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已經知道, 嬰兒出生後, 不僅需要父母在生活上給以悉心照顧, 而且需要在心理上獲得滿足。 新生兒的心理需求和感情需要表明, 新生兒已經擁有自己較為豐富的感情, 並能通過各種方式來表達。 儘管新生小嬰兒不會說話, 可他的小眼睛可以成為我們瞭解他情緒的窗戶, 有的寶寶已經可以用微笑來表達他的愉悅, 他的聲音又是我們解讀他喜怒哀樂的情緒變化的主要途徑。 家長需細心觀察和體驗自己寶寶各方面的特點, 來理解當時的感情和需求, 給予正確的處理, 並注意與嬰兒進行感情交流。
Advertisiment
☆互相注視是感情交流的開始
媽媽在哺乳後可以抱起寶寶, 並對他溫柔說話來引導寶寶目光注視自己(最佳距離是20釐米)。 寶寶的注視會讓媽媽感到很高興, 對寶寶的百般疼愛會讓媽媽不由自主地把寶寶緊緊擁抱在懷裡;媽媽溫暖的懷抱和滿含疼愛的眼神會讓寶寶顯露出愉悅的情緒。
您知道嗎?
美國學者文尼柯茨博士認為, “最早的母親貫注”對新生兒來說是很有幫助的, 這是一個能提高敏感性的時期, 在生後要持續幾個星期, 有助於寶寶的個性形成、智力發育及感覺發展提供條件和環境。
☆用愛的語言和寶寶交流感情
新生寶寶不會說話,
Advertisiment
☆關注寶寶不同的聲音, 體察其感情需求
不會言語的寶寶會用聲音來表達自己的情緒, 需要父母細心體察並能積極滿足他們的心理需求。
Advertisiment
于博士溫馨提示
和新生兒進行情感交流最主要建立的就是彼此間的“安全感”和“熟悉感”。 建立“安全感”和“熟悉感”要做到以下幾點。 。 ?
1.寶寶哭泣的時候, 父母要非常關注並能很快地出現在他面前, 輕輕抱起他,
Advertisiment
2.寶寶心情好會安靜地注視著父母, 這時, 父母要用充滿愛的目光來回應他。
3.寶寶遇到陌生人、沒有吃過的東西、碰到不瞭解的物體發出的聲響和動靜時, 他想馬上觸摸到父母。 父母應該儘快的讓他感覺到你的存在, 並用溫柔話語和輕輕的撫摸來安慰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