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大約在出生1年後, 才會開始有意義的口語溝通。 在此之前, 寶寶倚賴非語言的溝通方式來表達他的情感與想法的。 除了以哭做為直接的溝通之外, 身體語言如臉部的表情、手臂與腳的擺動都是。 在此期間, 你越瞭解他們的身體語言, 就越能拉近你與寶寶之間的情感聯結, 也越能鼓勵他使用非語言的方式作為有效的溝通。
非語言溝通方式
寶寶在15個月大之前, 通常會用6種基本的非語言方式, 來表達他們的情緒。
1、哭
這是出於本能且最直接的溝通方式, 以此讓照顧者知道他是不快樂的。 剛出生的時候,
Advertisiment
2、面部表情
臉部的表情可以表達的情緒, 包括快樂、悲傷、滿足、不舒服、疲倦、害怕、尋找、生氣等。
3、手掌與手臂的揮動
幾個月大的時候, 寶寶會開始用手碰觸他想要的東西, 或者推開靠近他的人, 能清楚地表達他的欲望, 要瞭解他心裡的想法, 其實並不是那麼困難的事情。
4、腿與腳的擺動
當寶寶躺在搖籃中, 強而有力地踢著他的雙腳時, 通常表示他此刻很高興或是很興奮, 不過, 也有可能是他不高興或痛苦, 父母要配合他的臉部表情或其他肢體語言所傳達出的訊息, 一起解讀。
5、身體動作
如果寶寶扭曲身體想要離開你的懷抱或他的小床,
Advertisiment
6、身體的接觸
寶寶依偎在你的臂彎中, 表示他很自在, 而且很享受跟你在一起的時光。 反之, 如果他猛烈地掙扎著要離開, 則表示他不喜歡和你相伴。
你給寶寶的回應越多, 表示你越瞭解他的肢體語言, 這對寶寶以後的語言發展也有很大的益處。 所以試著去瞭解寶寶非語言溝通的方式, 你會很快發現, 你能夠明白他想表達的意思, 也就是你能夠正確瞭解他的“語言”。 舉例來說, 當你幫他換掉濕濕的尿布之後, 他停止了哭泣, 這表示你解讀寶寶“語言”的能力越來越強, 自然也會增加寶寶對你的信任。 記住, 同一個姿勢有不同的意義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