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如何講故事,孩子喜歡聽?

怎麼編一個能把孩子深深吸引的故事?悲傷的故事怎麼講?睡前用什麼樣的故事孩子更容易入睡……聽一聽這些經孩子檢驗萬分靈驗的實用技巧吧!

A如果,沒有現成的故事…… 那就編一個唄。 可剛一開口:“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座很高很高的山……”然後,就卡殼了?好吧,那麼你一定需要一根點燃靈感的引線,用來編織那些動人的故事。

線索1把白天發生的衝擊性事件編進來。 爆料人:王雅平(女兒Ann,4 歲) 帶著女兒Ann 在遊樂場玩時我發現,Ann 常常遠離小朋友一個人玩。 我想通過睡前故事鼓勵她改變。 那天晚上,我對她說:“A n n,媽媽今天要給你講一個新的故事,是關於和好朋友一起玩的……”就這樣,有了“遊樂場的好朋友”的連載故事。

Advertisiment

在故事裡,Ann 成了主角。 故事圍繞白天在遊樂場裡的情景展開,我根據白天她的狀況自編一些如何應對的故事,把我的暗示寓於其中。 這樣一來,她再遇到這種情況時就會知道如何應付了(例如,如何和新朋友打招呼,如何和大家分享玩具,當別人搶你的玩具時你應怎麼辦等)。

故事很快有了效果。 Ann 漸漸變得開朗起來了,成了遊樂場的開心果。

線索2沒有現成的故事時,玩玩接龍遊戲肯定錯不了 爆料人:邴曉琳(寶寶桐桐,4 歲) 晚上,照例把桐桐安頓上床。 桐桐要求講個故事。 怎麼辦?一時想不起來。 嗯,我提出故事接龍。 “什麼叫故事接龍啊?”桐桐不甚理解。

Advertisiment
“故事接龍就是一個故事,媽媽講一句,你講一句……”我介紹道。

於是一個有趣的小故事就在我和兒子你一言我一語中誕生了: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只好可愛的小白兔。 一天,它在森林裡玩了好久,肚子餓了,就四處找吃的…… 這個故事雖然簡單,桐桐卻是“每睡必聽”,成了他最為鍾愛的睡前故事。 線索3哇塞,讓孩子畫出來再講吧,還等什麼?!

爆料人:佳甯媽媽(女兒4 歲) 記得孩子4 ~ 5 歲的時候,讀過一本科普讀物《大家都要睡覺》。 書裡講到:馬睡覺時眼皮垂下來;雞睡覺眼皮合到上面去;蛇睡覺眼睛是睜開的,因為蛇沒有眼皮;小寶寶睡覺是怎樣的?這本書的畫面非常精美、清晰,小動物各個畫得都非常傳神。

有一天我突發奇想,給女兒提供了幾張A4紙,訂成冊,然後請她把喜歡的小動物畫下來,再講講它們之間發生的故事。

Advertisiment
那一天,我和女兒輪流拿著她的“書”講故事,想像力吱吱地往外冒,也解決了我的“故事荒”,根本就是雙贏嘛。

線索4 把他的愛好、特點及發展階段放進去吧!

我一般會根據孩子的愛好、特點或發展階段來編故事。 比如,有段時間兒子非常喜歡塗鴉,他那個階段的理想也是長大了要當個畫家。 於是我就會編一些凡? 高、達? 芬奇、齊白石等中外著名畫家和他一起學畫的故事,為他的理想渲染一下背景。

他有段時間很迷戀宇宙和海洋,我會編一些關於天空和海洋的科幻類的故事念給他聽,跟他一起去想像這些神秘的空間,讓他的想像力長上翅膀。

Advertisiment

B 如果,你已經有了一個很好的故事…… 有了故事,就好像廚師已經有了主菜。 現在,我們只需要加上點兒講故事技巧的“作料”。 這點可不容忽視,要不怎麼有的人一張嘴就被當做“史上最強的講故事高手”呢?不妨把下面這些技巧背得滾瓜爛熟。

作料1睡前的故事,可以“偷懶”地講 爆料人:張松潔(女兒嘉禾,2歲半) 閉上眼睛聽 為了讓女兒儘快入睡,我家的睡前故事都是關了燈、躺在床上講的,而且要求她閉上眼睛聽,睜開眼睛就不講了。 我會用基本上只有我們倆能聽見的小聲講,講故事的語調平緩,語速中等,甚至可稍慢點。

重複 睡前講的基本上都是一些女兒很熟悉的“老”故事。 因為如果講新故事,很可能孩子會因為好奇而睡意全無。

Advertisiment
其實,兩三歲的孩子也很喜歡重複,這會讓她更有安全感。

簡練 睡前故事可以講得簡練一些。 講清楚主要情節就行,減少一些描述性的細節,免得故事時間太長。

參考故事:《七色花》《灰姑娘》 Tips 哪些故事不適合做孩子的睡前故事?李雪琴(女兒暢暢,2 歲) 睡前故事除了體現親子互動外,還有一個幫助孩子安眠的作用。 下面這幾類故事不適合睡前來講: 超越孩子認知能力的故事。

