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如何讓一個六歲的孩子相信世上沒有鬼

學齡前的孩子, 按皮亞傑的說法是泛靈論(animisim)的, 而且正好處於各種概念開始發展的起跑期。 也就是說, 之所以6歲以後被稱為“學齡”, 正是因為孩子們從這個歲數開始, 才開始真正去“認識”這個物理的世界, 在此之前, 無論孩子背了多少知識, 都很難形成我們成年人的“體驗”, 因為孩子的心理發展還沒有到達那個階段。

3歲的孩子看什麼都是有生命的, 所以會對桌子說話;

4歲的孩子認為能動的就是生命, 所以會用手操縱恐龍汽車玩具來遊戲, 會覺得天上的塑膠袋飛得不如鳥快, 因為塑膠袋好胖;

5歲的孩子認為能“自己動”的才是生命,

Advertisiment
所以發條玩具比塑膠玩具更好玩;

到6歲7歲, 這種泛靈思維也還多多少少存在著。 他們雖然“知道了”那些機器和塑膠都不是活的, 但是……不對!一定還有什麼東西是活的, 是存在的, 是你們這些睜眼瞎大人看不見的, 專吃小盆友的。 也許在門背後, 也許在床下, 也許每個周日晚上都會從天花板上爬下來。

這是一種泛靈思維的遺存。 你告訴他沒有鬼, 告訴他不要信, 都沒用的。 那些只不過是話語, 是知識, 那不是他們的“體驗”。

當然也不要順著他們說有鬼, 更不要“因勢利導”, 利用孩子的恐懼來達到任何“教育”的目的, 例如背幾遍乘法口訣鬼就不來了, 咱們不想培養出一個強迫症的唐僧是吧?

所以, 其實不用特殊“干預”,

Advertisiment
隨著孩子心理人格上的發展, 其怪自敗。 而且時間都不會太長, 分分心, 多陪陪, 多安慰, 多遊戲多社交, 少看電視少聽故事。 這種恐懼情緒也就幾周, 多則幾個月也就過去了。 亂干預反而不好。

一般性知識在上面, 下面是乾貨^_^

前年有個家長, 孩子的情況和你侄女一模一樣, 找到我幫忙。 本來想說沒必要大驚小怪, 後來腦子一抽, 想起來一本世界古典文學名著《哈利波特》, 有個章節裡霍格華茲老師讓學生們直面自己的最大恐懼, 並要求用滑稽來戰勝恐懼。 情節記不太清了, 好像老師是盧平, 道具是什麼頑皮鬼, 羅恩怕蜘蛛, 哈利怕攝魂怪, 最後當學生們把具象化的恐怖客體, 用內心(魔法)的力量, 將其化為滑稽的形象後,

Advertisiment
在大家的哄笑聲中(團體心理支持), 就自然而然跨過了這一道坎。

這給了我靈感。

想像不是無中生有的, 其鬼怪形象必然來自記憶提取的碎片化表像的捏合, 或者是直接引用了某個鏡頭, 其餘都是在此基礎上的腦補。 那麼, 是否可以把這個形象也具體化出來, 雖然6歲的孩子還無法運用幽默的力量, 但可不可以用安全的可愛形象replace呢?

巧的是, 這個孩子愛畫畫, 我有個護士也畫得不錯。 於是我誘導孩子把鬼的形象畫出來, 同時我和護士還有媽媽在旁邊陪伴、安慰、逗孩子笑(弱化刺激)。 等到孩子把畫完成之後, 我的內心幾乎是崩潰的……

活脫脫一個貞子, 惟妙惟肖。

我問這個女鬼有名字嗎?孩子說不知道。 我問她會做什麼可怕的事情?孩子說怕她抓我咬我。

Advertisiment
我心下冷哼一聲, 果然是小孩子, naive, 貞子怎麼會low到親自動手?不過這麼高端的精神攻擊也難怪你不懂。

我讓護士也畫貞子, 畫得萌點兒。 護士改來改去, 越畫越像獨眼喜羊羊。 然後我讓孩子跟著護士畫, 倆人開始編各種關於喜羊貞子的溫馨小故事, 又在旁邊畫了森林草原太陽房屋河流以及各種小動物, 最後把我們連同媽媽爸爸一起畫進去, 大家一起拉著手開開心心的玩耍起來了……

後來我跟家長說, 你回家用紙板做個萌萌的貞子玩具, 最好是毛絨絨的, 用來扮蠢逗孩子開心。 意在消除原貞子形象的威懾力, 轉化成人畜無害的開心果。 另外, 你們看經典恐怖老片我不反對, 只是不要帶上孩子,

Advertisiment
嗯, 還有我。

孩子不到三天就不再害怕了。

多說幾句。 根源上, 不切實際的恐懼很多都有一些先天人格和早年環境基礎, 例如安全需要沒有被滿足、所謂的“皮膚饑餓”、社交困難、創傷性經歷、遊戲內容缺乏等等導致心理發育緩慢的情況。 這就不是幾次心理行為遊戲、幾次生物回饋能解決的了。

另外, 如果孩子怕鬼的同時, 出現歇斯底里、擠眉弄眼、猛啃手指、哭叫夜驚、尿床、多動、穢語、攻擊等情況, 請先去看神經內科, 然後再來看心理。

文 / SedioLee

相關用戶問答