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如何給兒童食用人參進補

兒童正值生長發育的時期, 生機蓬勃, 只要飲食調理得當, 是不需要進食補藥的。 但對於某些病後體弱、先天不足的小兒, 適當進補, 可以促進其生長發育, 病後恢復。
人參是名貴藥材之一, 具有“補五臟, 安精神, 除邪氣, 開心益智, 輕身延年”的作用, 被列為上品。 人參功專補氣, 善治氣虛諸證, 尤其對元氣欲脫的危急病最適用。 氣虛證一般是指脾氣虛或肺氣虛, 脾氣虛弱可見有倦怠乏力, 不想吃飯, 或胃部脹滿, 按之感到舒服, 大便稀溏等症。 肺氣虛則可見乏力短氣, 容易出汗, 語聲低微, 容易感冒等症。
小兒只要見到氣虛的表現,
Advertisiment
也可適當服食人參, 以補虛扶正, 去病健體。 人參有生曬參、紅參、白參的區別, 若患兒氣虛兼有口幹、汗多者, 可用生曬參或白參;若氣虛兼怕冷者, 可選用紅參, 因為紅參的性溫熱, 多用於虛寒體質或秋、冬季節。
人參怎樣用?用多少合適呢?一般應視小兒虛弱的程度, 若久病元氣大虛, 量可稍大;若一般虛弱, 用量則宜輕。 3歲以下一般用1.5~3克, 4~8歲可用至5克, 9~14歲則可用至10克。 一般人參宜單獨煎服, 亦可將人參切成薄片, 放入杯中, 加開水泡服, 經多次泡後, 還可將人參片嚼食。 民間一般喜歡將人參與各種肉類燉服, 起到補氣益血(精)的作用, 對小兒也可引起其服食的興趣。 一般可與雞肉、豬瘦肉、兔肉、鴿子、鱉魚等一起燉服,
Advertisiment
可根據患兒偏寒或偏熱的體質選用性溫或性涼的肉類。
人參雖然是補氣要藥, 但不是所有小兒都可以應用。 凡陰虛內熱、食滯濕阻、水腫腹脹、夜睡不安的小兒, 或感冒未愈的小兒, 都不適宜服人參。 服後可以加重症狀, 或導致疾病纏綿難愈, 應引起注意。 總之, 掌握一個原則, 即人參大補元氣, 不虛者禁用。
吃了人參後, 一般不宜再吃蘿蔔。 歷代醫家都認為, 蘿蔔能削弱人參的補氣作用。 當然, 如果吃人參過量或實證誤用人參, 致小兒脘腹脹滿, 納食不思等症, 也可用蘿蔔治之, 可生食也可熟食, 這是取蘿蔔能解人參藥性的作用。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