給孩子選故事的首要原則就是“適宜”,即符合孩子的心智發育水準。 睡前故事也不例外,“聽不懂”往往成為孩子拒絕聽下去的理由。

暴力恐怖或者帶有強烈訓誡意味的故事。 睡前是一段溫馨的時刻,因此,應該避免講述一些帶有恐怖色彩的故事,這和大人睡覺前不適宜看恐怖片是一個道理。 而訓誡意味的故事,是為了讓孩子明白某個道理而編撰的,可不要把睡前當做孩子反思的時間。

容易讓孩子興奮的故事。我曾經在睡前給暢暢講過《猜猜我有多愛你》,本來已經昏昏欲睡的她,聽到我說“我的手臂能張多開我就有多愛你”,噌的一聲跳起來,在床上使勁把手臂張開,我馬上意識到再說下去她就該做“我能跳多高就有多愛你”了,只能趕緊換了一個故事。

作料2 生氣的故事,可以溫柔地講 爆料人:姜曉燕(兒子小樹,4 歲) 記得在講《生氣的亞瑟》這個故事時,為了吸引好動的兒子的注意力,我特意模仿著書中亞瑟的表情,齜著牙咧著嘴地用“宇宙震”一樣的聲音念道:“亞瑟開始生氣……非常……非常……生氣!”

本以為兒子會“喜歡”我的生氣,殊不知兒子看到我極度誇張的表情,聽到我恐怖的“生氣聲”,驚慌地扶著我的手臂說:“媽媽,別講了,我害怕。”我這才意識到我的“模仿”嚇壞了他,忙合上書本,抱歉地說:“對不起,媽媽錯了,我不講了。”

後來有一天,當兒子再次拿著《生氣的亞瑟》這本書,讓我講給他聽時,我嘗試著用很平和的語氣,念著:“他氣得好厲害,他的氣化作一片烏雲,爆發成閃電、打雷和冰雹。”

這樣的講述,反而讓他沉浸在故事的畫面裡。我不必用生氣的表情去畫蛇添足,書中的圖畫早已無聲地告訴他:生氣是可怕的,但是如果怒火一直隱藏在心裡不爆發出來那更可怕,往往受傷害的還是自己。溫柔的講述,恰恰與畫面形成對比,讓他在冷靜、祥和的語言氛圍中認識情緒,從而學習如何調節自己的情緒。

參考故事:《生氣的亞瑟》 作料3傷感的故事,可以快樂地講 爆料人:姜曉燕(兒子小樹,3 歲) 講死亡、講離別、講單親的故事,一定要很悲傷地講嗎?其實,“悲傷”這個詞,大多數情況下是我們主觀地從書的主題中自我設定的。

仔細看這些貌似悲傷的童書,你會發現其實書中的畫面很陽光、很溫暖;書中的語言也很輕鬆,即使真的有憂愁,也是淡淡的,仿佛清晨的一縷陽光一般。這些故事,是要幫助孩子從小找到向陽的力量。

《躲貓貓大王》中的主人公小勇,是一個不具備通常智力的孩子。當相依為命的爺爺去世後,留下孤獨的他……我們可以像書的扉頁中畫的那片金燦燦的油菜花田一樣,用喜悅、快樂的語氣來朗讀。讓孩子時刻感覺到小勇不孤獨,在他身邊有一群好朋友在陪伴著他。

用這樣輕快的語氣講述,更能把書中傳遞的善良,永恆地留在孩子的世界裡。孩子的世界也會因這些美好的情感而變得豐富、大氣。

參考故事:《躲貓貓大王》 作料4相同的故事,可以“分階段”講 爆料人:李芳(孩子戴北方, 10 歲) 在孩子學語言的階段,我一般會照著圖畫書繪聲繪色地念,力求連貫而生動地表達,給孩子語言的範本。

再大一些後,我會用自己的方式來改講故事。每當講到關鍵時刻,我總是先讓他來想想會發生什麼事,然後和他一起創作故事。 在孩子建立自己的思想和觀點的時期,我會邊講邊請他評論一下書中的情節。比如:他怎麼看美人魚最後的選擇?

參考故事:《海的女兒》 成為“故事高手”的幾個原則 單純說故事。不要在故事裡摻加太多說教目的,即使是具有針對性的故事,也一定要建立在好玩的基礎之上。

鼓勵插嘴。給孩子講故事可不主張“單口相聲”,最好能帶動孩子“說雙簧”。也就是說,鼓勵孩子插嘴,讓故事時間成為分享和溝通的時刻。

親自上陣。比起播放C D 裡的故事,念故事甚至自己編故事要費時費力許多。但是,親自上場可是一個陪伴、引導、協助、傾聽孩子內心世界的大好機會,千萬不要錯過!

