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父母學堂>親子溝通>正文

如何與孩子實現心靈溝通

有一個聰明健康的孩子是每個父母的夢想。 然而培養一個全面發展的兒童只是提供給他必要的生活用品是不夠的。 我們的父母還必須知道如何與兒童心理溝通。

我們好些父母總認為孩子是自己的, 而強迫孩子服從自己, 在做出決定之前不與孩子商量, 不論孩子是否同意, 都必須按照自己父母的要求做。 身為父母, 應該清醒地看到, “一切為了孩子好"是所有父母行動的出發點, 但是總是讓孩子絕對地服從父母的‘好意’”, 孩子將出現二種極端表現, 一些父母很少和孩子有平等的溝通, 父母與子女的談話幾乎都是對孩子指責,

Advertisiment
甚至對子女有嚴厲的言語攻擊, 這很容易傷害孩子的自尊心。 父母經常傷害孩子的自尊心, 親子之間就很容易造成隔閡和對立甚至難以消除的敵對狀態。

父母要改變用強迫、指責等消極方式對待子女, 就要肯花時間、有耐性, 做個有修養的聽眾, "用心"傾聽孩子的心聲, 用心走進孩子的世界, 積極發現孩子的優點, 然后對孩子的優點進行發自內心的贊揚。 鼓勵孩子, 嘗試著不去批評孩子, 只要父母耐心地這樣去做, 了解關懷接納孩子, 孩子就會很樂意和父母在一起, 如此, 擁有一個心理健康的孩子并非夢想, 孩子也能順利邁進向成功之路。

每當孩子跟父母說話時, 盡可能要放下手頭上的工作,

Advertisiment
全神貫注地聽孩子說話, 這能讓孩子覺得父母很在意聽他說話, 孩子感到受到尊重和鼓勵, 也很愿意說出自己心理的感受。

1.和孩子講話要比較慢、口齒清楚、聲調溫和親切, 要根據孩子的年齡, 讓他理解自己的意思。 有的孩子說話發音不準, 口齒不清, 大多是因為在學說話時父母沒有注意糾正而習慣的。

2.不要說讓孩子妒忌的話。

很多成人喜歡講"你媽媽不喜歡你了, 喜歡隔壁小弟弟"來刺激孩子, 是很不對的。 也不要用比較的語氣刺激孩子, 如"你看人家多聰明, 一學就會, 你怎么這么笨。 "這都會引起孩子的妒忌心。

3.不要恐嚇孩子。

恐嚇會引起膽怯, 隨著年齡的增長, 知道恐嚇的話是假的 他也不怕了。 這將影響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

Advertisiment

4.不要在孩子面前講他人(特別是孩子的老師和孩子熟悉的鄰居)的壞話。 這對孩子會有不好影響。

5.家長要多用積極鼓勵性的語言。

家長要多用積極鼓勵性的語言, 少用消極、禁止性的語言。 如水倒翻在地上, 一般家長會說:"不要去踩, 你看弄得一塌糊涂了。 "有經驗的家長會說:"水倒在地上, 讓我們拿拖布把它擦干吧!"孩子會很高興的去做。

6.委托比命令好。

同樣叫孩子去做一件事, 講"去把畚箕拿來"和"幫媽媽把畚箕拿來"兩句話, 在成人聽起來差不多, 但孩子的感受卻很大的不同。 孩子不喜歡命令, 喜歡受人委托, 特別是3歲以上的孩子, 他覺得自己是"大人"了, 成人叫他做事, 他有一種被信任的滿足, 會非常興奮地搶著去做。

Advertisiment

7.孩子有強烈的好奇心, 容易接受暗示。

他喜歡聽成人講悄悄話。 也喜歡和成人講悄悄話。 例如, 一個孩子不肯吃青菜, 偶而吃了一些, 晚上爸爸媽媽就講"今天亮亮真乖, 吃了許多青菜’。 躺在床上的亮亮聽見了, 第二天吃得更起勁了。 一個孩子不肯給客人唱歌, 媽媽說:"我們來說個悄悄話, 商量一下唱什么好", 孩子就在媽媽耳邊說:"我唱一個小燕子"。

8.提問是個好方式。

2歲左右孩子就會提問, 開始比較簡單, 如"這是什么, 這是誰呀"。 3歲左右才會問"為什么?"這表示智力的開發。 父母對孩子用提問方法, 可以引起孩子的興趣, 啟發思維。 如"聽聽誰來了? 這是什么聲音?" "為什么風扇會轉呀?"等。 對孩子的提問要認真回答, 不可敷衍。

Advertisiment

怎樣判斷兒童是否有心理問題?

兒童心理問題包含兩個意思:其一兒童活動異常及表現與眾不同的情況, 即心理障礙。 二正常兒童與精神障礙之間的一種狀態, 常見兒童發育過程中出現的一些不太嚴重的心里或行為問題, 如膽小多動, 說謊口吃遺尿等。

如何判別心里是否有問題呢?當一個兒童心理行為或情感表現于大多數兒童不一樣時與他的社會環境、社會經歷及所受的教育相抵觸時或和他生活在一起的人造成持續、反復的痛苦時這名兒童就有心理問題。 需要及時到兒童心理醫生處咨詢。

父母離婚對兒童的影響

國內外研究證實父母離異對子女的影響遠遠大于離婚當事人, 父母離異后子女首先喪失感, 被遺棄感,不安全感,情緒低落,睡眠問題進食障礙,等身心問題,較常見的心理問題是焦慮,抑郁,恐懼,自卑,影響學習成績,男孩會出現攻擊,違紀,離家出走等行為問題,女孩則出現說謊,語言攻擊,敵意,社交性退縮等行為。

兒童出現心理問題怎么辦?

1冷靜對待,不緊張。

2改變不良的育兒態度,要認識到溺愛或粗暴都有增加心理衛生問題的危險性。改善家庭、學校的環境。

3到醫院做心理咨詢,早期發現兒童的心理衛生問題,以便及時矯治,獲得良好效果。

4開展心理行為指導,由多學科(兒科、精神科、衛生學、心理學及社會學等)的專業人員配合進行,重點進行行為障礙的矯治

被遺棄感,不安全感,情緒低落,睡眠問題進食障礙,等身心問題,較常見的心理問題是焦慮,抑郁,恐懼,自卑,影響學習成績,男孩會出現攻擊,違紀,離家出走等行為問題,女孩則出現說謊,語言攻擊,敵意,社交性退縮等行為。

兒童出現心理問題怎么辦?

1冷靜對待,不緊張。

2改變不良的育兒態度,要認識到溺愛或粗暴都有增加心理衛生問題的危險性。改善家庭、學校的環境。

3到醫院做心理咨詢,早期發現兒童的心理衛生問題,以便及時矯治,獲得良好效果。

4開展心理行為指導,由多學科(兒科、精神科、衛生學、心理學及社會學等)的專業人員配合進行,重點進行行為障礙的矯治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