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膿皰瘡是一種急性化膿性皮膚病。
本病接觸傳染力極強,
易自身接觸感染及互相傳染,
常在新生兒室流行。
感染傳播多來自媽媽、保姆或醫務人員的手不潔淨和被污染的新生兒衣服、尿布、包被等。
(1)新生兒皮膚柔嫩,
易因感染而生細小膿皰,
大多發現於皮膚皺折處、包尿布區域及頭面頸部,
尤其在氣候炎熱或冬天包裹太多及皮膚出汗多時更易發生。
膿皰約有小米粒大小,
周圍基底紅,
大多在出生後1周發生。
膿皰瘡若能及時治療可很快痊癒,
否則可遷延不愈,
甚至發展為大膿皰或大片表皮剝脫,
Advertisiment
(2)治療時, 可先用酒精將膿皰消毒;然後擦破, 吸去膿液, 再塗以1%-2%甲紫溶液, 或塗0:5%新黴素油膏。 嚴重者需用抗生素治療。 每天更換內衣, 換下來的衣服、尿布應煮沸, 在陽光下晾曬消毒。 經過上述護理, 如果患兒精神、食欲好, 漸長胖, 表明處理合適。 如果小膿點逐漸增多, 患兒精神差, 不愛吃奶, 面色也不像原來那樣紅潤, 可能是敗血症, 需就醫檢查。
(3)預防新生兒膿皰瘡。 主要是加強護理, 接觸寶寶人員的手要常用肥皂及清水洗乾淨, 注意寶寶皮膚的清潔衛生, 勤洗澡、勤換衣服及尿布;大便後清洗外☆禁☆陰;對皮膚已有感染的患兒要積極治療;在新生兒期應減少親友訪視, 產婦也要經常更換內衣(媽媽的感染也會傳染給新生兒);母嬰用品要分開;發現寶寶有異常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