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如何識別一次性餐具的品質

塑膠餐盒豈能以假亂真

劣質一次性塑膠餐盒由於價格低廉, 幾分錢就能買到一個, 因此受到一些小飯店的歡迎。 例如在劣質餐盒的製作中, 一般都加入了大量工業級碳酸鈣、滑石粉、石蠟等有毒有害材料, 對使用者的健康構成直接威脅。 假冒環保塑膠餐盒手摸軟綿綿, 輕輕一撕就破裂, 一聞刺鼻又嗆眼, 遇熱變形易滲漏;假冒紙漿餐盒強度差, 顏色深, 存在嚴重滲油滲水現象;包裝箱和餐盒上無廠名、無商標、無生產日期;假冒餐盒較合格產品重, 撕碎後放于水中容易下沉(合格產品比重小於1 , 不會下沉);價格便宜,
Advertisiment
一般在 0.10 元以下, 而真正的環保餐盒價格在 0.13 元以上。 方便筷子太白需要警惕 很多人在外就餐時認為一次性筷子比較衛生、安全。 但一些小作坊為了降低成本, 使用的都是劣質木材。 為給筷子“美白”, 一些不法分子會用硫磺薰蒸漂白。 用這種筷子進餐時, 殘留的二氧化硫就隨之進入體內。 如何防止“中毒”呢?拿到一次性筷子後, 要看包裝上是否印有生產廠家的名稱、商標及聯繫方式;那些顏色過白的一次性筷子是不可信的;還可以聞一下筷子的氣味, 如果有酸酸的硫磺味, 最好不要使用。 用餐時勿將木筷長時間浸泡在熱湯或熱粥裡, 因為這樣會加速二氧化硫的分解。 可以用涼水清洗筷子表面, 減少殘留的二氧化硫。
Advertisiment
彩色吸管花哨未必安全 喝飲料的時候要注意, 很多吸管都是用廢舊的塑膠做成的, 對肝臟、腎臟都有損害。 有些無良商家為了掩蓋用廢塑膠製作的吸管的雜色, 會給吸管染色, 顏色越鮮豔, 安全隱患越大。 專家提醒, 彩色吸管最好不要用。 其原料不排除是用工業塑膠, 甚至是廢塑膠再利用的可能。 辨別問題吸管可以遵循三個步驟:首先要求看生產包裝袋上的資訊, 生產日期、保質期、生產許可和編號(QS標識)。 再辨顏色, 五顏六色的儘量別買, 顏色深的要特別注意。 最後在吸管未接觸飲料前要聞一聞有無刺鼻的異味, 如有異味, 說明肯定是問題吸管。 巧妙鑒別一次性紙杯 一次性紙杯的優劣, 可以通過“一看二聞三摸”的方式加以鑒別。
Advertisiment
看:除了看包裝上的生產企業名稱、地址、生產日期等, 還要對著光看, 如果有藍光或雜質最好不買; 聞:有無刺鼻氣味; 摸:感覺特軟的, 可能是劣質產品。 提示:在使用一次性紙杯時, 最好先用開水燙一下, 讓紙杯中的有害物質充分揮發。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