性的訓練, 不僅可以鍛煉寶寶的四肢協調能力, 而且在爬行中能夠讓寶寶接觸身邊的不同事物, 開闊寶寶的視線, 促進寶寶的身心發展。 那麼, 如何訓練寶寶的爬行能力呢?這裡可說的不是簡單的向前爬行哦。 你可以手中拿著一個寶寶喜歡的玩具, 然後引著寶寶訓練向前後左右的爬行, 還可以訓練向後退著爬行, 以及快速爬行和轉圈爬行等, 總之, 你可以讓寶寶盡情的向各個方向爬行。

給媽媽的提示

認生, 寶寶進步了!

6-7個月大, 寶寶開始認生了, 這是寶寶自我意識發展的正常反應, 也是寶寶正常的依戀情結。 此時, 你應該讓寶寶有更多的機會和與不同的人接觸, 擴大寶寶的交往範圍。

Advertisiment
帶寶寶到社區廣場、花園綠地等場所, 讓寶寶看看周圍新鮮有趣的景象, 感知不同人的聲音和臉相, 特別要注意讓寶寶體驗與人交往的愉悅, 逐漸地降低與陌生人交往的不安全感和害怕心理。

寶寶會坐了, 雙手將從“抓住”發展到“捏住”。

7個月的寶寶已經會獨坐了, 能比以往更靈活地使用雙手, 會把玩具從一手換到另一手, 或兩手各握一種玩具互相拍打、敲打地板。 “先做後想”是寶寶的思考特點。 他們是從某→一個動作所產生的相同結果中, 學會思考。 當寶寶的手部變得靈活, 其思考能力也隨之發展起來。

適合7個月寶寶的親子遊戲:

一而再、再而三地往地上丟東西, 寶寶正在努力學習。

以前, 寶寶是不懂得如何將手中的玩具放開的,

Advertisiment
現在他知道了可以“把手上的玩具扔在地上”, 而且樂此不疲。 許多媽媽撿了幾次之後, 會收起玩具, 不再陪寶寶玩。 其實, 寶寶是在練習“放開”這個動作。 他十分投入地做這件事情, 會開心地笑出聲。 寶寶學做每一件事, 都會因為高興而一做再做, 也因為一做再做而變得熟練起來, 所以, 你應儘量幫寶寶撿起扔出去的東西。

遊戲要點

手部遊戲可培育寶寶的思考能力

讓寶寶隨心所欲地活動手指, 透過手的動作, 充分發揮他好奇心, 刺激大腦思考。

與人交往有利於養成寶寶活潑開朗、樂於與人交往的性情未滿周歲的寶寶, 還不會和小夥伴一起玩, 但是, 他們十分樂意看大孩子玩耍。 從觀看→在一起各玩各的→一起玩, 逐步培養寶寶喜歡與人交往的性情和能力。

特別提醒——

每天都花時間和寶寶一起玩;

每天都給寶寶單獨的自己玩的時間;

玩的時候儘量和寶寶說話、而且逗引寶寶發聲,回應寶寶;

玩的時候情緒飽滿,愉快輕鬆,開心地和寶寶玩;

注意和寶寶的情緒,不勉強寶寶。

遊戲內容

聲音在哪裡?(聽力訓練)

準備物:鬧鐘、門鈴、電話、電吹風等等會發聲的玩具和物品。

1.抱著寶寶,把準備物放在寶寶看不見的地方發聲;

2.“咦,什麼聲音在響?”誘導寶寶聽並且尋找;

3.找到了,就告訴寶寶,“這是鬧鐘響,叮鈴鈴”。

觀察要點:寶寶是否能尋聲找物,找到了要給予鼓勵。

聽音樂,翩翩起舞(聽力和樂感培養)

準備物:各種舞曲或者童謠的音帶和CD,節奏明快清晰。

1.播放音樂;

2.抱著寶寶起舞轉圈,身體隨著音樂舞動,並用手臂打拍子。

注意要點:寶寶很喜歡和媽媽一起擺動身體,你們可以隨時隨地經常玩。

咚咚鏘,咚咚響!(手眼協調)

準備物:小鼓和小鑼(鍋蓋小勺也可以)。

1.寶寶坐,小鼓和小鑼放在寶寶的身前;

2.媽媽先示範敲敲打打,嘴裡念“咚咚鏘,咚咚響,寶寶敲鑼又打鼓!”

