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生病, 很多家長想到的都是使用抗生素, 把抗生素當成了萬能神藥, 那麼給寶寶使用抗生素有哪些想要特別注意的呢?
不自行購買
抗生素是處方藥物, 有嚴格的適應症, 只能在醫生的診斷和指導下使用。
不主動要求
如果是感冒就醫, 有90%的感冒都不是細菌感染, 而且抗生素並不能加速康復, 不必主動向醫師要求開抗生素。
嚴格遵醫囑用藥
1.看清劑量。 醫生常根據小兒體重來計算用量, 而很多時候單次劑量很可能不到一包, 甚至是幾分之幾包。 不要因為家長的大意而影響藥物的治療, 因為劑量過大可能引起不良反應增多;用量不足,
Advertisiment
2.記清給藥次數。 有些藥物如阿奇黴素幹混懸顆粒, 屬於與濃度有關但作用時間相對較長的藥物, 且有良好的抗生素後效應, 每日一次用藥即可;而有些藥物如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顆粒、頭孢地尼分散片、克林黴素分散片、克拉黴素則需一日藥量分多次給入, 以延長和維持有效抗菌濃度的時間, 以便更好地發揮療效。
3.正確理解給藥時間很多藥物如降糖藥, 一天三次給藥常指早、中、晚給藥, 一天兩次給藥常指早、晚給藥, 而抗生素不盡相同。 抗生素一天三次給藥, 常指每隔約8小時給藥一次,
Advertisiment
4.不隨便停藥。 抗生素治療針對不同的細菌及目的, 有一定的療程, 在這個週期內即使炎症有所緩解, 也要繼續服藥, 以確保殺死病原體。 隨便停藥意味著給了細菌重新生長的機會, 幾次三番後細菌就會越來越強壯, 這時出現耐藥的幾率比較大。
5.注意乙酵(酒精)的影響。 某些藥物如頭抱呱酮、頭孢曲松、拉氧頭孢、頭孢克肟等可干擾乙醇的代謝,
Advertisiment
留心觀察
一是寶寶年齡小, 有些不舒服的感覺不會正確地表達;二是由於寶寶還是很不成熟的個體, 不良反應和成人不完全一樣。 這就需要家長細心地觀察並及時告知醫生。
1.過敏:寶寶的免疫系統尚未發育成熟, 雖然藥物的過敏反應發生幾率較低, 但藥物過敏反應的首次發生通常在幼兒期, 且反應嚴重, 應引起重視。
2.腹瀉:抗生素會破壞腸道正常菌群,
Advertisiment
3.其他不良反應:寶寶肝、腎功能尚未發育完善, 血腦屏障發育也未健全, 同等情況下比成人更易出現不良反應或出現的程度較成人重。
寶寶使用抗生素的常見誤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