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感染問題
早產兒因免疫系統尚未發育完全, 較沒有對抗病毒的能力, 非常容易受感染, 而且一旦感染很容易造成敗血症, 甚至於腦膜炎, 需要特別注意。
2、心血管疾病
若早產兒肺部問題逐漸好轉時, 會因動脈導管尚未關閉, 而有多的血量自主動脈經由動脈導管流至肺, 造成心臟衰竭及肺功能變差。
3、呼吸系統疾病
因早產兒的肺部發育不全, 因此會造成呼吸困難, 甚至呼吸衰竭。 部分體重極低的寶寶也會有呼吸窘迫症候群, 而有呼吸急促、發紺的現象。
4、腸胃系統疾病
Advertisiment
早產兒容易有營養吸收不良的毛病, 因此最好喂以母奶;即使不得已要以配方奶替代, 也最好採取少量漸近式的餵食方式。 此外, 有極少部份的早產兒會發生壞死性腸炎, 需要特殊的治療。
5、視網膜病變
早產可能導致視網膜新生血管的正常發育受阻, 而造成眼部發育不良, 較易有近視等問題, 應至兒童眼科追蹤檢查。
6、周腦室及腦室內出血
因早產兒腦室構造不成熟, 血管構造相當脆弱, 很容易易因腦壓升高, 而破裂出血。 一般可分為四級, 若是輕微出血, 且未造成腦室擴大, 多半會由腦自行吸收。 但是若因大量出血, 造成腦室擴大或擴及腦組織, 就有可能影響神經功能, 造成動作發展遲緩或行為障礙。 應於出生後,
Advertisiment
二、日常護理早產兒的注意事項
1、溫度:早產兒皮膚膚嬌嫩, 身體脆弱, 當早產兒能自己吮奶並保證每日吸入量;在室內溫度21—24℃下能保持正常體溫;體重每日增加10—30克, 並達到2300克以上;無併發症;不須吸氧, 無貧血及其他營養缺乏等疾病症狀, 即可出院。
2、注意保暖:對早產兒要注意保溫問題, 但保溫並不等於把孩子捂得嚴嚴的, 在家庭護理中, 室內溫度要保持在24-28℃, 室內相對濕度55%—65%之間, 如果室內溫度達不到, 可以考慮用暖水袋給孩子保溫, 但千萬注意安全。 嬰兒體溫應保持在36-37℃, 上、下午各測體溫1次如最高體溫或最低體溫相差1℃時, 應採取相應的措施以保證體溫的穩定。
3、洗澡:當嬰兒體重低於2.5千克時,
Advertisiment
4、皮膚要勤清潔:很多家長都存在認識上的誤區, 認為早產兒體質弱, 怕感冒, 就給他減少洗澡次數, 其實早產兒的皮膚薄, 更容易受細菌感染, 清潔顯得更為重要。 廣東氣溫高, 即使是冬天也可以通過開暖氣等來保證室溫, 沒必要擔心孩子會感覺冷。 清洗的過程中要特別注意其褶皺部位, 屁股每次換完尿布後要及時用清水清洗並擦乾。 口腔要用涼開水清理, 防口腔感染。
5、精心餵養:早產兒更需要母乳餵養。 因為早產母親的奶中所含各種營養物質和氨基酸較足月兒母乳多,
Advertisiment
6、多進行撫觸和語言溝通, 給孩子一些愛的傳遞:早產兒待病情穩定後即可開始撫觸療法, 經過一定時間按摩, 可以使嬰兒的攝入奶量明顯增加, 頭圍、身長、血經蛋白、體重均明顯增高。 撫觸對早產兒生長能帶來諸多益處, 可作為早產兒時期綜合干預措施之一。 撫觸是一種被動式的運動, 皮膚的接觸能刺激觸覺神經、運動神經等的發育,
Advertisiment
7、防止感染:除專門照看孩子的人(母親或奶奶)外, 最好不要讓其他人走進早產兒的房間, 更不要把孩子抱給外來的親戚鄰居看。 專門照看孩子的人, 在給孩子餵奶或做其他事情時, 要換上乾淨清潔的衣服(或專用的消毒罩衣), 洗淨雙手。 母親患感冒時應戴口罩哺乳, 哺乳前應用肥皂及熱水洗手, 避免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