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如何給寶寶進行情緒調節?

憂愁不閃我閃——替代活動法

先看例子:歡歡與表哥玩得正開心,可表哥卻不得不回家了。 歡歡先是嘟著嘴表示生氣,之後無奈地悶坐在玩具邊。 遇到類似情況,媽媽可以打開電視播放她最喜歡的動畫片,也許過一會,她就從失落中跳出來,被動畫片吸引了。 或者,也可以讓她幫著做一些事情,如幫正要做飯的媽媽摘菜,一邊摘菜一邊與她聊天。 這樣在新的活動中,孩子就能拋卻之前的煩惱了。

再看招數:替代活動實際上是一種注意力的轉移,所謂“眼不見,心不煩”。 把注意力從引發挫折感或消極情緒的情境中轉移開,並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其他活動中,就可暫時忘記煩惱,是學齡前兒童最主要的情緒調節策略。

Advertisiment
這與他們的注意力水準有關,由於自我控制力較差,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很容易就被其他物體或事件吸引。 有人說,人之所以有煩惱就是因為記性太好,總沉浸在一種情緒中難以釋懷。 而孩子由於其注意力與記憶力發展水準都較低,就容易從中跳脫出來。 所以當孩子不開心的時候,不妨引導他從事其他活動,如看動畫片、出去散步等,轉移注意力以達到調節情緒的作用。

換個角度認識你——認知重建法

先看例子:乖乖上了很多興趣班,偶爾會產生抵觸情緒,不願意上課。 尤其是舞蹈課,覺得很辛苦。 她是一個喜歡漂亮,希望被人關注的孩子。

Advertisiment
家長就會經常稱讚跳舞的女孩都特別美,還會和她講很多經歷艱辛最後成功的舞蹈家的故事。 時間一久乖乖儘管偶爾會抱怨,但總能像個小大人一樣給自己鼓勁:“這點苦不算什麼的,我能堅持下去。 ”

再看招數:認知重建法是指兒童對消極情境中的各項參數進行重新思考或重新解釋。 如果說直面解決法是直接將煩惱清除,替代活動法是繞開煩惱源的話,認知重建就既不是躲避,也不是將煩惱清除(有時煩惱無法清除),而是。 成人也經常運用到這一方法。 有時候一些事物本身是中性的,就看人如何去理解。 有的時候換個角度思考一下,說不定就能豁然開朗,給予自己積極的暗示,以一種良好的心態來對待。

Advertisiment
這種方法一般是為年齡較大的孩子所準備的,這個時候成人可以自身的態度來影響孩子對於事物的解釋。 如果你是消極的父母,總是喜歡從消極的角度來解釋,那麼你的孩子也很難成為樂天派。 但如果你是一個積極的人, 常常從正面的角度來看待事物,那麼這種積極傾向會讓孩子對待生活、對待問題都會比較積極樂觀。

焦慮緊張靠邊站——生理調節法

先看例子:六一兒童節到啦,靜靜的班級準備了一個舞蹈要在全園演出,靜靜也被老師選入其中。 排練的時候靜靜很興奮,可候場時卻緊張到手心裡全是汗, 這個時候老師告訴她,跟我一起大口大口地吸氣與呼氣吧,靜靜學著老師的樣子深呼吸,不一會好像心裡就沒那麼難受了。

Advertisiment
其他小朋友看見,覺得好玩,也學著一起做,到最後不但不緊張,還好像做遊戲一樣興趣盎然地深呼吸。

再看招數:你在緊張焦慮的時候,通常會幹什麼呢?深呼吸、摩拳擦掌、不自覺地咽口水??OK,這些都可以教給孩子。 當他緊張的時候,可以讓他自己試著通過做一些動作,來宣洩掉一部分負面情緒。 這種方法儘管調節作用較弱,但勝在簡單。 這可以說是最早出現的情緒調節法。 需要注意的是,孩子有的時候出於本能就已經會使用這種策略了,比如咬指甲、咬筆頭、扯頭髮、抖腿等行為。 這個時候,家長不能強行制止,否則會讓孩子更加焦慮。 不妨緩一緩,幫助孩子建立一些相似但無傷大雅的方法來緩解自己的情緒,比如深呼吸,摸手指代替咬指甲。

Advertisiment

煩惱羞愧全趕跑——直面解決法

先看例子:佼佼在幼稚園總喜歡搶其他小朋友的玩具,因此小朋友都不怎麼喜歡他,不願意與他一起玩。 這讓他很傷心,也很羞愧,情緒更焦躁,更加要搶夥伴的玩具。 爸爸媽媽發現後就與他聊天:“為什麼××不與你玩啊?”“是不是因為你拿了他的玩具呢?要是我正在玩的時候,別的小朋友拿我的玩具,我也會不高興。 ”“玩具一直都在幼稚園的,要是別的小朋友在玩,你可以等一等,反正玩具那麼多,先玩別的玩具,一會再玩這個。 這樣大家都能玩,都是好朋友。 ”家長可以幫助孩子分析一下問題的所在,提供一些解決的方法,但是,要讓孩子自己去實施。

再看招數:一般情緒問題的產生總有個源頭,尤其是傷心羞愧這一類的情緒。那麼,直接解決問題就是最根本的方法,也是最為積極與有效的策略。但這依賴于孩子自身的發展水準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一開始就完全靠孩子獨立解決是比較困難的,我們可以通過聊天的方式一步步設問,幫助孩子一起來分析自己負面情緒產生的原因,再想解決的辦法。其實,家長幫助孩子建立這種解決問題的意識是最重要的。遇到困難,讓他先學會分析問題本身,想想有沒有解決的方法。儘管一開始孩子可能想不出實質性的問題,但至少培養了他解決問題的意識與勇氣,這對平衡心態起著積極的作用。

再看招數:一般情緒問題的產生總有個源頭,尤其是傷心羞愧這一類的情緒。那麼,直接解決問題就是最根本的方法,也是最為積極與有效的策略。但這依賴于孩子自身的發展水準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一開始就完全靠孩子獨立解決是比較困難的,我們可以通過聊天的方式一步步設問,幫助孩子一起來分析自己負面情緒產生的原因,再想解決的辦法。其實,家長幫助孩子建立這種解決問題的意識是最重要的。遇到困難,讓他先學會分析問題本身,想想有沒有解決的方法。儘管一開始孩子可能想不出實質性的問題,但至少培養了他解決問題的意識與勇氣,這對平衡心態起著積極的作用。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