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如何給寶寶合理使用抗生素

孩子一生病, 很多家長想到的都是使用抗生素, 把抗生素當成了萬能神藥, 那麼給寶寶使用抗生素有哪些想要特別注意的呢?

不自行購買

抗生素是處方藥物, 有嚴格的適應症, 只能在醫生的診斷和指導下使用。

不主動要求

如果是感冒就醫, 有90%的感冒都不是細菌感染, 而且抗生素並不能加速康復, 不必主動向醫師要求開抗生素。

嚴格遵醫囑用藥

1.看清劑量。 醫生常根據小兒體重來計算用量, 而很多時候單次劑量很可能不到一包, 甚至是幾分之幾包。 不要因為家長的大意而影響藥物的治療, 因為劑量過大可能引起不良反應增多;用量不足,

Advertisiment
達不到最低抑菌濃度, 不僅起不到有效的治療作用, 還容易引起細菌生長甚至導致耐藥菌產生。

2.記清給藥次數。 有些藥物如阿奇黴素幹混懸顆粒, 屬於與濃度有關但作用時間相對較長的藥物, 且有良好的抗生素後效應, 每日一次用藥即可;而有些藥物如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顆粒、頭孢地尼分散片、克林黴素分散片、克拉黴素則需一日藥量分多次給入, 以延長和維持有效抗菌濃度的時間, 以便更好地發揮療效。

3.正確理解給藥時間很多藥物如降糖藥, 一天三次給藥常指早、中、晚給藥, 一天兩次給藥常指早、晚給藥, 而抗生素不盡相同。 抗生素一天三次給藥, 常指每隔約8小時給藥一次,

Advertisiment
一天兩次常指每隔約12小時給藥一次。 如果兩次服藥時間間隔太近, 會造成血藥濃度太高, 而間隔太遠殺菌效果又會減弱, 同樣產生耐藥性。 另外有些藥物宜空腹服(餐前1~2小時或餐後2小時左右), 如頭孢地尼分散片;有些宜飯後服(飯後15~30分鐘左右), 如頭孢汩肟酯顆粒、頭孢呋辛酯顆粒等。

4.不隨便停藥。 抗生素治療針對不同的細菌及目的, 有一定的療程, 在這個週期內即使炎症有所緩解, 也要繼續服藥, 以確保殺死病原體。 隨便停藥意味著給了細菌重新生長的機會, 幾次三番後細菌就會越來越強壯, 這時出現耐藥的幾率比較大。

5.注意乙酵(酒精)的影響。 某些藥物如頭抱呱酮、頭孢曲松、拉氧頭孢、頭孢克肟等可干擾乙醇的代謝,

Advertisiment
使血液中的乙醛濃度升高, 出現“雙硫侖樣反應”, 表現為面部潮紅、頭痛、眩暈、腹痛、胃痛、噁心、嘔吐、氣促、嗜睡、血壓降低、幻覺等症狀。 所以寶寶在用藥期間和停藥後1周內應避免進食含乙醇的食物(如酒心巧克力)或藥物(如藿香正氣水), 也不要用乙醇擦浴降溫。

留心觀察

一是寶寶年齡小, 有些不舒服的感覺不會正確地表達;二是由於寶寶還是很不成熟的個體, 不良反應和成人不完全一樣。 這就需要家長細心地觀察並及時告知醫生。

1.過敏:寶寶的免疫系統尚未發育成熟, 雖然藥物的過敏反應發生幾率較低, 但藥物過敏反應的首次發生通常在幼兒期, 且反應嚴重, 應引起重視。

2.腹瀉:抗生素會破壞腸道正常菌群,

Advertisiment
引起腸道菌群失調, 從而可能發生腹瀉。 而寶寶對缺水的耐受力差, 如進水不足的同時又有水分不斷丟失時, 由於腎臟的濃縮功能有限, 將比成人更易出現脫水。 家長應注意觀察並記錄寶寶腹瀉開始時間、腹瀉的次數、糞便的形狀, 及時告知醫生, 醫生會根據腹瀉的嚴重程度做出相應的處理。

3.其他不良反應:寶寶肝、腎功能尚未發育完善, 血腦屏障發育也未健全, 同等情況下比成人更易出現不良反應或出現的程度較成人重。

寶寶使用抗生素的常見誤區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