放慢腳步。不要期待講幾次孩子就能懂得那些故事背後深層次的道理。故事只是一粒粒種子,短時間內未必會開花。孩子需要你陪著他一起慢慢地讀,在成長中慢慢理解。

愛是最好的技巧。只要有愛,相信每位父母都能找到最適合自己孩子的好技巧。

而訓誡意味的故事,是為了讓孩子明白某個道理而編撰的,可不要把睡前當做孩子反思的時間。

容易讓孩子興奮的故事。我曾經在睡前給暢暢講過《猜猜我有多愛你》,本來已經昏昏欲睡的她,聽到我說“我的手臂能張多開我就有多愛你”,噌的一聲跳起來,在床上使勁把手臂張開,我馬上意識到再說下去她就該做“我能跳多高就有多愛你”了,只能趕緊換了一個故事。

作料2 生氣的故事,可以溫柔地講 爆料人:姜曉燕(兒子小樹,4 歲) 記得在講《生氣的亞瑟》這個故事時,為了吸引好動的兒子的注意力,我特意模仿著書中亞瑟的表情,齜著牙咧著嘴地用“宇宙震”一樣的聲音念道:“亞瑟開始生氣……非常……非常……生氣!”

本以為兒子會“喜歡”我的生氣,殊不知兒子看到我極度誇張的表情,聽到我恐怖的“生氣聲”,驚慌地扶著我的手臂說:“媽媽,別講了,我害怕。”我這才意識到我的“模仿”嚇壞了他,忙合上書本,抱歉地說:“對不起,媽媽錯了,我不講了。”

後來有一天,當兒子再次拿著《生氣的亞瑟》這本書,讓我講給他聽時,我嘗試著用很平和的語氣,念著:“他氣得好厲害,他的氣化作一片烏雲,爆發成閃電、打雷和冰雹。”

這樣的講述,反而讓他沉浸在故事的畫面裡。我不必用生氣的表情去畫蛇添足,書中的圖畫早已無聲地告訴他:生氣是可怕的,但是如果怒火一直隱藏在心裡不爆發出來那更可怕,往往受傷害的還是自己。溫柔的講述,恰恰與畫面形成對比,讓他在冷靜、祥和的語言氛圍中認識情緒,從而學習如何調節自己的情緒。

參考故事:《生氣的亞瑟》 作料3傷感的故事,可以快樂地講 爆料人:姜曉燕(兒子小樹,3 歲) 講死亡、講離別、講單親的故事,一定要很悲傷地講嗎?其實,“悲傷”這個詞,大多數情況下是我們主觀地從書的主題中自我設定的。

仔細看這些貌似悲傷的童書,你會發現其實書中的畫面很陽光、很溫暖;書中的語言也很輕鬆,即使真的有憂愁,也是淡淡的,仿佛清晨的一縷陽光一般。這些故事,是要幫助孩子從小找到向陽的力量。

《躲貓貓大王》中的主人公小勇,是一個不具備通常智力的孩子。當相依為命的爺爺去世後,留下孤獨的他……我們可以像書的扉頁中畫的那片金燦燦的油菜花田一樣,用喜悅、快樂的語氣來朗讀。讓孩子時刻感覺到小勇不孤獨,在他身邊有一群好朋友在陪伴著他。

用這樣輕快的語氣講述,更能把書中傳遞的善良,永恆地留在孩子的世界裡。孩子的世界也會因這些美好的情感而變得豐富、大氣。

參考故事:《躲貓貓大王》 作料4相同的故事,可以“分階段”講 爆料人:李芳(孩子戴北方, 10 歲) 在孩子學語言的階段,我一般會照著圖畫書繪聲繪色地念,力求連貫而生動地表達,給孩子語言的範本。

再大一些後,我會用自己的方式來改講故事。每當講到關鍵時刻,我總是先讓他來想想會發生什麼事,然後和他一起創作故事。 在孩子建立自己的思想和觀點的時期,我會邊講邊請他評論一下書中的情節。比如:他怎麼看美人魚最後的選擇?

參考故事:《海的女兒》 成為“故事高手”的幾個原則 單純說故事。不要在故事裡摻加太多說教目的,即使是具有針對性的故事,也一定要建立在好玩的基礎之上。

鼓勵插嘴。給孩子講故事可不主張“單口相聲”,最好能帶動孩子“說雙簧”。也就是說,鼓勵孩子插嘴,讓故事時間成為分享和溝通的時刻。

親自上陣。比起播放C D 裡的故事,念故事甚至自己編故事要費時費力許多。但是,親自上場可是一個陪伴、引導、協助、傾聽孩子內心世界的大好機會,千萬不要錯過!

放慢腳步。不要期待講幾次孩子就能懂得那些故事背後深層次的道理。故事只是一粒粒種子,短時間內未必會開花。孩子需要你陪著他一起慢慢地讀,在成長中慢慢理解。

愛是最好的技巧。只要有愛,相信每位父母都能找到最適合自己孩子的好技巧。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