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如何解決孩子的不合群

當家長們面對自己的寶寶出現不合群的現象的時候, 都會覺得特別的苦惱, 為什麼別人家的孩子那麼喜歡和別的孩子一起玩, 就自己的孩子總躲在一旁。 下面就讓我們一起解決這個問題。

如何解決孩子的不合群

如何面對寶寶的無理要求

一歲多的寶寶, 常常會有無理要求, 或者是無理行為。 媽媽們認為, 最好不要輕易答應寶寶的無理要求, 不要受到寶寶的要脅, 否則就等於縱容寶寶成為一個不明事理、任性、不可理喻的壞寶寶。 如寶寶有想去月球上的“無理要求”, 爸爸媽媽應該儘量用寶寶能夠理解的語言告訴寶寶,

Advertisiment
宇航員能夠到月亮上去, 等寶寶長大了, 做一名宇航員就可以飛到月球上去了。 寶寶或許聽不懂媽媽的話, 但這會在寶寶幼小的心靈中打下烙印, 慢慢地, “當宇航員能登上月球”就可能成為寶寶的夢想。 媽媽以這樣的心態面對寶寶的“無理要求”, 和寶寶的對峙就會少很多, 寶寶的好奇心也就不會被壓抑下去, 寶寶們就會成為有巨大創新能力的開拓者。

如何面對寶寶不合群

到了這個月齡, 有的寶寶開始喜歡和小朋友在一起玩耍, 有的卻仍然喜歡獨自玩耍。 有的和小朋友在一起時, 可能還會對小朋友發起攻擊, 面對受到攻擊而哭泣的小朋友, 無動於衷。 這是不是寶寶有攻擊性且內心冷漠呢?寶寶與小朋友最初的交往,

Advertisiment
大多是圍繞著玩具和某樣東西展開的, 對小朋友本身並不感興趣。 這時的寶寶仍然喜歡和父母在一起, 把父母當作最好的夥伴。 寶寶和哪個小朋友玩耍, 不是主觀選擇的, 其他小朋友和寶寶玩耍也不是主觀選擇的, 吸引雙方在一起玩耍的媒介, 往往是某個他們共同感興趣的玩具。 既然寶寶不把小朋友作為交往的主體, 當然對小朋友就不會關心了, 甚至還會因為小朋友佔有他喜歡的玩具而發起進攻。 這麼大的寶寶對東西的歸屬權還不理解, 在寶寶眼裡所有的東西都是他的。

自我與分享

當寶寶意識到“自我”時, 說得最多的是“我的”。 不能認為這是寶寶自私的表現, 這是自我意識形成過程中出現的一個現象。

Advertisiment
媽媽要知道, 分享不是寶寶與生俱來的, 爸爸媽媽要有意識地讓寶寶學會分享, 讓寶寶從分享中得到快樂。 比如, 爸爸給媽媽削一個蘋果, 媽媽說我們一起吃吧, 爸爸把蘋果一分為三。 媽媽說蘋果好甜呀, 爸爸說你買的蘋果真好, 寶寶也一同快樂品嘗, 三個人共同分享吃蘋果的快樂。 還有很多這樣的分享, 爸爸媽媽給寶寶做出示範, 讓寶寶體會到快樂。 只有自我, 沒有他人的人是自私的。 但沒有自我的人, 是沒有自信心的人, 是容易產生怨氣的人。 所以, 媽媽既不要打擊寶寶的自我意識, 又要積極地引導寶寶學會尊重他人, 學會分享快樂。 分享不是寶寶自發的行為, 需要父母去引導。 培養寶寶健全的人格,
Advertisiment
爸爸媽媽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面對發脾氣的寶寶

寶寶對外界事物已經有了粗淺的認識, 也有了最初的內心感受能力, 並逐漸形成了自我意識。 但因受自身行為能力的限制, 常常因為不能夠實現某些想法感到沮喪。 寶寶的自信心也會受到打擊, 也會體味到挫敗感。 當寶寶處於這種狀態時, 就會通過發脾氣來緩解內心的壓力。 比如寶寶要用積木搭建一棟他想像中的大樓, 但由於技巧不足, 無論怎樣努力, 都不能搭成, 所以寶寶就會把積木扔得滿地, 並發出憤怒的喊叫。

寶寶發脾氣時, 父母最好的做法就是保持冷靜、平和的心態, 等寶寶脾氣過了, 再耐心地詢問寶寶發脾氣的原因。 用寶寶能夠聽得懂的語言勸導,

Advertisiment
並明確地告訴寶寶, 發脾氣本身是錯誤的。 培養寶寶遇到問題有效溝通的能力, 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父母要有極大的耐心, 應對處於執拗期的寶寶。

