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如何説明寶寶度過語言理解關鍵期

寶寶大腦皮層的“威尼基區”負責理解語言的意義, 8~12月正是這部分腦區發展最快的時期。 相應的, 這段時期也是語言發展中語義理解的關鍵期。

儘管7、8個月的寶寶還不會說話, 但是他們已經能理解成人常用的一些字、詞和句子的意義。 寶寶7個月時, 家長可以教寶寶認識周圍生活中常接觸的事物名稱, 如床上用品、餐具、傢俱、食品、家用電器、玩具等。 雖然很長一段時間內, 寶寶依然不會真正說話, 但是這段時期對詞語涵義的積累, 是寶寶以後語言發展的重要基礎。

寶寶經常聽到大人們的發音, 漸漸能夠把一些固定的發音和特定的人或物聯繫起來。

Advertisiment
寶寶能聽懂的詞越多, 聽話能力越強。 具體方法是:大人反復說出來某物體名稱, 並用手指給寶寶看, 使寶寶把語言與實物聯繫起來。 例如大人指著小鬧鐘說:“這是鬧鐘、鬧鐘。 ”讓寶寶摸摸鬧鐘, 大人繼續說:“寶寶摸鬧鐘。 ”經過幾次訓練, 大人問寶寶:“鬧鐘在哪裡?”寶寶就會指著小鬧鐘, 這表示寶寶已聽懂這句話了。 寶寶聽得多了, 就能為馬上要進入的語言理解關鍵期打下良好的基礎。 在成長階梯的課程體系中, 0-1歲親子遊戲之一的“把它拿給我”就是鍛煉寶寶在聽大人文字表達的同時, 引導寶寶認識物體, 並且做出將物體轉移, 交給父母這一系列動作運動能力鍛煉的過程。

注意,

Advertisiment
一定要談論此時此地、寶寶視野內的事物, 而不是明天或者隔壁的事情, 因為這麼大的寶寶還沒有抽象思維的能力, 只能理解具體而實際的事情。

友情小貼士:

培養寶寶對字義的理解和加深記憶的方法:

1、面對事物加深理解

環境對於孩子認識字是第一重要的。 在我們的周圍生活中, 每天都會接觸到大量的書面文字:電視裡的廣告文字、食品包裝袋上的彩色文字、速食店的店招、路邊的路牌等。 讓孩子領會到語感, 而且能夠培養他對周圍環境的興趣。

爸爸媽媽完全可以看到什麼就讓孩子學什麼, 如看到來來往往的汽車就學“車”(汽車、火車、卡車、警車……);看到樹就學“樹”(楊樹、柳樹、松樹、大樹……)。 這樣, 一方面可以利用這些漢字的環境效應,

Advertisiment
通過身臨其境的感受來加深對漢字的理解;一方面, 還能培養孩子愛觀察、愛提問的好習慣。

2、重複閱讀加深他們的記憶

寶寶的語言智慧的發展就是通過他對文字的音、形、義, “聽、說、讀、寫”這四個方面來認識的。 所以寶寶雖小, 爸媽仍可以用很輕鬆、簡單的方式提升他的語言智慧, 例如:說話的時候可以和寶寶臉對臉讓寶寶看到口型, 把語速放慢。 大聲反復地為寶寶朗讀, 可以讓他們感知句子的模式, 增強對句子結構的理解, 並促進語言的發展。 並可以加深寶寶對個別字義的理解。

3、遊戲可以吸引寶寶的注意力

利用遊戲讓寶寶來接觸有關事和物:比如用筷子擊打餐桌上的各種餐具發出各種不同的響聲;出去遊玩引導寶寶傾聽大自然的各種聲音,

Advertisiment
蟲鳴、鳥叫、雨滴、風吹等等, 在認識中培養他對聲音的敏感。 吸引寶寶的注意力, 使寶寶對物體的印象加深。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