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如何調控幼兒情緒?

情緒不僅能影響人的身體健康, 而且還會影響人的心理健康, 良好的情緒對幼兒身心健康發展具有極強的促進作用。 因此, 對幼兒情緒進行調控是十分必要的。 作為孩子的啟蒙教師, 我們肩上擔負著重大責任。 在教育工作中, 我們應該時刻以幼兒為主體, 關心、善待每一個孩子, 密切關注孩子的情緒變化, 及時進行心理疏導, 積極尋找宣洩不良情緒的方式, 説明孩子形成良好的情緒。

幼兒消極情緒種類

1. 暴怒

暴怒是幼兒比較容易產生的情緒, 當幼兒的要求沒有被滿足的時候, 他便會出現尖叫、哭鬧、打人踢人、撕扯衣服等舉動。

Advertisiment
當幼兒暴怒發作時, 其行為往往無法阻止, 直到幼兒的要求被滿足或無人理睬時方才停止。

當孩子產生暴怒情緒時, 強行阻止只能讓孩子的情緒無處表達, 應該要求孩子用語言表達自己想說的話, 盡可能說出自己生氣的原因。 有時, 孩子並不能準確說出原因, 家長或老師可以適當給予提示, 幫助孩子回想生氣的理由, 對孩子的情緒表示理解, 鼓勵孩子學會用語言表達想法。

2. 焦慮

焦慮是一種情緒障礙, 表現為幼兒對周圍環境的緊張和不安, 年紀越小的幼兒越容易發生這樣的情況, 最常接觸的便是我們所說的“分離焦慮”。 過分緊張、多汗、尿頻等也是幼兒比較嚴重的焦慮症狀。

當孩子因為焦慮而出現悲傷的情緒時,

Advertisiment
成人無須過多干預, 只要坐在孩子身邊, 靠著孩子或者抱著孩子, 讓孩子感受到關懷和理解, 給孩子宣洩情緒的機會。 要讓孩子明白, 哭不是一件難為情的事情, 是人的正常情緒。

3. 恐懼

恐懼是幼兒比較容易發生的另一種消極情緒, 表現為對動物、水電、天氣、某種職業的人一種莫名的恐懼。 一些恐懼隨著幼兒的成長逐漸消退, 這是比較正常的現象。 有些幼兒到了一定的年齡, 還存在對某種事物的恐懼心理, 應引起重視。

如果孩子不知道害怕就很容易遇到危險, 如果恐懼過多就會影響正常生活。 要想讓孩子克服恐懼心理, 就要理解孩子的恐懼, 耐心傾聽孩子的談話, 找到困擾孩子、讓孩子產生恐懼的原因。

Advertisiment
在孩提時代, 幾乎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過恐懼心理, 關鍵是家長要進行疏導, 説明孩子走出恐懼的陰影, 減少恐懼對孩子造成的傷害。

幼兒消極情緒指導策略

教育部在頒佈的《幼稚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指出:“幼稚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首位。 教師要以關懷、接納、尊重的態度與幼兒交往, 耐心傾聽, 努力理解幼兒的想法和感受, 支持、鼓勵他們大膽探索與表達。 ”教師對於幼兒的情緒情感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 教師可以運用以下對策, 幫助和引導幼兒形成良好的情緒。

1. 以積極的情緒感染幼兒

幼兒的情緒比較不穩定, 容易受周圍人尤其是成人的影響, 要想幼兒保持愉快的心情,

Advertisiment
教師必須樹立榜樣。 每天早晨幼兒入園時, 教師可以用親切的態度和孩子打招呼, 用微笑迎接每一個孩子, 激發幼兒對幼稚園、對教師的好感。 長此以往, 孩子置身于愉快的氛圍中, 自然可以獲得積極的情緒情感體驗。 除此以外, 教師的關心也是讓幼兒產生良好情緒必不可少的條件。 在日常活動中, 教師要隨時關心孩子的情況, 當孩子身體不適或受了委屈時, 一定要及時安慰孩子, 讓孩子感受到教師的愛, 千萬不能讓孩子對愛的需要得不到滿足。

2. 營造輕鬆友好的環境

幼兒的情緒是受周圍環境支配的, 輕鬆愉快的環境更能夠激發幼兒積極健康的情緒。 環境主要分為生活環境和心理環境, 生活環境主要是指教室內的環境佈置,

Advertisiment
佈置內容一定要溫馨有趣, 能夠激發幼兒努力做好每件事的願望。 比如, 設置表揚欄就是一個很好的辦法, 通過表揚激勵的手段, 讓幼兒學會評價自己, 改正缺點。 環境佈置要經常更換, 這樣才能保持對孩子的吸引力。 要想營造友好互助的心理環境, 教師可以選擇團結友愛的教材, 或多開展以合作形式進行的活動, 以此增強孩子對集體的熱愛。

3. 幫助幼兒宣洩消極情緒

每一個孩子在成長中都會有消極情緒。 對待消極情緒, 教師不能要求孩子一味壓制自己, 而是幫助孩子以不傷害他人和自己為前提, 將消極情緒表達出來。 當孩子出現恐懼、憤怒等消極情緒時, 教師應該為幼兒提供訴說內心想法的機會, 引導幼兒正確表達自己的消極情緒,將自己的情緒“說出來”,耐心傾聽孩子的解釋,與孩子共同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對於難以用語言表達自己情緒的幼兒,可以用繪畫、遊戲等活動轉移孩子的注意力,緩解孩子的消極情緒。

情緒不僅能影響人的身體健康,而且還會影響人的心理健康,良好的情緒對幼兒身心健康發展具有極強的促進作用。因此,對幼兒情緒進行調控是十分必要的。作為孩子的啟蒙教師,我們肩上擔負著重大責任。在教育工作中,我們應該時刻以幼兒為主體,關心、善待每一個孩子,密切關注孩子的情緒變化,及時進行心理疏導,積極尋找宣洩不良情緒的方式,説明孩子形成良好的情緒。這裡需要特別強調的是,在工作中,教師必須不斷加強學習,努力提升自身素質,要將學習作為自身發展的動力,盡最大能力為孩子的健康成長撐起一把保護傘。

引導幼兒正確表達自己的消極情緒,將自己的情緒“說出來”,耐心傾聽孩子的解釋,與孩子共同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對於難以用語言表達自己情緒的幼兒,可以用繪畫、遊戲等活動轉移孩子的注意力,緩解孩子的消極情緒。

情緒不僅能影響人的身體健康,而且還會影響人的心理健康,良好的情緒對幼兒身心健康發展具有極強的促進作用。因此,對幼兒情緒進行調控是十分必要的。作為孩子的啟蒙教師,我們肩上擔負著重大責任。在教育工作中,我們應該時刻以幼兒為主體,關心、善待每一個孩子,密切關注孩子的情緒變化,及時進行心理疏導,積極尋找宣洩不良情緒的方式,説明孩子形成良好的情緒。這裡需要特別強調的是,在工作中,教師必須不斷加強學習,努力提升自身素質,要將學習作為自身發展的動力,盡最大能力為孩子的健康成長撐起一把保護傘。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