3.讓寶寶隨意敲打,只要發出聲音,媽媽就拍手鼓勵。

觀察要點:寶寶能否手眼協調地敲打?讓他任意敲打,慢慢就會手眼協調起來。

寶寶自己拿(練習坐和手拿物)

準備物:寶寶喜歡的玩具或者物品。

1.讓寶寶獨坐;

2.把寶寶喜歡的玩具放在寶寶的前面,鼓勵寶寶坐著,用手拿東西。

3.增加難度,把玩具放在寶寶的左面和右面,甚至身後,讓寶寶拿。

要點:這個遊戲可以訓練寶寶坐得更穩當,學會控制自己的身體,特別是腰部。

注意:玩具不要放得太遠,別讓寶寶夠不著而趴下來。

躺下坐起,搖呀搖(運動和平衡能力的訓練)

1.爸爸坐,伸展雙腳,寶寶坐在爸爸大腿上;

2.拉著寶寶的雙臂,作躺下、拉起的動作;

3.寶寶躺在爸爸的腿上,爸爸輕輕地上下擺動雙腿,寶寶會覺得很刺激,很開心呐!

要點:寶寶很喜歡玩這個遊戲,慢慢學會後,他會主動地倒下、坐起。

特別提醒——

每天都花時間和寶寶一起玩;

每天都給寶寶單獨的自己玩的時間;

玩的時候儘量和寶寶說話、而且逗引寶寶發聲,回應寶寶;

玩的時候情緒飽滿,愉快輕鬆,開心地和寶寶玩;

注意和寶寶的情緒,不勉強寶寶。

遊戲內容

聲音在哪裡?(聽力訓練)

準備物:鬧鐘、門鈴、電話、電吹風等等會發聲的玩具和物品。

1.抱著寶寶,把準備物放在寶寶看不見的地方發聲;

2.“咦,什麼聲音在響?”誘導寶寶聽並且尋找;

3.找到了,就告訴寶寶,“這是鬧鐘響,叮鈴鈴”。

觀察要點:寶寶是否能尋聲找物,找到了要給予鼓勵。

聽音樂,翩翩起舞(聽力和樂感培養)

準備物:各種舞曲或者童謠的音帶和CD,節奏明快清晰。

1.播放音樂;

2.抱著寶寶起舞轉圈,身體隨著音樂舞動,並用手臂打拍子。

注意要點:寶寶很喜歡和媽媽一起擺動身體,你們可以隨時隨地經常玩。

咚咚鏘,咚咚響!(手眼協調)

準備物:小鼓和小鑼(鍋蓋小勺也可以)。

1.寶寶坐,小鼓和小鑼放在寶寶的身前;

2.媽媽先示範敲敲打打,嘴裡念“咚咚鏘,咚咚響,寶寶敲鑼又打鼓!”

3.讓寶寶隨意敲打,只要發出聲音,媽媽就拍手鼓勵。

觀察要點:寶寶能否手眼協調地敲打?讓他任意敲打,慢慢就會手眼協調起來。

寶寶自己拿(練習坐和手拿物)

準備物:寶寶喜歡的玩具或者物品。

1.讓寶寶獨坐;

2.把寶寶喜歡的玩具放在寶寶的前面,鼓勵寶寶坐著,用手拿東西。

3.增加難度,把玩具放在寶寶的左面和右面,甚至身後,讓寶寶拿。

要點:這個遊戲可以訓練寶寶坐得更穩當,學會控制自己的身體,特別是腰部。

注意:玩具不要放得太遠,別讓寶寶夠不著而趴下來。

躺下坐起,搖呀搖(運動和平衡能力的訓練)

1.爸爸坐,伸展雙腳,寶寶坐在爸爸大腿上;

2.拉著寶寶的雙臂,作躺下、拉起的動作;

3.寶寶躺在爸爸的腿上,爸爸輕輕地上下擺動雙腿,寶寶會覺得很刺激,很開心呐!

要點:寶寶很喜歡玩這個遊戲,慢慢學會後,他會主動地倒下、坐起。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