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出生的寶寶雖然不會說話, 可作為新手爸媽仍然可以多跟寶寶進行交流, 讓寶寶知道爸爸媽媽在他身邊, 才能感到足夠的安全感, 同時也有利於親子關係哦。
新生兒是天才的外交家, 喜歡與人交流, 喜歡看人的五官, 喜歡父母親熱切的懷抱和撫摸。 經常與父母親面對面交流的新生兒, 其認知水準明顯高於缺乏交流與關愛的小兒。 新生兒與外界的交流方式比較特殊, 新生兒會哭、會自發性微笑、會用眼睛不停的尋找和注視, 會發出聲音, 會不停的扭動身體並揮舞自己的手腳。
Advertisiment
母嬰4種交流可讓寶寶更聰明
觸覺交流
母嬰間的觸覺交流, 最常見的是母親為嬰兒授乳。 因為, 授乳已不單是為嬰兒提供生長發育的營養,
Advertisiment
視覺交流
嬰兒出生一月左右, 視網膜已經形成, 但中心凹尚未發育成熟, 故其可見距離不會超過40釐米, 可見區限於45度, 幾乎只能見到眼睛正前方。 不過, 此時他們對於人臉, 特別是人眼已有識別能力。 母親在餵奶時, 總會發現嬰兒邊吃邊用眼睛直視著自己的眼睛,
Advertisiment
嗅覺交流
生物學研究證實, 人類在視覺相當發達後, 嗅覺便開始退化了。 但是, 嬰兒的嗅覺卻相當靈敏。 剛出生幾天的嬰兒, 便能聞出氣味的好壞。 在試驗中, 如果把浸過母乳的布片靠近嬰兒鼻端, 嬰兒會頓時止哭而做出尋乳的姿態。 由於嬰兒能嗅出是不是母親, 故高橋提出, 嬰兒期由母親陪睡可產生良性刺激,
Advertisiment
聽覺交流
研究表明, 嬰兒出生一周後, 即能分辨出人聲或物聲。 這是因為, 嬰兒自出生起, 便有聲響需要, 並能從各聲響中產生“誘發效應”, 從而很快以聲音辨別是不是母親。 可別小看母親與嬰兒間的“對話”, 細心的母親會發現, 在對嬰兒說話時, 他會動手動足, 一副滿足的模樣。 更重要的是, 多與嬰兒“對話”, 可使大腦正處在急劇發育中的嬰兒, 很快牙牙學語, 為日後語言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事實上, 缺乏母嬰語言交流的嬰兒,
Advertisiment
注意寶寶的作息規律
新生兒的話每天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睡覺的, 每天只是在餓了或者是尿了, 不舒服了才會醒了, 父母要注意寶寶的作息時間, 充足的睡眠可以促進寶寶的大腦發育, 不要打擾寶寶的美夢, 要在寶寶醒來的時候與之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