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先生忽然發現他12歲的寶貝女兒姍姍近來行動有些反常, 常常早出晚歸, 而且家裡還時常有陌生的男孩打電話來, 說是找姍姍的。 這天晚上, 馮先生聽到姍姍在自己的房間打了好長一個電話, 就決定問個究竟。
“是誰打來的電話?”
“一位同學。 ”聽到父親責問的語氣, 姍姍馬上警覺起來。
“一位同學?小丫頭, 別在你爸爸面前耍小聰明。 那你告訴我, 那個經常打電話來找你的男孩是誰?和你是什麼關係?這幾天晚上, 你又到哪兒鬼混去了, 直到半夜三更才回來?你說呀!”
姍姍顯然有些承受不了。 “我……我……我去和社會上的流氓鬼混去了,
Advertisiment
說完這話, 姍姍理也不理驚得目瞪口呆、氣得臉色蒼白的父親, 沖進自己的房間, “砰”的一聲鎖上房門, 此後任馮先生夫婦怎麼叫門也不打開。
馮先生和妻子隨後分析了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 首先是馮先生憑藉平常的現象, 依靠先入為主的觀念, 已經認定姍姍的行為有問題有危險, 隨即潛意識中早已認定女兒變壞了。 這種出發點就容易導致姍姍的反抗態度。 話又說回來, 即使姍姍真的行為有錯, 小姑娘犯錯也是難免的。 更為關鍵的是馮先生和女兒說話的方式及語氣並沒有足夠地表達出他對女兒的關心和愛, 相反, 顯露更多的是對女兒的無端指責、不信任、懷疑和仇視。 不平等的地位就不可能有真正平等坦誠的情感交流。
Advertisiment
第二天, 女兒一回家, 馮先生就望著女兒說:“孩子, 願意和爸爸聊聊嗎?”
“有什麼可聊的?”姍姍態度仍然對立和冷淡。
馮先生看在眼裡, 仍然鎮定地對坐下來的女兒說:“我昨天晚上不問青紅皂白就胡亂地猜測, 無端地責駡你, 你一定認為我所關心的根本就不是你, 是成心要挑你的毛病, 和你作對, 是嗎?”
姍姍嗚嗚地哭了起來:“是的, 我覺得我對你和媽媽只是一種無法擺脫的負擔, 在你們的心中, 我已經是一個罪不可赦的壞女孩。 ”
“孩子, 你是知道的, 根本不是你想的那樣。 我和你媽媽無論何時, 都是你最值得依賴的朋友。 也許, 昨天晚上我的話傷害了你,
Advertisiment
姍姍終於徹底緩和了態度, 將信將疑望著父親。 馮先生接著說:“昨天晚上, 看到你傷心的樣子, 我很心痛, 真的為自己不能心平氣和地和你談話感到抱歉和內疚。 ”
姍姍終於重新信任父親了, 她撲到父親的懷裡, 嗚嗚地哭著說:“爸爸, 不要說了, 都是我不好。 你知道嗎?昨天晚上我也好想和你談談, 讓你幫我一把。 我真的好怕呀!”
“好了, 孩子, 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無論如何爸爸都會全心全意地愛護你的。 如果信任爸爸的話, 就把你的心事說出來,
Advertisiment
原來, 姍姍在學校認識了一個年齡很大的男孩。 後來他竟然向姍姍表示出不同於他人的好感來。 開始姍姍還不覺得有什麼, 後來終於朦朦朧朧地明白了什麼, 心中很是害怕。
馮先生聽完後, 並沒有責備姍姍, 而是親切地抱起女兒, 高興地說:“看, 我們的寶貝女兒, 長成大姑娘了, 也有自己的心事了。 實際上這種情況, 每個女孩子都會遇到的。 無論何時, 父母都是你值得信賴的朋友。 讓我們來共同面對, 好嗎?”
馮先生隨後和女兒姍姍共同討論了怎麼有效地保護自己, 怎麼應付目前的情況。
任何單方面的批評都是無效的, 它只能在你與孩子之間造成隔閡, 而不是真正的交流。 真正的理解意味著要採取一種寬容和傾聽的姿態而不是先入為主的姿態與孩子進行交流。
Advertisiment
只有那些真誠地接納孩子, 由衷地欣賞孩子的父母, 才會得到孩子由衷的認可。 當孩子出現問題的時候, 請你記得說一聲:“無論何時, 父母都是你值得信賴的朋友。 讓我們來共同面對, 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