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小孩子進入幼稚園開始集體生活中,
會表現出很強的侵犯行為。
老師反映她經常莫名其妙地抓、打別的小朋友,
老師根本沒法管教。
那麼如何規避孩子的侵犯行為?下面我們來看看母嬰專家的介紹:
![](/images/lazyload.gif)
Advertisiment
其實, 侵犯行為、恃強淩弱行為以及破壞行為都是孩子希望得到説明的信號。 這些行為常常是由於父母的忽視造成, 比如把孩子留下不管, 懲罰過度, 嬌慣縱容, 以及太多的打罵等。
如何規避孩子的侵犯行為呢?最好是在他剛開始顯示出侵犯的苗頭時, 就要消滅這種行為, 但不要懲罰和打罵孩子, 那只會讓情況更糟。 家長應清楚地聲明你不能容忍這種行為, 如果孩子堅持不改的話, 那麼除了家長的不贊成他將一無所獲。 當然, 家長也應該表示, 若是他能改的話, 你會給予獎勵和讚揚他的努力。 若是這種侵犯行為嚴重擾亂了孩子的生活,
Advertisiment
與此同時, 建議家長多檢討自己, 可能正是因為你對孩子簡單粗暴, 才導致孩子的性格乖張, 讓他學會了打罵別人。 而要消除這種消極影響, 也許要花費很多年的時間。
母嬰專家提醒:知道了如何規避孩子的侵犯行為, 我們要注意自己的教育方式。 即便孩子犯錯, 也不要動不動就責備, 要多些耐心, 才能加強親子間的溝通和交流, 以讚美和鼓勵教育為主, 這對孩子的成長更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