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護理寶寶口腔_護理寶寶口腔的方法

養生之道網導讀:

如何護理寶寶口腔?很多父母都覺得寶寶對外界攝取的食物不多, 經常忽略了寶寶口腔的護理, 這會影響到寶寶的健康的, 那如何護理寶寶口腔?下面既然小編告訴你。

Advertisiment

一、正確給寶寶口腔護理的方法

正常寶寶無需進行口腔護理, 餵奶後擦淨嘴唇、嘴角、頜下的奶漬, 保持皮膚乾淨、清爽即可。 如果寶寶患上了口腔炎症或其他口腔疾病, 就需要進行口腔護理了。

1.準備用物

乾淨消毒過的小碗1個, 用生理鹽水浸泡的大棉球6個、消毒液體石蠟油1瓶(或煮沸過的食用植物油也可以)、小鑷子1把、棉棒1包、裝有溫水的小茶壺1個、小毛巾2塊。

2.護理要點

(1)新媽媽先洗淨雙手。

(2)讓寶寶側臥在床上, 拿一條毛巾放在枕頭上面, 圍住寶寶的頜下, 防止沾濕衣服及枕頭。

(3)打開寶寶的嘴, 用鑷子夾住一個鹽水棉球, 先擦口內兩頰內部及齒齦外面, 再擦齒齦內面及舌部,

Advertisiment
每擦一個部位。 至少更換一個棉球。

(4)口腔內根據需要塗藥。

(5)在做口腔護理時使用的物品一定要清潔衛生, 經過消毒方可使用。 棉球蘸取的溶液不可過多。 防止嬰兒將溶液吸人呼吸道。 操作時動作要輕。 棉球要夾緊, 防止棉球掉到口腔後部, 堵住咽喉部造成窒息。

(6)在擦拭時不要觸及寶寶的咽部, 以免引起孩子噁心嘔吐, 造成窒息。

(7)擦洗之後用毛巾擦淨寶寶的面部及嘴角。

(8)如果寶寶口唇千燥, 塗一點石蠟油或食用植物油。

二、寶寶口腔護理的誤區

1、不良的母乳餵養習慣 單純延長母乳餵養時間, 有的甚至延長至兩三歲, 孩子每天經常含著乳☆禁☆頭, 常常會導致嬰幼兒齲齒。

2、不良奶瓶餵養習慣 延長奶瓶餵養超過1歲半, 不規律奶瓶餵養,

Advertisiment
含奶瓶睡覺等, 也會導致嬰幼兒齲齒。 另外, 餵養姿勢不對促使孩子下頜前伸夠奶瓶;孩子躺著, 奶瓶與水平面角度過大等, 會使孩子的下頜處於習慣性前伸狀態, 導致乳牙反咬合。

3、嬰幼兒時期口腔清潔不良 不進行口腔清潔、孩子自己清潔或刷牙、孩子口腔清潔不規律等, 往往會導致嬰幼兒齲齒。

4、零食、甜食、甜飲料的不良食用 高頻率、睡前、飯前食用或間食時食用但之後沒有進行口腔清潔等, 也會導致嬰幼兒齲齒。

5、吮指、吐舌、咬上下唇等習慣 多是嬰幼兒時期, 由於吸吮動作的本能的反射、餵養不足或某種懼怕及不愉快等心理因素自發產生。 3歲以後仍不能改正則稱為不良習慣, 對其治療一方面採取心理誘導,

Advertisiment
使兒童儘早地放棄不良習慣, 另一方面應用矯正器, 幫助患兒克服不良習慣。

6、安慰奶嘴的應用 安撫奶嘴儘量少用, 即使用最好也不要超過10個月。

7、沒有進行口腔檢查 沒有進行口腔檢查或者沒有定期進行口腔檢查, 往往錯過了口腔疾病的最佳治療時機, 延誤了治療, 影響孩子的口腔健康。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