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如何調整孩子輸不起的個性

情境:我的孩子, 輸不起?

我家孩子常常在玩遊戲的時候, 如果覺得自己快要輸了, 就會發脾氣, 希望遊戲重來, 甚至站起來說他不玩了, 該如何培養他能夠尊重遊戲規則、玩伴以及擁有輸家精神呢?

解決方法

每個孩子剛開始的時候, 對於所謂遊戲的輸、贏是不會有感覺的, 他們學會瞭解輸、贏的意義, 一定是從大人的表達與教導而來, 因此, 家長平常在與孩子遊戲的過程中, 就應該將重點放在肯定孩子在遊戲過程中的創意發揮, 引導孩子在遊戲的過程中找出樂趣。

這麼一來, 孩子就可以在過程中獲得自我成就感,

Advertisiment
同時也是在慢慢建立起自我的自信心, 而不會一股腦兒地只追求遊戲最終的輸贏結局。

鼓勵孩子在過程中的努力, 而非只看成果

其實孩子的「好勝心」往往真的是父母親所造成的, 她與我們分享她的經驗, 她曾經教過一個孩子, 有一次考試得到九十四分, 卻邊哭邊拿著考卷跑來跟她說:「老師, 這不是我的考卷!」可是那張考卷明明是他的。

如果靜下心來好好思考, 為什麼孩子今天會有這樣的反映, 也許就是因為當孩子把考卷拿回家後, 爸爸媽媽看到這樣的成績不滿意, 因此而責駡他, 或是習慣性地拿孩子與他人做比較。

再回到上述的情境中, 如果孩子總是無法面對自己玩遊戲失敗的結局, 爸爸媽媽不妨試試看在遊戲的「過程」中,

Advertisiment
就開始讚美孩子吧!例如, 讚美孩子比上次玩得時候, 懂得更多方法與技巧囉!多為孩子創造遊戲過程中美好的經驗, 而非讓孩子感覺只有在他贏得到好結果時(例如, 最後真正贏了比賽, 或是得到最高分), 才能得到爸爸媽媽的讚賞。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