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如何與小學家長溝通

現代的學校教育需要家長們的積極參與。 這有助於加深對孩子的認識和瞭解;有助於幫助孩子健康成長和發展;有助於指導, 引導孩子解決問題;也有助於更好的處理學生在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如何與小學家長溝通是很多老師頭疼的問題。 與家長溝通, 教師需要學會一些與家長溝通的技巧, 這樣就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與家長溝通的過程中, 我認為以下幾個方面很重要:

尊重是與家長溝通的前提

尊重家長是做好溝通的前提, 不能一見面就對家長指責學生的錯誤, 把學生家長當學生來教育。

Advertisiment
這樣會使溝通無法順利進行。 教育是理性的行為, 與家長的溝通更需要互相尊重。 儘管在教師與家長關係中, 教師起主導作用, 但他們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 不存在尊卑、高低之別。 因此, 教師必須尊重學生家長的人格, 特別是要尊重所謂“差生”和“不聽話”孩子家長的人格。 應該把家長放在對等的位置和家長溝通, 而不要拿對自己的學生說話的語氣居高臨下的和家長交流。 否則, 很容易造成家長對老師的抵觸和不認同, 就不能很好的和家長進行溝通。 也會對孩子的心理產生不好的影響。

要明白, 和家長溝通的目的是探討孩子出現問題的原因, 找出解決的辦法, 而不是把學生家長當做出氣筒。 對教育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Advertisiment
首先要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還要客觀地分析問題的癥結所在, 公正地評價學生的表現和家長的家庭教育工作, 與家長共同研究解決問題的方法。 這樣才能使得家長積極的參與到教學中來, 對孩子的教育形成一個互動的局面, 才能增進教師對一個學生的全面的瞭解。 這種“互補性溝通”會更好的幫助出現問題的學生解決成長過程中的“小”問題。

“家訪”是與家長溝通的重要手段

家訪是教師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 是把學校與家庭緊密結合的有效形式, 通過家訪, 可以加強學校與家庭的聯繫, 也可以讓家長及時瞭解子女在校的表現, 教師也可以通過家訪瞭解學生在家的表現與在校是否一致。 總之,

Advertisiment
家訪在教育工作中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隨著手機、電腦及通訊器材的普及, 現在的教師很多都採用電話、郵件等方式和家長溝通。

每個學生都有一個家庭, 每個家庭都各不相同。 很多時候學生的問題是由家庭的因素造成的。 相對來說, 傳統家訪能讓教師清楚地瞭解家長對孩子的一些想法, 以及學生的家庭背景和生活環境, 進一步掌握學生的個性特點、行為習慣、內心情感等, 有利於教師開展有針對性、個性化的教育。 另一方面, 傳統家訪能讓教師和家長面對面地交流, 這種情感的交流會讓家長感覺到教師不再高高在上, 而是一個普通朋友, 縮短了教師和家長之間的距離, 使家長更樂意和教師配合, 更好地關注孩子成長。

Advertisiment
所以我們家訪的時候應該注意新舊方式的結合, 使溝通達到預期的效果。 另外, 在家訪時要講點藝術性, 家訪不是告學生的狀, 反映情況要講究點策略, 語氣要婉轉、和氣, 從成績入手, 以表揚為主, 進行疏導, 使家長樂於接受, 願與我們配合, 共同把教育孩子的工作做好。

真誠是與家長溝通的催化劑

每個家長的文化層次和素質修養都不盡相同。 對教育工作的認識也不一樣。 有的家長認為, 我把孩子送到學校, 我的孩子在學校出了問題, 就是學校的責任。 這時溝通就顯得尤為重要。 要讓家長理解學校, 理解老師。 最好的事實是學生對你的喜歡、對你的愛, 用學生對你的肯定開啟家長的心扉, 讓學生架起你和家長溝通的橋樑,

Advertisiment
家長自然會被軟化, 給你多一些理解, 家長會認同我們的教育措施, 使你的教育教學工作少一些阻力。 由於學生家長與教師的接觸不多, 與教師溝通交流時, 不容易做到暢所欲言。 我們應該轉換角色, 把自己當作這個家庭的朋友, 與家長說話就變得容易多了。

為了讓家長知道你對他的孩子特別重視, 事前要充分瞭解學生, 包括學習成績、性格特點、優點和缺點、家庭基本情況以及你為這個孩子做了哪些工作等, 最好擬一個簡單的提綱。 這樣在與家長交流時, 就能讓他產生老師對他的孩子特別重視的感覺以及老師工作細緻、認真負責的好印象。 這樣從情感上就更容易溝通。 讓家長表達他的意見很重要, 謙虛誠懇,專心傾聽,會讓家長感到自己很受重視。即使是一個牢騷滿腹、怨氣沖天,甚至最不容易對付的家長,如果我們真誠以待,常會被“軟化”得通情達理。要認真耐心地聽家長傾訴,同時要表現出對家長心情的理解,坦誠地與家長交流,這樣可以對學生情況有更全面的瞭解。

確實在我們的教學工作中,教師與家長溝通時的方式無處不在,涉及的內容更是方方面面,但一定要注意向家長“多報喜,巧報憂”,更要把教師自己對學生的那份濃濃的愛心、耐心和責任心充分地流露給家長,讓家長深切的感受到教師是真心實意地關心愛護他的孩子。老師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讓孩子能夠成為一個優秀的學生,那麼我們工作一定能夠得到家長的理解、支援和配合,也一定能夠獲得比較滿意的效果。也只有這樣,才能達到互相配合,和諧施教,共育新人的目的。

謙虛誠懇,專心傾聽,會讓家長感到自己很受重視。即使是一個牢騷滿腹、怨氣沖天,甚至最不容易對付的家長,如果我們真誠以待,常會被“軟化”得通情達理。要認真耐心地聽家長傾訴,同時要表現出對家長心情的理解,坦誠地與家長交流,這樣可以對學生情況有更全面的瞭解。

確實在我們的教學工作中,教師與家長溝通時的方式無處不在,涉及的內容更是方方面面,但一定要注意向家長“多報喜,巧報憂”,更要把教師自己對學生的那份濃濃的愛心、耐心和責任心充分地流露給家長,讓家長深切的感受到教師是真心實意地關心愛護他的孩子。老師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讓孩子能夠成為一個優秀的學生,那麼我們工作一定能夠得到家長的理解、支援和配合,也一定能夠獲得比較滿意的效果。也只有這樣,才能達到互相配合,和諧施教,共育新人的目的。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