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如何能正確看待孩子們之間的“爭執”呢?


在日常生活中, 我們經常會遇到孩子們為了爭一件玩具而弄得面紅耳赤, 甚至是滿臉淚水這樣的情況, 家長見了, 有大聲訓斥的, 有出面調停的, 也有個別家長為了孩子而大打出手的。 歸根到底, 原因只有一個, 在家長眼裡, 爭吵歷來是不被認可的、影響友好關係的事情。 但事實上, 幼兒之間出現糾紛是自然的現象, 並非都是壞事, 往往有利於他們交往能力發展和心智的健康成長, 有著成人施教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義。


首先, 我認為孩子間產生糾紛, 是孩子體驗寬容、謙讓的好時機。 現在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
Advertisiment
在家中, 玩具都是他一個人玩, 大人也會讓著他, 沒有人會去爭搶。 到了幼稚園, 同樣環境中長大的孩子走到一起, 出現磕磕碰碰是難免的事情, 同伴間對事件的不同意見, 不同看法, 可以使孩子懂得和同伴友好相處, 學會互相謙讓。
其次, 孩子間的糾紛是學習處理人際關係的重要課程。 理論上講, 孩子之間的糾紛是他們在最初的人際交往中產生矛盾的表現。 在應對糾紛中, 他們逐步學會觀察和思考, 有了學習與他人交往的機會, 逐步掌握人際交往的本領。 作為家長應給予孩子處理糾紛的機會, 當幼兒處理得當時, 應給予肯定、鼓勵。 但又不能聽之任之, 應適時加以引導。 當孩子處理不當時, 應抓住機會, 説明孩子分辨是非。
Advertisiment
久而久之, 孩子們就學會了如何與別人相處, 學會了怎樣協調與別人的關係。 這種技能的掌握, 對孩子們而言將終身受益。
除此之外, 孩子間的糾紛, 還有利於培養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 當孩子之間出現糾紛時, 大部分情況下, 我們應持冷靜觀察的態度, 而給孩子一個獨立解決問題的機會;當出現處理困難時, 家長也不一定要馬上出面, 可以提幾點建議供孩子選擇, 讓孩子懂得, 自己的問題還是要自己解決。 這樣, 不僅增強了孩子的自理能力, 還培養了他們的自信心。
一個正在向獨立、自我完善方向發展的孩子不可能事事都與別人保持一致, 差異是正常的, 也是合理的。 我想作為家長, 對待孩子間的糾紛,
Advertisiment
不必大驚小怪, 而應冷靜對待、正確引導, 這樣才對幼兒的健康發展有所幫助。
如果大家還有什麼問題可以訪問家有寶寶網站:www.jbaobao.com, 家有寶寶提供專業的育兒知識, 還有更多媽媽的育兒經驗分享, 是一個媽媽們交流分享的社區哦!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