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規範孩子的行為?其實很多時候不是孩子不聽話,
是因為你重複的不夠多。
當發現孩子存在某個缺點的時候,
你要不斷的重複重複再重複,
直到她完全聽懂意識到自己錯了你再住口。
》》孩子的成長你準備好了嗎
怎樣培養孩子的良好行為習慣
(1)讓孩子明白好習慣與壞習慣的是非
在生活中, 爸爸媽媽如經常誇獎孩子好的行為, 批評和抑制不好的行為, 孩子逐漸就會懂得應該怎樣, 不應該怎樣, 進而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2)注意孩子的不良苗頭, 防患於未然
Advertisiment
(3)對孩子進行法律常識教育
增強孩子的法律意識, 讓孩子明白哪些是違法行為, 孩子只有懂得了社會規範, 才會逐漸增強法制觀念, 才不至於去做違法的事情。
(4)規定必要的家規
國有國法, 校有校紀, 家應有家規。 針對孩子和家庭實際, 制定一些家規, 並讓孩子切實遵守。 如, 不經過爸爸媽媽允許, 不可擅自拿家裡的錢出去亂花, 不許把別人的東西拿回家等等, 這對孩子養成遵紀守法的習慣是很有幫助的。
如何處理孩子的撒謊行為
●信任孩子, 尊重孩子。 家長無端懷疑孩子的誠實, 會導致他的心理發生不良變化,
Advertisiment
●關愛孩子, 尊重、信任他。 如:創設一個良好的、民主的生活環境;對孩子的期望不過高;有關孩子的事情讓孩子參加討論;等等。 這些都有助於孩子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 不說謊。
●堅持正面教育為主的原則。 對孩子多表揚, 少批評。 多稱讚和鼓勵孩子的良好行為, 特別是當他有表現誠實的行為時, 應予以特別關注, 盡可能幫助他解決問題, 使其懂得誠實的價值。
●耐心細緻的說服教育。 家長平時要善於發現問題, 消滅問題于萌芽狀態。 處理問題時要和風細雨的耐心教導,
Advertisiment
●家校結合, 發揮合力的功能。 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不一致, 常是產生不誠實行為的主要原因。 教師與家長的各自為戰給孩子說謊行為提供了有空可鑽的機會, 家長應經常主動和老師聯繫, 共同配合, 使孩子真正家校表現一致, 不說謊。
●以身示範, 讓孩子積累正面的道德經驗。 心理學的研究和教育實踐表明, 一個人在思想品德上所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
Advertisiment
●培養孩子的自我教育能力。 通過加強道德修養和有意識的社會實踐, 如和孩子講講“狼來了”、“華盛頓的故事”等, 引導孩子分析、判別, 使孩子積極主動地進行思想鬥爭和行為控制, 使正確的思想和行為戰勝不正確的思想行為, 逐步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