與寶寶建立溝通的橋樑

寶寶有了自我主張, 越來越有主意了, 開始喜歡別人聽從自己的安排。 能夠獨立行走和自由運動, 給寶寶創造了探索未知事物的有利條件。 而另一方面, 隨著寶寶的長大, 父母對寶寶的期望值提高了, 開始不能容忍寶寶犯錯, 這就使得父母和寶寶之間產生矛盾。 因此, 父母與寶寶之間建立良好的溝通和交流機制, 是寶寶成長過程中極其重要的環節。 因為對流動著的水感興趣, 寶寶在水龍頭下沒完沒了地洗手, 袖子濕了, 水灑滿一地, 寶寶全然不在乎, 完全沉浸在玩水的快樂之中。這時,如果媽媽試圖用語言來阻止寶寶玩水,恐怕沒有任何效果。如果硬是把寶寶抱離現場,可能會導致寶寶哭鬧。如何與寶寶進行有效的溝通呢?轉移寶寶的興趣點,用寶寶更感興趣的事物把寶寶引離現場。當寶寶能夠放棄玩水時,再和寶寶進行交流,告訴寶寶不能讓水這樣白白地流走,否則,沒有水了,還怎麼給寶寶洗澡、燒水做飯呢。

尊重但不溺愛不放縱

寶寶就像小樹苗,是需要修剪的。我並不反對對寶寶施以適當的教育,我所反對的是對寶寶施以不適當的教育,是以我們成年人的思想對寶寶施以強制性的教育。不能因為自己是父母,就不需要理解寶寶、尊重寶寶了。小樹之所以能夠長成大樹,靠的是土地提供的營養和水分,還有太陽提供的光照,而不僅僅是靠修剪。如果修剪不當,也會傷害小樹。因此,當你決定“修剪”寶寶時,首先要思考一下:你理解寶寶嗎?你是否瞭解此年齡段寶寶的特點?你是否試圖走進寶寶的內心世界?只有先去瞭解寶寶,才能有資格教育寶寶。否則,你與寶寶的距離將拉得越來越遠。當你發現這個距離時,可能為時已晚,一切都不可從頭再來,因為寶寶的成長過程只有一次。有些父母可能認為,3歲以內的寶寶似乎不存在這樣的問題。不是的,我在工作中,經常接觸到一些中小學生心理危機問題。在給寶寶們做心理輔導時,我發現,很多寶寶的心理問題都可追溯到幼時的養育經歷。如果爸爸媽媽從一開始就注意到這一點,從一開始就知道怎麼做,就不會發生後來的問題。但爸爸媽媽大都表現出無奈,更覺得自己無辜:為寶寶付出了巨大的艱辛,到頭來換取的是心理不健康的寶寶,真是有冤無處申呀。

小編總結:家長們在發現自己的孩子不合群的時候,應該不要抱怨,而是要找出孩子身上的問題和自己身上的問題,及時的給孩子進行開導,因為,不合群的這個毛病如果不能及時的解決會影響孩子的成長甚至會影響孩子將來的工作。

完全沉浸在玩水的快樂之中。這時,如果媽媽試圖用語言來阻止寶寶玩水,恐怕沒有任何效果。如果硬是把寶寶抱離現場,可能會導致寶寶哭鬧。如何與寶寶進行有效的溝通呢?轉移寶寶的興趣點,用寶寶更感興趣的事物把寶寶引離現場。當寶寶能夠放棄玩水時,再和寶寶進行交流,告訴寶寶不能讓水這樣白白地流走,否則,沒有水了,還怎麼給寶寶洗澡、燒水做飯呢。

尊重但不溺愛不放縱

寶寶就像小樹苗,是需要修剪的。我並不反對對寶寶施以適當的教育,我所反對的是對寶寶施以不適當的教育,是以我們成年人的思想對寶寶施以強制性的教育。不能因為自己是父母,就不需要理解寶寶、尊重寶寶了。小樹之所以能夠長成大樹,靠的是土地提供的營養和水分,還有太陽提供的光照,而不僅僅是靠修剪。如果修剪不當,也會傷害小樹。因此,當你決定“修剪”寶寶時,首先要思考一下:你理解寶寶嗎?你是否瞭解此年齡段寶寶的特點?你是否試圖走進寶寶的內心世界?只有先去瞭解寶寶,才能有資格教育寶寶。否則,你與寶寶的距離將拉得越來越遠。當你發現這個距離時,可能為時已晚,一切都不可從頭再來,因為寶寶的成長過程只有一次。有些父母可能認為,3歲以內的寶寶似乎不存在這樣的問題。不是的,我在工作中,經常接觸到一些中小學生心理危機問題。在給寶寶們做心理輔導時,我發現,很多寶寶的心理問題都可追溯到幼時的養育經歷。如果爸爸媽媽從一開始就注意到這一點,從一開始就知道怎麼做,就不會發生後來的問題。但爸爸媽媽大都表現出無奈,更覺得自己無辜:為寶寶付出了巨大的艱辛,到頭來換取的是心理不健康的寶寶,真是有冤無處申呀。

小編總結:家長們在發現自己的孩子不合群的時候,應該不要抱怨,而是要找出孩子身上的問題和自己身上的問題,及時的給孩子進行開導,因為,不合群的這個毛病如果不能及時的解決會影響孩子的成長甚至會影響孩子將來的工作。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